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军 《集邮博览》2008,(3):19-19
步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四层珍宝馆,首先看到的就是难得一见的大龙邮票3分银试版样票。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使用期间未正式定名,因为邮票图案为龙,图幅比第二套邮票(小龙邮票)大些,因此称为大龙邮票。1988年我国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将其正式定名为中国大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29日,原邮电部发行了《古代书院》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4枚邮票图名为“白鹿书院”,其画面主图表现的是该书院第三院落正门的景象,并可见“白鹿书院”匾额。笔者收集研究极限片多年,在此套邮票发行时,我从自藏的198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套片中找出“白鹿书院”白片制作成了极限片。其画面与邮票一致,无疑这是一枚票、片、戳三位一体的佳片(见图1)。后来我又收集到两枚极限片,一枚是用198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历史名人》套片中的“朱熹”白片制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所购1991年10月11日发行的T·166《景德镇瓷器》邮票极限片中,居然发现其中一枚T·166(6-1)面值15分的《宋·青白釉注·注盌》“漏销”邮票。这里之所以用加引号的漏销,是因为极限片上并非未盖邮政日戳,只是邮戳未盖销在邮票上,而是盖在远离邮票的另一边(见图)。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样票,顾名思义便是做为样子的票品,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税票,纸币等也有样票,或称为“样张”。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7月下旬。在此以前为其印制的样票都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4,(11):44-44
正2007—6《李可染作品选》邮票发行时,我请徐州万国枢邮友帮助寻购了多种不同版本的该套邮票的极限片。其中,有一枚"放鹤亭"邮票的极限片(图1)是用明信片《苏轼(第一辑)》(1999年徐州邮政局、徐州园林局、徐州博物馆监制发行的牡丹邮资图加印片)的封套作载体,销首日江苏徐州云龙山放鹤亭风景日戳制作而成,封套上的图案是李可染作品《放鹤亭》。万友特意告诉我,这枚极限片的票、片图案是现存的招鹤亭(图2),所销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6.
香港2月1日发行《我的祝愿》邮票,全套6种都可制作极限片。因票图内容都是泛指的花鸟,销戳选用这套邮票的首日戳。  相似文献   

7.
突破传统的香港生肖票1967年1月17日香港发行“岁次丁未(羊年)”2枚生肖邮票,这是香港首次发行生肖邮票(图1、图2)。纵观香港生肖票,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它打破了香港自发行邮票以来以英国事物为题材的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沉闷、单调的传统格  相似文献   

8.
1月19日香港发行《岁次癸未》羊年生肖邮票,我从藏品中翻捡出3张美术片,其背面图案都是生态羊,神态与这套邮票中1.40港元"盘羊"票、2.40港元"绵羊"票的画面很协调,就贴票、销首日纪念邮戳,自制成如图1和图2的极限片。 大多数生肖邮票的自制片要做到票、片图案相当  相似文献   

9.
近代邮票的图案丰富多采,几乎无所不包。有趣的是,某些早期邮票成了近期邮票的图案,构成所谓的“票中票”;有些实寄封也作为邮票图案,构成“票中封”。 有些国家在宣传和推行邮政编码、纪念万国邮联成立或纪念国际书信周时,发行了以信封为主图的邮票(图1、2,见封三)。但是其中的信封有时只是示意的轮廓,或者封上的邮票只是示意的色块,或者没有确切的收信人名址。这些不能算是正宗的“票中封”。正宗的“票中封”,应该是历史上确有其封。 英国泽西岛1974年为纪念万  相似文献   

10.
图1:美国著名的“飞机倒”错票,美国集邮界称之为“詹尼倒”,这是1918年发行的一枚24美分的航空邮票,右边的是“飞机倒”错票。图2:1983年发行的20美分《科学与工业》邮票,右边的错票漏印全部黑色。图3:1994年的《大海的奇迹》四方联漏齿错票。  相似文献   

11.
这是用美国1969年12月3日发行的1套1种的《旧小提琴》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销原地首日戳,为片、票、戳相当和谐一致的极限片。W.哈尼特(W.M.Harnett 1848~1892)是美国静物画  相似文献   

12.
时迁盗甲     
2001-3《京剧丑角》邮票第6图是武丑形象时迁,描绘了他夜晚溜进徐宁家,蹑手蹑脚,小心谨慎之态。下图是用1989年人民中国出版社的《中国戏曲(丑)》美术明信片中“盗甲”自制的极限片,片图是张春华饰演的时迁,与票图只是人物动作存在差别。销戳为北京邮票公司的《京剧丑角》邮票首日戳。  相似文献   

13.
香港集邮者对极限片有较广泛的接触始于1982年。当年的10月20日,邮政署发行“第三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士运动会”纪念邮票,运动会举办机构为筹募经费,经邮政署长同意,用邮票图案印制了一套明信片,并于邮票发行当天在各邮政局发售。集邮者购买空白明信片后,再贴票盖戳,才制成极限片(香港称“原图卡”)。这些明信片的图案完全复制自邮票,包括铭记及面值在内。而极限集邮规则禁止使用复制邮票图案的明信片,但大多数集邮者(包括笔者)对极限集邮规则毫无认识,因此乐于收藏这些极限片。  相似文献   

14.
《海南特区建设》邮票发行时,正巧,海南省邮电管理局发行的一套回音卡中,有两种图案与票图相似。笔者利用这两张回音卡,在邮票首发日制作了极限片。 海口万绿园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面朝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5.
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集邮在无意中制作了一些极限片。这些早期极限片现已十分珍罕、难觅。当然,如按照现在极限集邮规则衡量有些并不规范,但这些原始的古典邮品却显示出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发展的端倪。如现代保加利亚首位统治斐迪南一世极限片,所贴邮票发行于1901年10月14日,销戳为首都索非亚1904年11月15日字戳,为保加利亚最早的极限片之一(图1),明信片上虽贴了两枚邮票,但片和票匹配得非常和谐。  相似文献   

16.
白蛇传     
2001-26《白蛇传》邮票题材是民间传说,这类题材相应的美术明信片主要表现形式不外乎戏曲剧照和名家画作等,存在片图与票图达成一定和谐程度的偶然性不是很大,因此其自制极限片具有一定难度,也不乏更具趣味。 本文的2种自制片“游湖借伞”(图1)和“断桥相会”(图2)的载体出自浙江和吉林两省邮票公司联合发行的《白蛇传》,片图为戏曲剧照,片名分别  相似文献   

17.
图1是笔者制作的北京展览馆极限片,片源采用邮电部1959年10月编号为24的北京风光明信片中的北京展览馆,加贴2008年4月30日发行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邮票的第二枚,即以北京展览馆为图案的"激情北京",销北京西外大街邮局首日邮戳,是一枚片、票、戳最大限度一  相似文献   

18.
民国建立后,除了发行加盖“中华民国”字样邮票暂售外,同时委托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筹印新的邮票。国案共有三种:1/2分至1角为帆船图;1角3分至5 角为农获图;元面值票为“宫门图”。合并通称“帆船图”。1913年5月5日发行。伦敦版全套19枚。  相似文献   

19.
票中票,又称"邮票上的邮票",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或宣传,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印制在新发行的邮票中,其中被复制的邮票称为原票。票中票是世界上20个最受欢迎的集邮专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 1999年3月1日邮票发行首日,河北省秦皇岛集邮公司发行“山海关”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风景日戳。河北省承德集邮公司发行“金山岭”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滦平/金山岭”风景日戳。北京市北郊邮票公司发行“慕田峪”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风景日戳、“北京怀柔/慕田峪”日戳。陕西榆林地区邮票公司发行“镇北台”邮票极限片、首日封,使用“陕西榆林/长城镇北台”风景日戳;又发行邮折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