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互关系的思考陈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都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运用这两种手段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各具有什么特征,两者在什么层次上发挥作用,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结合...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统一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运行的目标,是通过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调节手段来实现的。这是党的十三大明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在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协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出现四种经济调节形式和三个经济层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相互联系及其作用的运行机制;并具体地回答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计划调节为主导的和以计划调节为基础、市场调节为辅的两种结合模式的不同适用时期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思想,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当今世界上,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调节,而且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出现了同一种计划调节手段的经济现象,期间必然包含着共同的基础。这种共同的基础是什么?有的学者提出了生产社会化决定计划调节存在的观点。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相互联系及其作用的运行机制;并具体地回答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计划调节为主导的和以计划调节为基础、市场调节为辅的两种结合模式的不同适用时期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既要发挥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又要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使计划与市场的长处结合起来。为此需要讨论:第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第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的目标模式及其体制条件是什么?第三,在我国目前双重体制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怎样结合?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做一粗浅回答。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理论界为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合理论,所取得的共识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必然是取长补短、优化的结合,即把二者的优点、长处结合起来,把它们的缺陷加以排除或避免,相信通过对计划与市场利弊得失的认真分析,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就可以使计划与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消极因素自动消除。市场尽管是好的,但不能完全成为自发的,市场的不完善性,可以用计划来纠正,计划的不完善性可以依靠市场的帮助来消除。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彼此之间具有相互校正的功能,二者可以达到或至少接近完全的和谐。然而,在现实中,对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如何实现有机的结合,我们仍然处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进程之中,作为这一进程的基础,实践所经过的道路要比理论设计者所设想的更困难得多,曲折得多。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是可  相似文献   

8.
一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保证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育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实现教育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时,仍然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力商品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交换,因而必然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必须实行宏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由此提出新的调控模式应是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择人和个人择业,以达到劳动力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均衡.所有劳动者都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实行平等竞争,“双向选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教改革与教育社会中介组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教改革与教育社会中介组织□夏天阳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教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在深刻变革:1.在调控的体制上,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向以市场调控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转变;2.在调控的方式上,从主要采用直接调控方式向主要采用间接调控方...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上,市场要取代传统的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应该怎样认识计划配置资源?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为什么要采取市场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对资源的配置还有无作用?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2日,下引此文,均不再注出处)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未来社会经济完全受计划调节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党的14大确定我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计划,也就是说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是可以并存的;决定性的因素是那种手段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作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同一社会的同一历史时期是不可并存的。当前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体制还远不成熟,正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职工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调节机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传统的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模式发展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模式,并逐渐转变为市场和政府共同调节经济运行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市场与政府的模式将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经济调节形式的需要,难以囊括除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各种非政府机构的调节形式,从而必然转向市场与非市场组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以所有制方面的特征区别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时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形式,区别于排斥国家干预的早期商品经济形式。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来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是一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的经济运行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也仅仅是一个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向性框架。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直接可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调节手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对高等教育实行国家计划调节手段;现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当前,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等教育旧的调节手段还没有完全退出,新的手段尚不能完全实行,是一个交叉换位时期。为了促进新手段的确立,旧手段的退出,本文探讨这两种手段的关系问题。一、宏观调控与计划调节(一)高等教育的计划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采用宏观调控的方法,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进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积极构建新模式;二者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社会主义能够且必须运用市场经济;二者都经历了一个逐步突出市场主导地位的过程。但是二者的产生条件、理论基础和所有制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市场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发生作用的场所。它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把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搞上去,必须建立好我国的市场。 我国市场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什么呢?总得说来,它应该是一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能多种计划调节形成并存、能顺利实现商品交换、能大大促进生产发展、能保证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市场。具体说来,这种市场应该具有下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计划调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里,不可能实现计划调节。但是,实践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计划调节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产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与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产品经济的计划调节是社会分工与社会中心掌握生产资料的产物;商品经济的计划调节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国家掌握生产资料(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传统观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 (p3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