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要求: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把分数化成指定的分母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学生动手分火柴棒。①把12根火柴棒子均分成2份,并说明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②再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③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  相似文献   

2.
【课题】数100以内的数。【教具与学具】幻灯机;火柴棒100根;大计数器;皮球(或红花,每组一个);小计数器(每人一个)。【教学步骤】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教学的顺序是:①教师取10根火柴棒于幻灯机上,一根一根地数,每数一根即带领学生在计数器个位上拨一颗算珠,数到10根就将火柴棒收拢成一堆。然后问:“这(指这堆火柴棒)是几个十?”“一个十有几个一?”问后,教师将收拢的火柴棒打散让学生观察,与此同时,教师板书:10个一是一十。②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口述:10个一(指着刚才打开的十根火柴棒)是一十(立即收拢火柴棒成一堆);一个十(指着收拢的这堆火柴棒)是十个一(又立即打散)。这样反复两次,然后带领学生边拨计数器边口  相似文献   

3.
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为了突破难点──单位1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拿棋子活动。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桌面上摆出4颗棋子,把它平均分成4份,拿走1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问:“你拿走了几颗?1份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出:1份是这堆棋子的,是1个。3份是这堆棋子的,是3个。然后,又要求学生摆出8颗棋子,把它平均分成4份,拿走1份,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答出:拿走2颗,1份是这堆棋子的,3份是这堆棋子的。接着,要学生摆16颗棋子,同样平均分成4份,又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4.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课,回想起来真是乐趣无穷.活动一:先把20根火柴放到投影仪的镜片上,再放映到投影幕上.接着老师宣读了取火柴的规则:“1·甲乙两人交替从这堆火柴中取,每次最多取两根;2·取到最后一根火柴的人为胜利者”.老师读完以后问:“规则理解了吗?”跃跃欲试的同学们一起洪亮地回答:“理解了!”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一名学生代表和他比赛.比赛开始了,老师不慌不忙地取走了两根,“代表”也随便接着往下取.可取到剩下6根时“代表”却不知所措,是拿一根好呢,还是拿两根好?举棋不定.台下的诸位“高参”高喊:“取…  相似文献   

5.
一、准备教学,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师:大家会分东西吗?请拿出4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学生进行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的学具操作)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分的?(学生甲展示把4根小棒分成每堆2根的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分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贵刊1988年4期刊登的“猴子分苹果”问题,本文将这一还原问题用倒推法递推,原题是:“海滩上有一堆苹果,这是五个猴子的财产,它们要平均分配,第一个猴子来了,它左等右等别的猴子都不来,它便把苹果分成五堆每一堆一样多,还剩下一个,它把剩下的一个扔到海里,自己拿走了五堆中的一堆,第二个猴子来了,它又把苹果分成五堆,又多一个,它又扔掉一个,拿一堆走了,以后每个猴子来了都如此办理,问原来至少有多少苹果?最后至少有多少苹果? 解:设第一个猴子来到海滩时,把苹果平均分成  相似文献   

7.
贵刊多次刊登过“猴子分苹果”问题的解法,本文采用“前一次苹果减少数与后一次苹果减少数之比值为定值”求解问题.一原题解法原题:海滩上有一堆苹果,这是五个猴子的财产,它们要平均分配,第一猴子来了,它左等右等别的猴子都不来,便把苹果分成五堆,每一堆一样多,还剩下一个,它把剩下的一个扔到海里,自己拿走了五堆中的一堆,第二猴子来了,它又把苹果分成五堆,又多了一个,它又扔掉一个,拿一堆走了,以后每个猴子来了都如此办理,问原来至少有多少苹果?最后至少有多少苹果?分析:若前一次苹果减少为 x 个,(含猴子拿走的苹  相似文献   

8.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从算理到求商方法都比表内除法复杂,是本册书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计算。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实现教学目标。 一、复习旧知,架桥铺路 有余数的除法需要表内除法、乘法口诀、竖式书写及商的定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基础。因此,首先要进行有联系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准备,分散难点。例如,①计算6÷2,14÷7,56÷8,54÷9;②在()内最大能填几?5×()<32,()×9×47,()×4<13,()×8<54等等,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将上面6÷2=3这道题改成7÷2,学生认为“不好做”。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造成悬念,接着可指导学生通过摆火柴棒,完成下列各题: 1.6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2.7根火柴棒,每3根放—堆,可放几堆? 3.8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通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例题: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教师拿出两个水果盘和9个苹果,让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南瓜阵     
金色的秋天是南瓜丰收的季节。小猴请朋友把所有的南瓜都刻成了南瓜脸谱,准备在万圣节上用,可是符合标准的只有11组,他们的顺序依次是请你从入口处到南瓜堆里捡出来,可以横、竖、斜捡,最终回到入口处。上期“脑筋转转转”答案: 12根火柴能组成3个正方形,你能用10根火柴组成3个正方形吗?..四...哪一幅与其它三幅不同? 下面有8个字,请你用这8个字分别写出8个意思不同的句子,每个字在每句话中必须出现,而且只能出现一次。巧写句子 如图6根火柴摆成一个六边形,移动2根火柴,再加一根火柴,组成两个大平行四边形。摆火柴 …  相似文献   

10.
心灵手巧     
马丁·加德纳的魔术 马丁·加德纳既是一位数学科普大师,又是一位业余魔术爱好 者.他经常根据数学原理,设计出一些别开生面的魔术,因此,他的 表演几乎都是余兴节目中的“压台好戏”. 一天,他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做一则火柴游戏,道具很简 单,只要准备20~25根火柴.现在我转过身去,背朝你们,完全看不 到你们在做什么动作.不过,你们必须严格依照下面三个条件行 事.首先,你们从这堆已准备好的火柴中,任意拿出几根(根数必须 在6到10之间)放入自己的口袋;接着你们看一看台子上还剩下几 根火柴.它必然是个二位数,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得出一个…  相似文献   

11.
蓝猫老师拿出一盒火柴,对大家说:“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摆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呢?”小胖猪抖了抖肥大的耳朵说:“因为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所以要求摆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  相似文献   

12.
猴子分苹果     
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在中国科技大学访问时曾对少年班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滩上有堆苹果,这是5只猴子共同的财产,它们要平均分配,第1只猴子来了,它左等右等别的猴子都不来,它把苹果分成5堆,每堆一样多,还剩1个,它把剩下的1个扔到海里,自己拿走了5堆中的一堆;第2只猴子来子,它又把苹果分成5堆,又多1个,它又扔掉1个,拿走1堆走了.以后每只猴子来了都如此办理.问原来至少有多少个苹果?最后剩下的苹果至少有多少个?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解法也很多.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算术解法.分析第1只猴子将苹果分成5堆还多1个苹果,如果在原…  相似文献   

13.
一、对小学低年级小朋友讲一个智力游戏问题。“移动一根火柴棍,使由火柴棍摆成的算式 141-3=3变成等式”。讲解1.我们在141中取走一根火柴,变成14,把这根火柴放在减数1的旁边变成11,这样就得到了等式:14-1=3。如果我们把这根火柴放在差数3的左边,可以得到另外一个等式:14-1=13。假如我们取走一根火柴把141变成1 1,把这根号火柴竖放在“-”号上形成“ ”,我们得到了等式1 1+1=3。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数学竞赛和智力游戏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决胜策略问题,这类试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涉及面广、趣味性强,颇吸引学生,但试题解答难度大,无一定规律可循,本文试图从一些实例中探索有关解法。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某些解答不一定最佳,某些解法规律还可进一步探讨,起一个抛砖引玉作用。一、火柴游戏例1 甲、乙两人轮流从A堆5根火柴,B堆7根火柴中取走一些火柴(至少一根,也可全部),取火柴规则如下:(1)可从A堆中取走一些火柴。(2)可从B堆中取走一些火柴。(3)可以同时从两堆中取走相同数量的火柴。谁取走两堆中的最后的火柴为胜,问应如何取法保证甲获胜。分析:把A、B两堆火柴的数量用数偶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谈话导入,感受分(1)师:孙悟空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带来了桃。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2)师:分成几堆,你准备怎样分?拿出6根小棒代替桃  相似文献   

16.
对于“猴子分苹果”问题 ,如果猴子只数较多 ,按照常规方法去解 ,比较繁琐 ,也很难做出正确答案 ,本文介绍一种方法 ,可解任意只猴子分苹果问题 .问题 1 海滩上有一堆苹果 ,按下述方法分给 3只猴子 :先分成 3堆一样多的苹果还剩一个 ,把这一个扔到海里 ,第一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再把余下的苹果也均分成 3堆仍多一个扔进海里 ,第二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最后把余下的苹果也均分成 3堆仍多一个扔进海里 ,第三只猴子拿走其中一堆离去 .问原来至少有多少个苹果 ?最后至少还剩多少 ?分析 按照常规思路 ,假设原来有n个苹果 ,根据题意 ,…  相似文献   

17.
智移火柴     
下图是用10根火柴摆成的两只“高脚杯”现在,请你在这两只“高脚杯”上移动4根火柴,把它变成一幢房屋;或移动4根火柴,把它变成一面“风信旗”? 训练一下你的空间想象能力. (时限:5分钟)智移火柴~~  相似文献   

18.
无名的妙处     
《七根火柴》中的主人公,学生们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无名战士。接着有个学生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到底姓啥名谁?小说曾两处写到:‘……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手里……’应该说党证上有这位战士的姓名,作者为什么没把他的名字写出来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一下子问到作者的妙思巧构匠心独运上来了,作者这样处理显出了无名之妙。下面我们试分析一下,无名之妙,到底妙在何处。一、代表一个群体,树起无名丰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小小的火柴盒里面也有大学问,比如用火柴摆图形,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天,宋老师拿了一些火柴分给胡湘萍、章彦琼和胡至芬三位同学,然后提出如下问题:“8根火柴能摆成几个正方形?”胡湘萍:“可以摆成1个或两个。”[图1(a),(b)]。章彦琼:“可以摆9个。”[图1(c)]宋老师:“还有其他的摆法吗?”同学们不语。宋老师:“这样吧,我再问一个问题,4根火柴能摆成几个正方形?”章彦琼:“4根火柴能摆成一个正方形。”宋老师:“如果在这个正方形上再加上两根火柴,能摆成几个正方形?”胡至芬:“又增加了4个小正方形,再加上原来那个大正方形,一共是5个正…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大家都见过、做过这样的题目:图(1)是由火柴棒拼成的,请你拿去4根,剩下5个正方形,且剩下的每一根火柴都要是正方形的边或是正方形边的一部分,把你的方法画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