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邱希华 《文教资料》2014,(32):89-90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四融合、三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期望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陈曦 《文教资料》2012,(10):105-106,117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为培养实用型企业所需人才的一种校企双赢的实用模式。作者运用四轮驱动定律对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条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四轮驱动模式下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蒋建妹 《考试周刊》2009,(16):185-186
江苏电大作为开放教育首批试点学校,几年来按照"试点"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课题指南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江苏电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本文对江苏电大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4.
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是自治区已建立的五个职业教育集团之一。成立以来,基地积极探索与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构建模式改革基础平台、探索模式改革主要形式、探求模式改革有效路径,努力构建起"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这就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本文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的实训资源与教学需要不匹配、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课程建设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探索系统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转变培养方式;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在教育领域可谓是此起彼伏、众说纷纭.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和实践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近几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对如何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类专业为例,创新实践了岗位导向、工学结合"四环节、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校企共培,工学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逐步探索形成了"三线并进、模块任选"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专业培养模式的依据、内容和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推动高职教育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探索办学路径和选择办学措施及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双向互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依据"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基本形成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探索与实践“12354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通过企业合作,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探索具有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123543"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区域专业和专业群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与创新集团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是浙江省首批建立的职业教育集团之一。成立以来,浙商职教职教集团积极探索n与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构筑模式改革基础平台、探索模式改革主要形式、探求模式改革有效路径,努力构建起"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教育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并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和"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刻不容缓。笔者由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要素出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措施。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昭平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78-81,107
2006年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学方法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马岩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62-63,108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推动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六化"的专业建设思路,把"四个嵌入"作为专业改革的重点,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深层次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把"三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确立"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全人教育,以加工零件为载体,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制的力度,实行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探索出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姜潘惠  姜锐 《文教资料》2011,(11):200-201
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高职院校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校企融合、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系统要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赢式"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系统设计,探索了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运作的途径,有效保障了政产学研结合的开展,并通过实践彰显了政产学研结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崔春萍 《高教探索》2012,(5):150-152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原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剖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滞因素,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