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性的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2.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知欲的心里倾向有力地推动着学生不断的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用于探索、敢于发现不同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启问所谓启问就是启发学生怎样发问。这一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也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发问———就是不能随便提问题 ,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中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提问或学生向老师提问 ,做到每事多问 ,每题多问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发问了。二、自问所谓“自问”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或做事时向自己发问。古人曰 :…  相似文献   

4.
学生发问权的丧失反映了当前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中的一种顾虑,也反映了如何去体现“教学相长”真正意义的问题。学生放弃发问权显然会丧失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发问"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发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启发和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会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更没有学生执着地追着老师问问题.数学课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勇于并善于发问.然而,阻碍学生主动"发问"和有效"发问"的因素还很多.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着意引导学生发问释疑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毛玉杰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四部分第四条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学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蕴含有很多的道理这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要用思考、发问的钥匙去...  相似文献   

7.
论创造性发问品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发问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提出新问题是创造活动成功的一半;创造性发问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发问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一种重要品质。改革中小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发问品质的又一途径;广泛的生活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发问意识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个战场的话,那么课文中的一个个语言难关及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战场上必须要清除的明礁和暗堡。教师作为这场战斗的指挥者,必须胸怀全局,对全篇课文内容了如指掌,这样才能镇定自若地带领学生或单刀直入或曲折迂回地闯过一道道难关,最终达到使学生既学到了课文中所出现的语言知识,又在其过程中练习了使用语言的目的。发问和语义图总结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两个较有效的具体手段。一、发问发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亦可理解为教学提示。发问除可被教师用来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主要阵地。根据小学生喜欢发问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索。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1、民主教学原则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和保证。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柬”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听着,唯唯诺诺举手,小心翼翼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思索,创造火花才会进发。在课堂上。我们遇到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或意见时,老师应当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看法,不但要鼓励学生发问,而且还应该耐心听取,师生之间应该教学相长.不应该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说到他的研究之路时,曾说他就像小孩子一样去问,然后,再像小孩子一样去问.他的这些叙述,真的是可以令人深思的. 为什么要像小孩子一样发问呢?难道不可以问得更深远吗?发问不是也需要进行训练和提高的吗?要问得好、问得巧不是也并不容易吗?发问是讲究质量的,小孩子发问的质量一定比成人高吗?为何需要一再地像小孩子那样去问呢?  相似文献   

12.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对一些问题发出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这种求索性的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不断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还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设置疑问,激发兴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3.
引疑七法     
目前有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问、学生答问,看起来“问题”满天飞,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不是“问题”肤浅没有质量,就是该发问的地方不发问,不该问的地方纠缠不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将发问答问的过程分解成引疑(引导学生质疑,即“发现问题”)——述疑(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学生的有效发问对于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为了高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学生具备一定的发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明了发问的重要性;二是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即设计模式,启迪发问、目标分解,循序渐进、引导发问、思维求新;三是善于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四是兴趣引领,在乐于发问中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日,去某乡视导。上午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语文课《坐井观天》。课堂上师生对话,共同探究,气氛十分热烈。课中,正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一学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教师愣了一下,严肃地说:“别插嘴,认真听讲。”学生懊丧地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视野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放大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更多的去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发问权利、朗读机会”,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7.
走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若干问题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淡薄了,课堂上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逐渐的缩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视野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放大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更多的去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发问权利、朗读机会”,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9.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但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极少发问,往往是教师越俎代庖,如何问,问什么,教师早已设计好写进教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语文课堂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流水作业。  相似文献   

20.
走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若干问题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淡薄了,课堂上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逐渐的缩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