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10):71-73
本文根据国内外致密砂岩气的烃源岩和储层特征,初步研究出了云南省的致密砂岩气分布情况,即致密砂岩气发育地层多,分布广泛,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新近系。  相似文献   

2.
秦岭造山带中分布于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之间的泥盆系,发育有众多Au、Ag和Pb-Zn矿床,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对于泥盆系物源和形成环境认识始终存在不同认识.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砾岩组成以及古水流研究表明,北秦岭是秦岭泥盆系的主要物源区,盆地基底隆起也是泥盆系重要物源区.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和砾岩组成表明,泥盆系物源区曾出露有岛弧火山岩、花岗岩、变质岩及少量沉积岩、超镁铁岩.砂岩地球化学成分和砂岩碎屑模式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中泥盆系主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碎屑沉积物来自多种构造环境中的岩石单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6)
文物作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受到自然、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物或多或少受到了破坏,更多的是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由表及里逐渐变质,造成文物损毁。而含氟聚合物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以其自身表面自由能、耐候性等特点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初步了解含氟聚合物基本特性后,分析当前常见的文物保护方法,并结合我国土质、砂岩及砖质文物阐述具体的保护效果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亚丽 《科技风》2011,(13):245+258
博物馆作为文物陈列和保存的场所,而保存环境的变化是影响文物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和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微生物等多方面综述了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为加强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非定常传热学原理,应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均匀激光束加热砂岩时的温度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砂岩内部的温度沿径向分布与激光光束强度的径向分布几乎完全一致;由于砂岩的热传导性能不佳,温度沿着轴线方向迅速下降,在轴线方向温度梯度较大;在激光束光斑的边缘,温度沿径向迅速下降,温度梯度也较大。同时,砂岩表面随着激光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在逐渐增加,且单位时间内砂岩表面升温率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馆藏文物对于环境因素敏感,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条件是博物馆最好选择。大空间面积的文物陈列和保存环境,采用冷冻除湿型恒温恒湿系统较为合理。针对文物保存的要求和特殊性,需要对恒温恒湿环境系统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车镇凹陷滩坝分布广泛,有利勘探面积1500 km2以上,潜力巨大。但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砂体横向变化快,成藏复杂,因此急需开展车镇凹陷滩坝砂岩油藏的砂岩地质研究,弄清该区滩坝砂岩发育和油藏分布规律,提高油藏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8.
沙四段砂岩油气藏是东营凹陷东部南部缓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陈官庄地区储层分布复杂、油气成藏规律不清,长期以来制约着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通过对该区沙四段砂岩储层分布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研究区构造特征及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和输导体系研究,明确了该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控制了砂岩发育范围,油源是砂岩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输导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文物本体含水率无损探测及湿度分布成像系统可实现对文物本体含水率实时无损测量,适用于馆藏文物及考古现场发掘的文物含水率测量,该系统采用当今最新的传感器、信号处理、计算机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可以方便对砖石文物、木(竹)质文物、有机体的本体含水率无损实时测量。测得的含水率定义为对象材料中包含的水分的质量与材料全干时的质量之比,通过插值反演算法,直观呈现本体内部湿度场,形成湿度分布成像系统,适用于文物本体含水率的离线检测或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0.
沁水盆地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系天然气资源,是目前我国煤系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研究区构造简单,石炭-二叠系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具有很高的煤系天然气含量。砂岩在石炭-二叠系各层位均有发育,厚度稳定,为该区最主要的煤系天然气储层。结合大量岩石薄片、压汞曲线资料、储层物性的分析,对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砂岩储层的分布规律、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影响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砂体厚度从中南部向北部呈递减趋势;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长石砂岩为主,部分岩屑砂岩,矿物成分中石英含量占绝对优势,岩屑、长石次之;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微裂缝次之。物源、成岩作用、沉积相、砂岩粒径和埋藏方式等因素共同控制着砂岩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甘河地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吉祥沟组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甘河到布苏里一带,主要岩石类型有千枚岩、板岩、变质细砂、粉砂岩,经镜下鉴定和岩石化学投图结果显示吉祥沟组源岩的形成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变质作用类型为低温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成矿作用与金、银铅锌矿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沙棘在砒砂岩地区恢复生态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环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多数植物在此都难以生存.文章着重介绍了沙棘在改善砒砂岩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井出砂是砂岩油层开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是提高采油速度的主要障碍。我国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范围较广、储量大,产量占有重要地位,油井出砂是这类油藏开采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博物馆协会称,中国出境文物总量约164万件,分布在47个国家的两百余家博物馆。中国文物学会据此提出另一组数字,认为从中国流出的文物总数达1000万件,是博物馆藏品的6倍。由于涉及文物定义和信息不易获取等诸多困难,准确统计流失文物的数量其实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数据是对各国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的统计结果,可以取信。  相似文献   

15.
同海固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裂发育,具有典型的“双重基底”结构。盆地铀源丰富,找矿目的层侏罗系、白垩系分布广泛,岩性、岩相古地理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优越,预示同海固盆地具有形成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环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多数植物在此都难以生存。文章着重介绍了沙棘在改善砒砂岩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庆舫 《金秋科苑》2010,(20):110-110
盐间非砂岩油藏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井筒环境,对固井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根据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地质特性,分析了水泥浆对盐间非砂岩储层的可能损害及盐间非砂岩油藏的固井技术难点,探讨了盐间非砂岩油藏固井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利用瞬变电磁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的应用研究,并对瞬变电磁法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反演处理,获得该区的电阻率断面图,进而分析研究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及矿层走向。将研究结果与该地区实测钻井资料进行比对可知,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分布情况基本相同,进而利用瞬变电磁法在该地区进行扫面工作,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生产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9.
段奕 《内江科技》2014,(5):87-88
<正>通过对潜江凹陷潜江组潜四上段致密砂岩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进行研究,表明潜四上段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孔喉结构以细-微细喉道为主。根据潜四上段致密砂岩储层分布及微观特征的研究,明确了致密砂岩主要发育地区、层组,为潜江组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有机文物分析这一困难问题,提出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解决了在文物胶结材料鉴定,表面涂层的分析以及文物保存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等方面的分析问题。在文物保护行业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