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是永恒的,艺术没有时间性,然而,艺术审美的标准却不断地在变化;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不分地域,然而,艺术的具体载体即表现形式却有着此地、彼地的特色。在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交流和融合,而不是抉择。“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博采众长,才能独树一帜,攀登到艺术的高峰。2002年8月22日至9月1日,在中国福建惠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体现。该届艺术节的主题“传统艺术与当代实验”,旨在使中国艺术借助传统走向现代,脱离艺术地区化、局部化的藩篱,在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艺术一词,《辞海》中对其内涵的解释冗长而抽象,简单地概括则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而关于艺术一词外延的界定,则因较为形象而使人具体可感:“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学、戏剧、影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化持中贵和、以和为美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古代戏曲导演艺术严格遵循“中和”的审美法则,以“中和之美”所界定的和谐统一原则,来揭示艺术形象整体美的内涵,实现演剧与观剧的完美融合。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锲而不舍地追寻着“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致力寻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回味无穷的神韵意味。而情感与理性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则是对“以和为美”思想的准确阐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此不谈“电视艺术”,而论“电视审美艺术”。这是因为电视的审美文化属性要远大于电视的纯艺术属性。虽说电视艺术品除电视剧外.还有诸如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电视综艺节目等等.但由于电视本身的独特性,致使一些非艺术作品的栏目,如谈话类节目、体育节目、民俗风情介绍等.也都有其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审美方面它们是可通约的。  相似文献   

5.
电视艺术的发展,从来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纪录片作为以纪实为审美特征的艺术形态,在当前数字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新的制作手法。影视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人类社会发展至“数字”时代,编导们正在经历一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影视艺术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型,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编按]  相似文献   

6.
刘琼 《华夏文化》2012,(4):37-38
“美育”即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由蔡元培先生带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审美教育不仅在理论上不断深人,而且在实践方向上也趋向多元化。“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美育思想,滕守尧先生在其2008年出版的《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写作过程是审美主体“情”和“意”的抒发过程,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常常表现为“气”的运用和调节。写作成果在文化层次不同的读者群中激起不同的审美期待,有创造力的作品体现出新的美学特征,读者审美趣味的分野要求写作技法的创新;写作的过程也是写作者积极主动自我调节的过程,其艺术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如何准确把握写作对象“量的消长”和“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近来,“艺术超市”模式在深圳、上海、成都及杭州等地浮出水面。艺术超市似乎成为完全意义的产业化操作方式备受关注。这种所有艺术门类的作品都可进入的超市,可供使用者选购的方式,无疑为平价艺术品找到一个公共通道。专家认为,伴随经济、文化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生活可以很艺术,艺术也充满生活情趣。让艺术走进家庭,实现艺术品向生活消费品和艺术产业的转换,把家庭或城市变成艺术馆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9.
《图变——冯斌与他的研究生的中国画当代性研究》展的主题“图”,有3层含义:第一层是“图像”。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机械复制的纪实写真的影像如摄影、电视、电影及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卡通或动漫,在架上艺术中的利用和借鉴。对图像的利用,使艺术方法和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方向上向当代艺术转换;第二层含义是“图画”,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命名作品的方式是其名称后都有个“图”字,如《庐山高图》、《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0.
“绘本”英文名称为PictureBook.是一门以绘画和文字的协调、互动来讲故事的艺术。绘本艺术是一种视觉美学,每个绘本都是由一系列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谐有致地组合成的整体,是一幅连续的视觉影像,唯美而悦目,简练而又注重细节,符合孩子的审美情趣,能够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备受孩子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以“清水芙蓉·铁线画魂”为题的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在苏州举办,这是潘玉良用其一生巩固、创造、传播她所发现的美丽;是经时代洗礼和锤炼,潘玉良以其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所铸就,拥有中国女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  相似文献   

12.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是华夏独创“花可融愁、鸟可寄情”的特色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特殊地位。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画法粗放,具浓厚装饰韵味和独特审美意境。20世纪以来其发展加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开放格局。刘元法先生的绘画可谓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3.
各种艺术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是“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也正在全国20多个城市火热启动。值此契机,带领中国读者走进法国的博物馆,了解法国博物馆美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可谓恰逢其时。法国的艺术博物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以艺术审美教育为核心内容和首要手段的美育功能尤为突出。借鉴法国博物馆美育的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博物馆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刺绣与绘画密不可分,刺绣藏品更是如此,是以绘画为蓝本的艺术再创作。上世纪30年代,随西方文化及绘画的渐入,国人的审美习惯逐步变化,以致影响到刺绣艺术,并对其发展起到了某种推动的作用。刺绣艺人一改“密接其线,排比其针”的传统技法,借鉴西方美学理念和绘画方法,运用新的针法表现西方绘画,这种针法即——乱针绣。  相似文献   

16.
观点集萃     
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指出,美学范式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最为普遍的共性、最普遍的特性、最为集约的精神的范畴,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跟另一个时代的美学整体区别的范畴。研究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可发现人类美学的普遍规律,并能为美学主要规律、基本规律的形成寻求机制。人类美学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它们分别同人类发展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带动了它们统摄的审美理想、审美的主要范畴的同步转换。具体来说,随着审美范式由依生之美向竞生之美、整生之美的转换,审美理想也由和谐向自由、美生转换,审美的主要范畴也由壮美、秀美经由崇高、悲剧、喜剧向生态美、环境美转换。人类这种美学多层次统一的受审美范式规范的立体转型,确证了审美范式巨大的张力与聚力,确证了审美范式是每个时代的美学网络的网纲。把握了时代的审美范式,也就整体地把握了时代的美学系统;弄清了审美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把握了美学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律。“华夏”可以指称中国各民族詹鄞鑫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甲骨文中地位崇高而且并列的“华”和“夏”,应该就是文献中的“华”和“夏”。“华”和...  相似文献   

17.
艺术具有虚幻和想象的本质,艺术更像是超越现实的精神理念,与现实生活是有距离而又脱离不了生活的层面的。用赵天新的话说,“与形象(具象或抽象)本身的意义契合,使观者在赏心悦目的精神飘荡中感受到张力所赋予的观念。古今中外被公认的艺术性高的作品,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张力构成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些大大小小的张力不仅构成出哲理观念或喜怒哀乐的情感,还牵引着审美的过程。”赵天新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确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三远法”是北宋郭熙、郭思父子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总结出的中国山水画的造境之法.“三远法”注重营造绘画意境,强调笔墨的运用效果及画家视觉审美的自由.看似与古典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迥然异质,但在“诗画一律”的审美关照中,我们可以把绘画中的“三远法”与中国古典诗学中对意境的追求、节奏的把控及诗人心灵维度的延伸进行相互比对,从而实现诗、画艺术语言在不同审美范式间的转化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和社会意识形态,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和理想审美需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等社会作用。它从起源、形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相似文献   

20.
阿多诺的美学观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否定性。否定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之所在,只有否定,才能破除文化工业对艺术的控制,免于人在快感中的沉沦。姚斯认为,阿多诺对否定的强调将艺术置于一种二难的境地,简单地将审美经验置于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不仅没有认识到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的地位,而且忽略了艺术的交流功能及审美经验的认同。由此,在对阿多诺批判的基础上,姚斯完成了对审美经验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