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转向智能化,在目前温室大棚管理智能化迫切需求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Zig 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Zig Bee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该设备集成了传感器和Zig Bee无线单片机的功能,再通过控制管理层将数据提供给应用层的用户访问,这样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室环境各个数据(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温室大棚采用纯人工管理出现的耗时耗力、出错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控制,采用Linux操作系统管理嵌入式网关,用来存储采集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传统信息网络之间的互联,农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于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通过机器深度学习的方法,该方法在高分六号卫星遥感数据的基础上对温室大棚薄膜的特征进行大数据训练,从而让计算机能够智能识别出宁城县一肯中乡的温室大棚,进而统计出种植面积与分布区域,从而取得良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一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存储系统、电源供电系统、时钟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执行系统几个部分。本文主要对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了主要的设计,对温室大棚内的各项参数进行存储、传输,基本实现了温室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温室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田大棚监测报警管理系统,对农田大棚中一些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设备、移动巡视设备、射频识别设备及数据存储服务器。系统能够自动采集温室大棚里的照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自动测出各项参数的临界值然后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测量温室内的各个参数,利用RS-485总线将被测量传送给单片机,通过控制排气扇等设备实现了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简单易用,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为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因子有效干预,促进作物良好生长,设计了一种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温室环境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的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湿度等环境参数,结合专家系统的作物生长环境需求,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判别分析处理,并以控制继电器驱动相关执行机构方式完成对环境因子的调节操作。其控制简单,易于操作,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农业温室大棚具有电力供应成本高、寿命短、不环保、温控不理想、种植效益低等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温室大棚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温室大棚的节能、环保、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室大棚屋顶积雪影响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不仅影响了温室大棚内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因积雪过厚影响温室大棚的刚度和强度。为了减少积雪对温室大棚产业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温室大棚清雪的方法,探讨了我国温室大棚清雪设备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室大棚中,最关键的是温湿度控制方法。基于51单片机设计了一套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键盘等组成。根据大棚的需要,通过键盘对大棚内的温湿度进行上下限设定及修改,由单片机将设定数据与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比较处理,然后执行各种操作,如加热、喷水,吹风等。通过仿真软件的验证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温湿度采集、显示及控制执行器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温室大棚里有线布网繁杂,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Zigbee技术实现无线通信,分布在温室大棚里面的无线终端节点采集数据(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和CO_2浓度),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送给网络协调器,进而上传到监控中心。最后在用户终端进行数据的处理、存储、融合等操作。实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个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系统由PC机控制端、GPRS网络模块和机电控制设备组成。PC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网,并通过电信运营商网关接入GRPS网络。GPRS模块带有模拟量输入接口和继电器输出接口,可接收模拟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通过GRPS网络和Internet传输至PC机控制端,PC机也可向GPRS模块返回控制信号,通过GPRS模块的继电器输出端口控制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控制温室环境的目的。该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适合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型温室大棚的环境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西宁市郊温室大棚内白粉虱的为害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如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菜瓜、菜豆等。本文对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指导温室大棚种植户对白粉虱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传统温室大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费时费力。针对其缺陷,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温室大棚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基于2430芯片的节点硬件电路,对RFD终端、路由器及网络协调器节点软件进行了研究及设计。从实际运行情况可见,终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给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打印等。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可以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便于组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温室技术的普遍推广,农业种植对于气候环境的依赖逐渐降低,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肥力情况,可以满足反季节种植、多季节轮作种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温室内环境参数的控制也经历了由人为控制到自动控制的转变,温室种植呈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为了降低其运营成本和控制效果,农业温室大棚不断地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脚步。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环境下,传统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混合累积特征未进行滤波后置检测,无法实现模式匹配,数据融合误差控制不可控制。提出混合累积模式匹配的云数据特征分区融合算法,根据两云间云滴的取小取大后的比值描述云间相似程度,得到云数据信息熵融合特征的功率谱幅度,采用簇内数据相异粒度寻优法得到云数据的熵融合特征提取最优化的约束条件,对特征进行混合累积模式匹配,对云数据的分区特征混合累积模式匹配滤波后置处理,控制云数据分区特征融合误差,实现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特征空间增益,其精度高、实现简单等优良特性,性能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温室大棚除雪功能运用的深入研究,研制出了"温室大棚智能除雪系统"模型。此款智能除雪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温室大棚除雪不便的实际问题,可以为农业种植户提供方便,减少因雪灾但来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款温室大棚智能除雪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植物的生理状态变化研究,总结出其生理状态与温室环境有着紧密联系,通过植物的生理状态反应,并结合其生长实际状况来看,能够为监测者提供有利数据参考,以此反馈进行温室环境的调节和控制。下面本文将基于此观点对温室植物生理指标监测进行详细分析,论述监测的意义和应用实现,通过对温室植物生理指标的监测总结其与环境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得自动化控制逐步走进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机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进入自动化控制的工作领域,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温室大棚、节水自动灌溉、工厂化养殖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下将结合近些年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具体谈一谈自动化控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实现柑桔大棚智能控制,提出了开发成本低、可靠性强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统方案。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芯片,配合ESP8266-12F WIFI通信模块,利用阿里云平台制作上位机,集成了大棚环境温湿度监测、烟雾报警、遮光帘开关、人体红外感应指示以及手机端控制等功能。通过实验对OLED屏幕显示、遮光帘控制、风扇控制、环境数据采集以及手机APP控制等功能进行逐一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手机端不仅可以实时显示棚内环境数据,而且对大棚设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