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是一门艺术,倡导以人为本——好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教学是一门科学,追求课堂效益——好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促进持续发展——好的课堂应该是可持续的。和谐、高效、可持续的课堂,是我们追求和向往的、充满爱和活力的绿色课堂。一、绿色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选择"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国家"十二五"规划以绿色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在大的高等教育背景下的长期教育行为,然而随着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只追求短期效益,注重眼前工作,给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了许多不利因素,本文将对这一短期教学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其本质是培养人的质量。而人的质量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上.更体现在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上。所以,学校的优质发展目标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而是要研究如何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尽可能地有机结合。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独立人格和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4.
一、有效教育的关键:小组的组建 有效教育追求的是教育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表现在:学生在经得起考试和选拔的同时,人格得到健康塑造,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EEPO"所追求的效益,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科学,教育生态化是一种理想和追求。我校在"构筑教育生态化平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实践和探索,充分体现"绿色"理念;我们倡导"绿色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我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渴求着成就自己——这也是对生命的自然诉求。  相似文献   

6.
在"绿色指标"倡导的素质教育质量观的引领下,学校以全面的品质观看待学校发展,进行科学决策;以全面的品质观管理教学,提高课程领导力;教师以全面的品质观进行教学,践行育人为本宗旨,树立以关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教育观,构建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环境,追求高品质的教育实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实施"绿色课程"1、注重课程统整,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人口导入区新建学校,面对来自五  相似文献   

7.
"培根教育"是沈阳市浑南五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培养的是举止优雅、内心强大、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优秀中国人。"绿色发展"是学校实施培根教育的行动纲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以"师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最高价值追求。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创强"迎检任务,而且走出了一条"有自己文化特质、充满幸福感"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关注理由不求轰轰烈烈,不求规模效益,不求短期回报;追求教育附加值的利益驱动,追求回归教育本质,扎扎实实创办“真教育”的高端定位,追求“让每一个学生享有自信和成功”的理想支撑。在民办教育发展浪潮中后起的成都龙江路锦官新城小学,力求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校核心成长力的“力量内生”之路。短短四年的探索表明,锦小找到了打造现代学校教育强势的治本之策。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民办学校挺立于市场前沿、赢得生存发展和持续走强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求轰轰烈烈,不求规模效益,不求短期回报;追求教育附加值的利益驱动,追求回归教育本质,扎扎实实创办“真教育”的高端定位,追求“让每一个学生享有自信和成功”的理想支撑。在民办教育发展浪潮中后起的成都龙江路锦官新城小学,力求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校核心成长力的“力量内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学本教育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懈地追求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教育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的竞争.那么,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的关键又在哪里呢?无数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谁坚持了"以学为本"谁就是教育的强者.  相似文献   

11.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使命是要和谐一致地培养人。""没有人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也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一、努力建构和谐校园1.理念引领——建构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效课堂的内涵"高效课堂"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追求的教育理想需要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如果说,以前要求教师是一桶水,现在就要求教师是一湖水甚至是一江水了;以前比喻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现在要求教师是长明灯,要不停地发光。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彻落实好《纲要》精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运用一种被人认为是他们特有的"玄学派"比喻手法,即"玄学巧思比喻"。艾略特将他们的这种超常夸张的原理发展成为"远距取譬"的原则。西方现代派追求一种"形而上学"的比喻,又将其发展成为"抽象取譬"的原则。要想解构此类比喻,一定要从它的表层比喻中找到它所指向的"抽象观念",再将其多层表层比喻串联起来,就能形成一个联想整体。  相似文献   

15.
祁凤军 《考试周刊》2013,(39):174-174
<正>"争做一代良师,造就一代英才"始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  相似文献   

16.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窄轨铁路     
本刊卷首在谈及教育资源共享时,至少两次提到阎锡山当年割据山西时搞的"窄轨铁路",用以比喻颇受诟病的远程教育资源"割据",并说有形的"窄轨"拆起来可能不太难,种种无形的"窄轨"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而据学者考证,阎锡山修"窄轨铁路"其实主要是出于技术、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将"窄轨铁路"作为封闭保守的代名词是误读.  相似文献   

18.
教育经营主体对教育效益的追求是适应和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表现,要提高教育经营效益必须围绕成本控制和价格杠杆来进行。一是教育与经营者应该讲求效益,把握和适应教育市场;二是实行科学成本管理,做好成本控制;三是合理收取学费;四是加强财务管理;五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六是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七是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经营风险减除制度。  相似文献   

19.
侯京友 《山东教育》2011,(13):34-36
在潍坊市日向友好学校,王冬梅老师以"把学数学变成有趣的事"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不断地探索着,研究着,践行着。营造宽松情境让学生乐学数学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毫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毫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  相似文献   

20.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三个境界。小学中年段阅读也有"三重境界":广而浩瀚——读书多而广;上下求索——读书有选择;执着追求——读书追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