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王生福 《报刊之友》2010,(12):83-84
选秀节目是时代的产物,它的盛行也表现了一种时代趋向,从对众多的电视选秀节目的特点归纳,可以看出电视选秀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以及电视选秀节目的积极意义。电视选秀节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收视率的你追我赶似乎也意味着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但选秀节目日趋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从初期的单一化淘汰制选秀比赛逐步转变为了多元化个性展示、包含丰富情感冲突的选秀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其中,电视选秀节目对于"情感维度"的有效把握就是选秀节目在自身摸索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本文以"情感维度"这一角度对电视选秀节目进行简要分析,以期通过这一角度透视电视选秀节目是如何抓住观众、掀起如此轰动的收视热潮的。  相似文献   

3.
王生福 《今传媒》2010,(12):83-84
选秀节目是时代的产物,它的盛行也表现了一种时代趋向,从对众多的电视选秀节目的特点归纳,可以看出电视选秀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以及电视选秀节目的积极意义。电视选秀节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收视率的你追我赶似乎也意味着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但选秀节目日趋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吴莺 《青年记者》2012,(30):67-68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后,便以不错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引起广泛关注,并快速在全国范围内衍生和发展。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不断自我反省,开始注重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笔者结合目前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提升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5.
范明献 《青年记者》2006,(24):58-59
师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的国内电视选秀节目,自从2004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引入内地后,经本土化改造,3年的发展,现如今在内地荧屏已经遍地开花。从唱歌选秀、跳舞选秀、功夫选秀、主持人选秀到影视剧演员选秀,从中央台、省级卫视到地方电视台以及星空、华娱卫视选秀节目到处大放异彩。《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热,使得其他门类的电视娱乐节目顿失颜色,当今电视已被誉为“选秀时代”。面对选秀电视节目的繁荣,在总结其电视理念及其经验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6.
2006年,电视选秀活动进入群雄混战,很多的电视媒体都推出了选秀类的节目,2006年的电视娱乐已经被冠上了“选秀大年”的称号。选秀节目为何在时下获得较高收视率,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本文拟从选秀节目的自身特点对这一问题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中国电视的“选秀”年,200年将会成为电视选秀节目的另一个高潮年。本文试图通过对几档颇具影响力的选秀节目的研究,探索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阎安 《东南传播》2011,(12):67-68
电视选秀节目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收视表现在海外荧屏上占据一席之地。本文从海外新近选秀节目案例入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常见形态以及创新思路予以解析,发现当前海外的成功选秀节目在节目模式、精神主题和游戏规则方面正不断发生变化,而在变化中呈现出的节目形态特征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杨惟名  刘库 《传媒》2014,(6):60-61
正电视舞蹈选秀节目成为当代全球电视舞蹈产业的主要发展潮流,以美国FOX电视台举办的《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为主要标志的选秀节目红遍国内外。毫无疑问,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电视选秀浪潮中,电视舞蹈选秀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当我们看到国外成功的此类节目时,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甚至趋于低俗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11.
覃晴  谭天 《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相似文献   

12.
黄雯 《新闻爱好者》2008,(11):19-20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在此后的几年间,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电视选秀出现了空前跃进的局面,大大小小有200多个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上。2007年更是被公众称为“选秀年”。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电视选秀节目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日益引起关注。随后,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10多项规定,为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前传媒激烈的竞争,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中,许多电视选秀节目已经不懂得如何把文化品格、社会责任意识等非市场化的标准放在重要位置。电视选秀节目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电视选秀节目思想缺失,文化缺失,原创性缺失。过度依赖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现象在我国电视业界普遍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视选秀节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之势愈演愈烈。在电视选秀节目将创造娱乐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时,其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转变节目开办思路,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探索拯救自身、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选秀节目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电视选秀节目就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年的夏天,《超级女声》爆红,随之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卫视出现,因为每个电视台都在做类似这样的节目,于是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再加上国家限娱令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18.
《激情唱响》是辽宁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在引进全球顶级音乐选秀节目《X Factor》模式基础上,于2011年推出的一档大型音乐选秀节目。它是辽宁广播电视台第一次面向全国打造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不但填补了我国北方电视媒体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打破了南方电视媒体独霸这一节目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媒体脸谱     
观点07电视选秀研究报告:硕士比中学生更热衷百度与北京大学创办的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发布《2007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选秀节目的互动性是吸引观众收看的最主要原因,而硕士学历以上的群体对选秀节目的热度远高于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黄安妮 《视听》2012,(7):6-8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曾经轰动一时,引来无数电视台争相效仿。时隔几年,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却收视下降、关注度下跌、参与者减少,是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还是节目没有创新?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解析其中的原因,为延续音乐选秀节目的生命力提供小小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