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一”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这一天,孩子们将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还会得到父母和亲友的礼物。“六一”节,我们送孩子什么礼物呢?我想,孩子们能在“六一”节收到老师的礼物,那会更高兴的。“六一”那天,孩子们是那么兴奋和愉快。看着他们红彤彤的笑脸,我说:“老师也准备了礼物送给你们,小朋友想不想要?”“想要——”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于是我拿出了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小红旗。我根据孩子的表现,以尽量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进步为原则,给孩子们分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在长期的当家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孩子们的“趣闻”,也从中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深感孩子们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假期已经变味了。①“三座大山”我给一个初一学生辅导数学。讲到“减去负数等于加上正数”时,他马上兴  相似文献   

3.
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随意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的整架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老师讲完故事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4.
一年四季,叶子在孩子们眼中就像一幅幅精美而多彩的图画,孩子们通过叶子感受大自然,叶子也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关注变得充满生命力。进入大班,我们依据《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中有关“叶子”系列活动的种种线索,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叶子”的神秘世界。于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随着故事的不断增多和不断推进,我们不断地发现和收获……在围绕“叶子”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茶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随着对“茶叶”了解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踏上了“快乐茶社”的探索之旅。这是“快乐茶社”探索之旅的路径图:路径一:叶子的探…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亲亲泥土”主题活动中,我带孩子们走进公园,一起寻找“泥土宝宝的好朋友”。孩子们一走进公园,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孩子们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放到“家长园地”里。于是,“童言稚语”这个小栏目就在我班诞  相似文献   

6.
年关将至,又到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他们都在兴奋地盼着拿到“压岁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可“压岁钱”该如何“压岁”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问题,正日益成为父母和孩子们关注的烦心话题。  相似文献   

7.
孩子们爱学解放军,但常常为道具不足而遗憾。望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跳绳的身影,我们突发奇想:何不用跳绳来“武装”孩子们呢?于是,我们召集小朋友们过来,让他们将跳绳一前一后从肩上垂挂下来,前面的绳柄垂到腰际,后面的在腰间绕上两圈后将绳柄别进去。打扮完毕,孩子们相互瞧瞧,都兴奋地欢呼“我是解放军”,开心极了。可不!乍一看,他们就像准备野营训练的解放军战士。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们提醒他们思考:“怎样让自己真正像解放军呢?”短暂的思考之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遵守纪律”、“机智勇敢”、“认真学习”、“乐于助人”……这一天,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我组织孩子们学做“小钟”模仿操时,开始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只要老师一说“我家的小钟唱歌了”,孩子们的两臂就前后摆动起来,嘴里还发出“嘀哒、嘀哒”的声音,高兴极了。可没过多久,“小钟”停摆了,孩子们不听指挥  相似文献   

9.
“服装店”     
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玩得很带劲,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头上有汗,我示意他们脱衣服。许多小朋友脱下衣服,往我手里一塞,就跑开了。我一边抱着衣服往活动室里走,一边吆喝道:“这么多的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们了!”小朋友们一个个一边伸手拿衣服,一边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卖”混淆了。我说:“好呀,可是衣服乱七八糟的,谁要?”“不要,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说。“请你们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来,我卖给你们!”孩子们一个个拿回自  相似文献   

10.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太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1.
在布置环境时 ,我们特意留下了许多没完成的地方 ,想等开学后请孩子们参与完成 ,目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创设、布置活动室环境 ,表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果然 ,在一次“你觉得班里还少点什么”的谈话活动中 ,孩子们的发言很积极 ,提出了很多想法。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区角里的标志没有了。“这可怎么办 ?”我把难题留给了孩子们。“我有办法。我们可以自己做标志。”“对 ,我们自己来做。”“那你打算设计怎么样的标志呢 ?”孩子们一听可以自己设计标志 ,别提多高兴了 ,马上讨论起来。有的说 :“我要为娃娃家设计一座房子 ,里面有爸爸、妈妈、小孩…  相似文献   

12.
“着火了!”     
一天,“娃娃家”里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妈妈”在烧饭、“爸爸”在哄“宝宝”,家里还来了一位“客人”。  相似文献   

13.
“回击”     
户外活动后,孩子们都进了教室。王璟一个人在哇啦哇啦高叫:“我的袖套呢?我的袖套呢?”还跑过来向我报告:“老师,我的袖套不见了!”我正在整理孩子们脱下来的大堆衣服,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你的袖套我怎么知道在哪里,你问我,我去问谁呢?”午间活动结束时,我发现布娃娃的一只鞋子不见了,我问小朋友:“谁看见布娃娃的鞋子了?”孩子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却看到王璟把手举了起来。我连忙问他:“你知道的是吗?在哪里?”只见他不慌不  相似文献   

14.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滑滑梯。成成往滑梯上撂了一块石头,看着石头徐徐滑落,他兴奋地大叫:“石头坐滑梯喽!”我斥责道:“你从哪儿拿来的石头?砸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成成低下头,小声申辩道:“我想看看石头会不会滑下去。”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不忍心,心想何不让孩子们探索一下?于是,我让孩子们站在滑梯两边,然后拿出一张小板凳放在滑梯上,板凳缓缓地滑了下去。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试着去端装满沙包的塑料盆,孩子们都说:“很沉,端不动。”这时,我把塑料盆放在滑梯上,塑料盆很快滑了下去。“啊,这么重的东西也能滑下去!”孩子们发出感…  相似文献   

15.
何捷 《教育文汇》2009,(6):24-25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管理,免不了定下几条“班规”,以对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两条深受孩子们欢迎的“班规”。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一出作文题,总能看到教室里“口咬铅笔头,眼瞪天花板”的现象,为什么相当部分孩子会害怕写作文呢?那是因为孩子们都陷入了“无米可炊”的困境。如何让孩子们爱上作文,为孩子插上“乐写”的翅膀呢?笔者前不久参加芗城区作文教学观摩课并开了一节四年级趣味活动作文课《我当作文医生》,在活动中为孩子添加了“清新剂”、“调味剂”、“催化剂”,带给孩子们全新的感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效。  相似文献   

17.
常青 《学前教育》2010,(12):22-2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们和“比比”已经相处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感到“比比”带给我和孩子们的快乐与成长。“比比”这个远道而来的英国朋友,就像一粒种子悄然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经过最初默默无闻的孕育,慢慢地生根、发芽,展露出它蓬勃的生机。记得在“比比”课程开展的最初阶段,我曾经苦恼地感叹:“孩子们在‘比比’课上说得都挺好,可是在平常生活中却没有几个能做到的。” 开展,我惊喜  相似文献   

18.
滕娇 《中国德育》2010,(6):81-82
我不是一个喜欢跟在学生屁股后“张牙舞爪”的所谓“勤奋”老师,因为我不喜欢一天到晚婆婆妈妈地对孩子们唠唠叨叨,不喜欢一天到晚对孩子们事无巨细地大包大揽,更不喜欢一天到晚看见孩子们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是个“懒老师”,我喜欢优雅地教学、优雅地管理班级,嘿嘿,别以为我的班级会名落孙山,告诉你,从小学一年级带到现在,五年过去,我们班已成长为全校有名的优秀班级了。  相似文献   

19.
课始,老师让孩子们在黑板上随意画一位小朋友的脸。孩子们兴致很高,都挤着上前画,一会儿,黑板上已画满了圆溜溜的脑袋。老师首先鼓励大家:“刚才同学们画了许多小朋友的脸,瞧,表情还特别有趣!”孩子们很高兴。“可是小朋友的脸是不是都长得这么圆?”“不是。”孩子们摇摇头,低声回答。“那么我们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对着带来的镜子仔细地看了起来,老师抓紧时间在黑板上贴了张脸型示意图。“请大家看黑板上的脸型,上面有没有你的脸的样子?谁胆子大,到前面认一认。”王明走到尖脸型旁一站,嘿,也是尖脸…  相似文献   

20.
深秋的一天,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苍耳妈妈正在给孩子们打点行装。可不是吗,孩子们都长大了,个个成了浑圆鼓胀的小豆子。“孩子们!”苍耳妈妈深情地看了小豆子们一眼,“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