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细鳞鲑     
在介绍秦岭细鳞鲑之前,先谈谈细鳞鲑。 细鳞鲑又名细鳞鱼,地方名桦鱼、花鱼、五色鱼、小红鱼、金板鱼、梅花鱼等,是鲑形目、鲑科、鲑亚科、细鳞鲑属的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在我国西至新疆,东至黑龙江,南至河北省,国外俄罗斯、朝鲜都有它的踪迹。由于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细鳞鲑的体色及个体大小相差较远。一般来讲,终年生活于山涧溪流中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被称为“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群体,个体较大,体色鲜艳,被称为“江细鳞”。另外,由于细鳞鲑分布广,关于其亚种分化的问题也是鱼类学家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杨天举 《垂钓》2008,8(10):60-60
广西凤山县的鸳鸯湖里生活着一种鸳鸯鱼,其状如同我们常见的金鱼,长鳍大尾,体色艳丽,有红的、黄的、蓝的等等;各色鸳鸯鱼都有一条银灰或白亮的侧线,把它们点缀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7)
白姑鱼俗称:白果子,白姑鱼、白古子。个体不大,通常只有25~30厘米,白姑鱼因外形与黄姑鱼十分相似,因体色白亮而得名。白姑属温水性的中下层鱼  相似文献   

4.
鲙鱼即鳓鱼和石斑鱼的总称,北部湾以石斑居多。其体形侧扁,体色青灰或银白,口裂宽大,牙齿细尖,背臀鳍有硬棘。此鱼长势快,体肥个大,为北部湾中大型海鱼。其主要品种有青斑、黄斑、红褐点石斑和网纹石斑等。鲙  相似文献   

5.
泥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水域的一种小型鱼类,头大嘴大身体圆滑,个体大多在10~150余克之间,肉质细嫩鲜美,只有一根总骨,是高档水产品之一,市场售价每500克在12~20元之间。浙江的马中湾水库是一个临近大海的滩涂水库,库中就生长着数量极多的野生泥鱼。悬坠钓泥鱼是我们期盼几个月的一次休闲活动。10月的一天,我与另外两位钓友骑车直达钓场西北角。这里曾是各路高手垂钓梭鱼、鲤鱼、草鱼的主战场。随着大型鱼类的不断钓获,留存的大鱼越来越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鲫鱼和大量的野生泥鱼。而“竞技派”和“野战派”两大队伍的钓手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最贪婪的鱼——怀头鱼 怀头鱼,学名六须鲇鱼,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等水系。怀头鱼的脑袋特别大,身体呈前宽后窄状,体色黄灰,侧线特别清晰,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鲇鱼,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左右,被列入世界十大淡水凶猛鱼之中。  相似文献   

7.
常用海竿炸弹钩垂钓的朋友,大多会碰上钓场水域的水底是软软的稀泥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爆炸钩连同鱼饵会在铅砣的作用下沉人泥中,使鱼很难发现泥中的鱼饵。本人在一次垂钓时偶然发现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布: 方头鱼在我国东部海域有大量分布。鱼体的色彩有红、白、黄三种。 形态: 身体为细长形,侧扁,从后头部到嘴的前端略呈圆形,并且倾斜角度很大。 上、下两颚长有很结实的牙齿,在前颚骨的后方有大的犬齿状牙齿。 方头鱼的背鳍长而低,臀鳍也较长,尾鳍呈扇状,三种颜色的鱼形态都是一样的。 成鱼的体长可达45厘米。其体色,红方头鱼是鲜红色,眼睛周围带黄色,身体两侧有黄色横条,尾鳍上也有两条颜色鲜艳的黄带,上半部有2~3个黄点。  相似文献   

9.
彩虹鲷     
谢春明 《垂钓》2009,(10):77-77
彩虹鲷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一种体色为红色的罗非鱼。它的颜色鲜艳,酷似海水真鲷。由于这种鱼的花纹、颜色各不相同,因此制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我们也可以用制作普通罗非鱼的方法来制作彩虹鲷。  相似文献   

10.
阴河钓鱼     
杨卓 《中国钓鱼》2000,(5):50-51
西南山区,喀 斯特地貌非常典型, 地下溶洞很多。有些 溶洞里有阴河,阴河 中大都有鱼。这种鱼大都是身体半透明、眼睛退化的阴河鱼。有些阴河与地表河流相通,里面的鱼与地表河溪中的鱼差不多,但体色稍浅,视力差。这些阴河里的鱼,感官及嗅觉都非常发达,大约是在几乎没有光线的环境中觅食锻炼而成的吧。 笔者因故常在广西西部某偏远山区滞留,有时月余不能离开。这里经济不发达,山乡里没有可供休闲和打发空余时间的场所及活动。好在离乡政府大约2000米的山脚下有一个很深的溶洞,里面既有阴河又有鱼,使我这个有着极大钓瘾的人得…  相似文献   

11.
水底没有淤泥,使朝天钩钓鱼,钓鱼率高,因为朝天钩坠子重,下水触在泥上.向上光滑。半月形的鱼嘴一张.钩子便全部入口,一提竿.十有九次钩住鱼。 可是,在有河淤的水底,使用朝天钩,由于坠子重,一沉下去便陷到淤泥里,鱼看不见目标,不易吃钩。就是能看见钓饵。而饵大都陷之入泥,鱼也不愿意啃泥,所以  相似文献   

12.
那谁 《垂钓》2014,(6):58-59
麦曲及澜沧江流域盛产无鳞鱼,主要有花鱼和土鱼。两种鱼长得差不多,只是花鱼颜色白一些,有黑色斑纹;不过二者的味道相去甚远,花鱼没有土鱼那种泥腥味,又白又嫩,极其鲜美。  相似文献   

13.
徐永清 《钓鱼》2011,(20):65-65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栖息泥底的鱼类。它头尖嘴小,浑身是黏液,长得黑不溜秋的。论模样,实在是丑陋。在水族之中,泥鳅顶多属于中下等鱼,上桌率远远不及鲫鱼、鳝鱼那样高。可其营养价值,却远远高于上述二鱼,有赛人参之美誉。  相似文献   

14.
鱼虱与鱼怪     
《中国钓鱼》1991的第三期和1993年第一期的《袋鱼》与《也谈袋鱼》两文所讲的“袋鱼”,不是鱼类的一个种。有无“袋鱼”,笔者未作考证,还有待研究,不过像以上两期提及的鱼虱和鱼怪是寄生鱼体的两种寄生虫,所引起的鱼病叫鱼虱病和鱼怪病。鱼虱。是鲺属,寄生甲壳动物,我国常的是日本鲺(ARGULUS JAPONICUS-THIELE,1990)。幼虫和成虫皆营寄生生活,身体大而扁平,体长6.7-8.3毫米,活体时透明,与寄主体色相似,外形像臭虫大小的虫体。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寄生病鱼体表,鳍和鳃盖内侧。鱼虱的腹  相似文献   

15.
黑鱼,又名乌鱼、黑鱼棒、文鱼、生鱼、财鱼、蛇头鱼等。黑鱼皮黑肉白,含脂肪多,刺少味美。黑鱼体长,前部为圆柱形,后部渐为扁侧,头形如蛇头,口大眼小,口位于头部前下方,下腭较上腭突出,鳞细而圆,体色有淡黑、深黑两种,因鱼性凶猛贪食又名将军鱼。宁夏属西北高原地带,平均海拔在2千米左右,本无黑鱼,近年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红鱼,又称红鼓鱼,原产于北大西洋沿岸及墨西哥湾。这种鱼的外形与大黄鱼有些相似,成鱼腹部以上体色微红,幼鱼尾柄基部上方有1~4个圆形黑斑,尾鳍边缘呈蓝色。红鼓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18℃~30℃的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这种鱼食性范围较广,对饵料要求不高,小杂鱼、虾、贝类及人工饵料均能满足其生长需求。由于这种鱼肉质细嫩、刺少汁多,近些年成为海钓的主要对象鱼。每年农历节气“清明”前后至“大雪”均可钓获,而7-10月是最佳钓期。“前钓水头,后钓水脚”,  相似文献   

17.
何川 《中国钓鱼》2005,(6):40-40
洛阳钓友朱新建所提到的鱼,因为体态、习性资料比较少,只能大概推断一下。“形似鳟鱼”,淡水生活,可初步断定为我国淡水鱼类中的鲤科鱼类,体色“泛黄”,“细鳞”,“体重多数在500克以下”,使我猜测这种鱼可能是雅罗鱼亚科、雅罗鱼属或鲴亚科、鲴属的种类,这两属的鱼均在华中地区有所分布,都曾经在我国作为经济鱼品种进行人工养殖,但也许是因为其规格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21):12-13
鳊、鲂鱼的生活习性:在谈及鳊、鲂鱼时.许多人常常会误将鲂鱼归称为“鳊鱼”。原因是两鱼在外形和习性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因而也难怪钓友们将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只要细加分辨.它们的外形特征还是有所区别的:从整体外形上看.它们虽同为体侧扁平、菱形状的鱼类.但鳊鱼体身稍长,腹棱(腹鳍基部起至肛门)较为明显,体色以银白色为主;而鲂鱼体背略高,腹棱不甚明  相似文献   

19.
鱼名趣谈     
当今世界已被发现的鱼类约有2万多种,它们都有自己颇为独特的名称,将其归纳起来是很有趣的。1.以数字排列的名称,以显示其身体的某些特征:如一角双髻鲨、二长棘鲷、三线舌鳎、四须盘、五指马鲅、六须鲶、七丝鲚、八目鳗、九刺鱼、十字架鱼。2.以其五彩缤纷的体色命名,如红鳍笛鲷、黄鲻、蓝园、绿鳍鱼、青石斑鱼、黑天竺鱼、白鲳、紫红锯鳞鱼、橙斑刺尾鱼、棕红拟盔鱼、黑鱼、乌青、金鱼、红鱼、锦鲤。3.冠以其他动物的名称命名,如象鼻鱼、虎、狮头毒、狼虎鱼、牛眼凹肩鲮、马口鱼、鹿斑、狗鱼、猴子鱼、鼠鲨、画眉笛鲷、蝴蝶鱼、蛇…  相似文献   

20.
浅滩钓泥鱼     
泥鱼是一种海涂边带盐分的淡水江河中生长的小型底栖鱼类。头大嘴阔,口内有密密的细齿,身圆有细鳞,全身呈锥形。与其他鱼类最大不同的是泥鱼的生命周期仅为一年,头年春天生成,第二年春天繁殖完后代后即瘦饿而死。所以它们的个体都不大,最大的重百余克、长20厘米左右,最肥壮的时间是中秋到初冬这一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