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其来源、象征意义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龙”不管是翻译为dragon或the Chinese dragon都未能准确地表达中国龙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把Long或China Long作为“中国龙”的专有名词使用,以保持龙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本文仅对“龙”成为傣民族图腾之来由进行探议,旨在揭示各民族宗教、艺术在融合中产生的多元化变异。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华民族和西方各族在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龙”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英语中存在空缺现象,dragon与“龙”之间其实是假对应关系。在剖析其他新译的基础上,遵循异化策略,采用音兼意译的方法,可得出“‘龙’即为Long”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在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直接采用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来表达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龙”会在西方人中产生误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首先比较了这两个概念的在内涵上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很多学者和网友提出的用“loong”这一词来表达中国文化中的“龙”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该词要真正成为“龙”的英文对等词不仅需要学者和网友的呼吁.更需要我们的相关政府机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应将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其理由有四个方面:(1)"Loong"的音形义贴合实际.(2)中"龙"与西"dragon"文化内涵有别.(3)异化(foreignization)("龙"translated as"Loong")翻译策略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4)英语中的汉语借用词为"Loong"的传播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6.
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而后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图徽,炎黄子孙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对龙的精神化意义,又有不同分说。  相似文献   

7.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十二生肖的集合体,是中国先民在生活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神兽,象征吉祥如意,反映出我国文化中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但近年来,具有积极美好意义的龙被译为西方邪恶代表dragon,产生了文化误读。本文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以中国龙的重译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际形象的重塑做出贡献。研究发现,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考虑,使用异化方式翻译龙,选用译本loong,有效避免了文化误读,并为其他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     
《英语辅导》2016,(8):38-3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等,应有尽有。作为“龙的传人”,小朋友们对中国龙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相似文献   

9.
龙和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拟通过对比分析龙与dragon在本质、国俗语义上的差异,探讨如何看待龙的英译及龙文化问题,以达到准确传递龙文化信息、更好地对外传播我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吴鸣建 《神州学人》2011,(12):26-28
“龙”,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之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话“龙”     
中华民族以“龙”作为是自己的象征,中华儿女则是“龙”的传人,这已为世人所公认。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龙”的形象也很多:首都北海公园九龙壁上神采各异的“龙”、天安门前华表上腾空升跃的“龙”,至于重大喜庆节日时人们制作的各种“龙”,更是神气活现。这里所说的“龙”和中学《生物》课本中提到的“龙”是否一样呢?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龙”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实生活中有谁见过“龙”,“龙”的形象到底从何而来?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龙”的记叙屡见不鲜。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可以认识的最早文字。收入《甲骨文编》中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人和研究、传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学术著述中,普遍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这种认识和观念在普通中国人和海外华人中也比较深入、普及。龙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领域似乎占有很高的地位,但它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中国古代官方和统治者的角度、古代文献和传说资料及文学作品角度、考古学和考古材料的角度等多方面多视角考察、研究了龙与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关系,运用多学科的资料、知识和方法证明龙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  相似文献   

13.
龙是中国人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自古以来,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是“神龙”。华夏民族自称“龙的传人”。自汉代以后,龙被帝王所利用,成为帝王的化身。龙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基础和积淀。今就龙文化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人和研究、传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学术著述中,普遍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这种认识和观念在普通中国人和海外华人中也比较深入、普及。龙在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领域似乎占有很高的地位,但它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中国古代官方和统治者的角度、古代文献和传说资料及文学作品角度、考古学和考古材料的角度等多方面多视角考察、研究了龙与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关系,运用多学科的资料、知识和方法证明龙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图腾。  相似文献   

15.
龙年说龙     
阿蒙 《神州学人》2000,(1):25-25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入。龙的意识大抵沿自古代炎黄先民的图腾崇拜。古时典籍称:伏羲之母华肯在雷泽因脚踏龙身人面的富神的足迹,感孕而生伏羲。伏羲文娟“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黄帝篇》。炎帝之母在华阳淤玩,看见神龙一有感而孕,生炎帝。炎帝“人身牛首”《正义)引(帝王世纪》。作为部族的徽记的龙,其形象随历史的演变、氏放的融合分化而不断变异。定型后的龙的形象大体是这样的:牛头,象鼻.鹿角,马鬃,蛇躯,鳞身…  相似文献   

16.
龙文化作为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现象,长期以来都不能被西方人真正理解。在涉及"龙"的英、法翻译时,译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dragon",但是中文中的"龙"与英文及法文中的"dragon"在内涵和意象上是完全不同的,如何翻译"龙"在中华龙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至关重要。要利用多种媒体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华龙文化;要掌控龙文化传播中的翻译权利;要清理纠正有关双语词典中一切有关中华龙文化的错误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一、龙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光明日报 3月 15日刊登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征稿启事中,特别提到龙文化。中国的文明史连绵不断直到如今,是世界文明古国中的孤例,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的“纽带”起了作用。所以不少学者都认为龙文化是全球华人的“脐带”,在中国古代文化起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统一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是中国文明史一直连绵不断的重要“纽带”之一。研究讨论和弘扬发展优秀的龙文化,对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振奋民族精…  相似文献   

18.
戴维撰文《民族图腾与国家标志: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就中国龙在西方文化中建构的文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中国龙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来看,中国龙形象多由西方主导构建,中方往往以“沉默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自我发出的声音很小。与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类似,中国龙形象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严重的“他塑”现象,长期处于“被塑造”的地位,甚至沦为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文化对“龙”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身上长翅,口中喷火,面目狰狞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在汉文化中,“龙”代表着中华民族,是权威、力量、才华、财富、繁荣、吉祥等的象征。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应有尽有。为什么汉语中会有如此之多与“龙”相关的词语?这些概念又是如何建构的?本文试图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对“龙”一词在汉语中的概念作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明确事物之间的异同,则是走向沟通和融合的关键。中国的“龙”与西方人眼中的“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可起到缩减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的作用,使中西文化最终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