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奇瑞汽车旗下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明基友达集团旗下明基材料签署协议,成立达尼特材料科技(芜湖)有限公司,双方将合作研发、生产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隔离膜材料。  相似文献   

2.
运用Orbit专利数据库,对锂电池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进行申请趋势、国别、技术领域及主要专利权人分析,以把握锂电池技术领域的全球创新资源分布情况,为锂电池领域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的战略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对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在2013年底部署了战略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旨在集中中科院优势单位,通过纳米技术研发与突破,积极探索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等电池体系。文章分析了动力锂电池研究领域的国家需求,概述了国内外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现状,同时介绍了"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的技术进展情况与管理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研究了锂电池材料在全球的专利申请状况、中国专利申请状况以及重点申请人及其关键技术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掌握锂电池材料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热点和重点,并为国内申请人在锂电池材料专利布局和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锂电池正极物中含有许多金属元素,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能有效的确定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锂电池的安全性。文章采用ICP—AES法对锂电池正极物中的钴、锰、镍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得出ICP—AES法能用于生产中锂电池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温特制生产方式下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温特制成为新的生产方式。本文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探讨温特制生产方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双重影响,分析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趋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以制造业为主到以研发为主的转型,占据微笑曲线高端位置。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国内外动力型锂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及发展前景,结合青岛市动力型锂电池产业现状及SWOT分析,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发展瓶颈及技术研发需求,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氢能源在近些年已经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对其发展尤为重视,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目前,国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方式,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氢能源对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推动,首先阐述了氢能源产业链与锂电池技术研发间的关系,然后分析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最后探究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11,(4):7-7
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近期发表公报说,该研究所利用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种能明显提高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储电能力并降低电池成本的新型铁碳储电材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 5月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7月一期标准化工业厂房及办公研发搂开工建设;日产5万AH铁锂电池生产线设备开始订购。  相似文献   

11.
半固态锂电池是将可脱嵌锂的活性材料颗粒和导电剂颗粒分散在电解液中形成电极材料的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预计其规模化生产成本低,且避免了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粉化脱落的问题,因此电池循环寿命更长。目前半固态锂电池发展出了两种技术类型: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和半固态锂浆料电池,其技术原理已经通过验证,进入到基础关键技术开发阶段。本文综述了半固态锂电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是锂资源消费主力,回收新能源汽车报废锂电池中的锂对于增加锂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锂电池储电量与锂消费对应关系,利用新能源汽车生产大数据,测算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单位储电量锂消费,并在对锂电池退役相关参数作修正的基础上,测算了不同情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锂回收潜力,结果显示:①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锂...  相似文献   

13.
<正>项目介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中心,在北京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的支持下,创新工艺思维,开发出大流量静电纺丝规模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制备动力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及生产设备,形成了新型的材料体系和工艺方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电性能和高安全性的纳米纤维动力锂电池隔膜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王骥 《科学学研究》2011,29(9):1299-1303
 作为一种知识生产组织,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既具有“知识生产方式”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即“知识生产方式”的一般属性在大学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特殊体现。依据理想类型的方法和隐喻的手法,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演变的阶段可以构建为“书斋型”、“实验室型”以及“企业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赵西顺 《青海科技》2006,13(5):50-51
本文针对铝电解生产中大组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区的生产方式后,原有的语音报警模式无法满足现有生产的实际,提出了网络化的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抢夺先发优势的焦点产业,而动力电池的研发与回收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加快研发绿色可持续的电池回收技术,是应对退役电池所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的关键所在.退役三元锂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集流体、隔膜和电解液等构成,若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它又蕴含丰富的Li、Ni、Co等...  相似文献   

17.
模块化生产是一种柔性的生产方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分析了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柔性的驱动因素,比较了模块化生产同传统柔性制造模式的优势,最后指出模块化生产对我国制造业推行柔性制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锂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低质量、体积小、循环充电寿命长、绿色环保的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锂电池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锂电池的剩余电量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测量剩余电量的精准度也是一项难题。本文主要研究锂电池剩余电量与锂电池实时电压的关系,在控制输出电流的情况下,使用库仑计法测量锂电池的剩余电量。通过绘制了硬件电路,编写了软件程序,实现了对锂电池电量的检测。分析了锂电池SOC与电压的关系、锂电池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3)
在人类探求出的已知金属当中,锂元素的原子量不仅是最小的,而且里面的金属也是最轻的。因为锂元素自身拥有的电极电位以及电化学当量是非常高的,而且锂元素电化学的比能量拥有着相当高的密度,因此,若是将锂元素与一些适当的正极材料进行匹配,就可以得到高能量的电池。自从锂电池被商品化之后,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七种:即锂电池的硅基材料、锂电池的氮化物、锂电池的石墨化碳材料、锂电池的锡基材料、锂电池的新型合金材料、锂电池的无定型碳材料以及锂电池其他方面的材料。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锂电池当中的这些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是继大规模生产和精益生产方式后又一极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新型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一经提出,就以其独特的经济性特征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从范围经济性、产销率指标和顾客忠诚度三个方面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