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环境下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书目预订和现书选购是图书馆采用的两种不同的主流采访模式.本文针对当前采访环境的新变化,结合采访工作实践,确定一个较为理想的采访模式,即采用电子书目预定为主、现采为辅相结合、网上订购与现货采购相结合、采访主渠道与特色补充渠道相结合等多元结合的新的采访模式.  相似文献   

2.
"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之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言当今的中文图书采购,都面临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书刊经费非常紧张,另一方面有限的经费却购不到合适的中文图书。传统的中文图书采购都是通过书目预订的。但是当今的图书市场发展状况却显示了书目预订的许多弊端。1、书目预订从征订至到货,时间周期长、出书速度慢、市场变化大。2、许多地方版书目都已停刊。3、“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上征订的大都是京版书。浙江大学图书馆在1999年作了一个统计。从1月份起的《社目》第530—547期共18期,征订品种13325种,其中地方版品种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现行采访模式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青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2):93-94,F0003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采访模式是书目预订和现书选购,网络条件下出现了网上采访和集团购买等形式.不同模式各有其优点和缺陷.新形势、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对原有模式进行一些改进,实行网上采访与现货采访相结合、预订采访与现货采访相结合、采访主渠道与特色书店补充渠道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方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大样本量的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的现状,用实证数据揭示了征订书目预订仍是图书馆现阶段最主要使用的采访方式,而征订书目预订和现场采购组合使用成为大多数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中文藏书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预订方式的不足,认为仅靠书目报预订已难满足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需要,提出将书目预订与现购相结合,以求克服图书预订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分析预订与现购并行可能导致重购的各种情况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传统采访模式的弊端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传统采访模式--书目预订获取图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中文藏书建设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预订方式的不足,论述了仅靠书目性报刊预订已难满足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将书目预订与现购相结合,以求解决图书预订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分析了预订与现购并行导致重购的各种情况以及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将图书馆的馆藏、采访、在编、套录、现采等书目数据整理成PT850-采集仪格式要求的文本数据的原理及方法,数据包括ISBN号、书名、数量,按ISBN号排序;给出用SQL语句卸载数据,用U-NIX的sort命令对数据进行排序、合并及BASIC语言编程对数据进行整合,最终符合PT850-采集仪要求的文本数据inbn.TXT,并讨论其性能。  相似文献   

9.
图书发行市场化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采访书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发行的市场化是目前国内图书发行市场的基本特征,图书馆专供商的出现则是市场化的结果。结合目前国内图书发行业书目发展现状,对图书馆专供商提供给高校图书馆的采访书目进行高校图书馆征订书目构成分析、书目预订情况分析及书目信息容量分析,力求为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图书采访模式研究与采访策略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曾文军 《图书馆论坛》2005,25(5):120-122
详细分析了当前各种图书采访模式的优缺点,包括书目预订、现场采购、网上订购、纲目采购、招标采购等,认为图书馆应采取以某种采访模式为主、其它采访模式为辅或多种采访模式同时进行的复合型采访模式来采访图书,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采访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要求,做好图书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反思“现采为主”的图书采访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现采面临着查重之类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它由于得不到读者的积极参与而偏离了采访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现阶段,"现采为主、订购为辅"的采访策略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从博克电子图书到电子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博克电子图书到电子图书馆ABSTRACTThe"BOOKElectronicBook"CompilationEnviron-ment(WDBOOK)"developedbythewuhanUniversityhasputforwardtheEBM...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之一《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为语境中心,叙述了"馆员书评"与"在馆书评人"的缘起,阐述了"在馆书评人"是"学习型图书馆"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认为在全民阅读立法促进时代,有着领读者作用的"馆员书评",是深化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评《文献计量学》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文献计量学》及其他汤兆魁Abstract:Thebook"Bibliometric"compiledandwrittenbyQiuJunpingwaspublishedin1988containingatotlenumberofabout330t...  相似文献   

15.
“读秀”图书搜索引擎的图书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新国 《当代图书馆》2006,(4):45-47,29
从图书搜索引擎概况、图书资源概况、图书资源的检索途径和图书资源的利用方式4个方面。对Internet上“读秀”图书搜索引擎的图书资源厦其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革"十年期间,百花凋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也自然全面停顿了,但因为她的特殊身份,除奉命出版过一些"大字本"外,也曾出版了带有强烈时代印迹的<金光大道>等图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学校创建“图书银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学校图书馆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图书“打榜”,即出版商制造出来的图书旺销假象.文章分析了图书营销“打榜”的消极影响,探索建立图书发行认证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宋代的出版、藏书状况,分析了苏轼的《李氏山房藏书记》一文,介绍了李常的生平和苏、李二人的交往,重点论述了几个与古代藏书相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居云 《图书馆》2000,(6):77-79
本文对<特色图书馆论>一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