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二部著作.其中包含了诸多精彩、丰富的科学观念与理论,文化观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化观有着特殊的内涵,即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一般意识形态的批判来表达自身文化观的,主要包括现实性主体、实践性基础、继承性发展、阶级性阶段、世界性归宿、创造性过程、独立性相对、利益性归属及研究文化的方法等具体内容.这一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卢卡奇和葛兰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同时,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技术决定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在国际技术决定论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是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一直争论不休,其中大致有三种意见马克思是技术决定论者;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马克思"既是又不是"技术决定论者--马克思在不同的理论视野中持不同的观点.这种论争构成20世纪技术哲学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学者应该对国外这种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现状予以积极充分的反应,否则我们很难高水平地展开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观点和建议。然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员工普遍不善于表达意见而经常保持沉默行为。文章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地区4所中小学的231位一线教师进行施测,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现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这种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概念基础上,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吴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93-93,251
由于历史渊源,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园林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文化观带来了不同的园林形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法传统园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布局形式和园林设计要素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通过对中法园林的对比可以更深地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透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可以进一步地认识文化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的毕生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的体现,是贯穿整个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人"是指真实、现实存在的人,具有精神、物质、社会需要以及自由发展需要的人。"人的解放"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充分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应用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从时间的视角,以铁的逻辑,高度抽象地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深刻的预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作初步探讨。所谓“自由时间”,即“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相对于劳动时间而言的。主要指“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具体说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这里最重要的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能否享有自由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的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社会病态现象的立足点.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普遍的文化困境,传统文化原有本意丧失,网络文化减弱人的主体性,消费主义侵蚀人们的价值观,"官本位"的政治文化损害人民大众的权利等.为此,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审视中国文化异化的成因,寻找扬弃文化异化的具体路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提问有梯度,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思想,而且能够得到来自老师、同学们的肯定、鼓励与欣赏。这样的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尊重、平等、自由、和谐,定能谱写出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二级学科。近年来,在有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两者的优劣和关系上,相关学者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说法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用"中性"的公民教育代替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在内涵和教育的内容方面互为补充。笔者通过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教育的主要内容方面着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划界标准问题一直是科学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心理学的科学划界问题也是心理学史上见仁见智的问题。心理学如何进行科学划界事关心理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事关心理学能否获得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至今学界中流行着心理学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边缘科学观、文化观、超科学观、另类科学观等各个观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不同理解和对心理学划界标准理解,反映了心理学家不同的哲学观、科学观和理智背景,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提供了理解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和侧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否定的基础上,以适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本文系统探讨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提出、科学内涵、以及基本条件,为我国当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侨民哲学家,对俄罗斯文化有深入研究.他通过对"民族性"这一概念的阐述,分析了俄罗斯弥赛亚意识与民族主义的特点,一分为二地剖析了19-20世纪初俄国的主要社会思潮,进而表明了自己文化思想的基本取向.深入研究别尔嘉耶夫的文化思想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多元化这一客观事实,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以庄子的《齐物论》与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探讨二者关于理想社会人的特质的看法。庄子逍遥王国的实质是至人世界,而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至人最基本的特质是逍遥,具体表现为:第一,精神上的独立;第二,认识上的道观;第三,政治上的天放;第四,生死上的化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但是这里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观念中的自由,而至少是从劳动的异化中解放出来的经济自由、从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的政治自由以及从各种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的精神自由。庄子和马克思关于理想社会人的本质的阐述,既有一定的契合点,又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家具设计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哲学观、文化观和设计观。本文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与审美对家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在马克思主义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涉及人类劳动的目的及价值,阐释了幸福获得的实践向度。马克思劳动幸福观揭示了在劳动中确定幸福的内在规定性,为人们描绘了一幅通过自由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图景。在马克思劳动幸福观中,劳动快乐是其外在表现,需要的满足是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罗尔斯都对功利主义自由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具特点的自由理论,构成各自正义观的理论基调。二者都探讨了“谁的自由”“怎样的自由”与“如何自由”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关注资本所有制下受剥削与异化的无产阶级的生存,将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指出通过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结合,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罗尔斯从现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体制出发,关注社会中由于自然偶然分配的“最不利者”的权益,将自由界定为社会全部成员最大均等的自由,指出通过改善现有的社会政策,保障“最不利者”的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良序社会。罗尔斯的自由观是完善现有社会制度的内在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变革资本社会的超越的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侧重当下,马克思的正义观蕴含超越;二者都旨在构建一个满足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正义社会。对二者在自由理论基础上正义观的厘清无论对国内的政治哲学研究,还是对我国当下美好社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旻净 《知识窗》2010,(6X):76-77
地方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政府给予大力保护和扶持外,还要树立多元文化观,逐渐推向市场化,同时,要谨防走入纯经济效益的误区。对地方戏曲的剧目保护和发展应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近来,关于"地方性知识"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同的学者对于"地方性知识"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基于不同的立场,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STS领域的研究为限,对某种将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和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知识相区分并给予不同评价的观点,以及科学实践哲学的一些相关看法进行了商榷,认为"地方性知识"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知识,并不与普遍性构成对立,而是支持了科学的文化多元性的观点和文化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路径选择:主动适应与修正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并购存在着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冲突,文化整合日渐成为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跨国并购中文化冲突的二重性的特征,提出了在跨文化整合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要"主动适应",对企业文化要进行"修正调试"的观点,并提出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