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递  王复原  程澄 《中学教研》2007,(10):17-19
代换法即变量替换法,是用一些新的变量(元)替换原来的变量(元),从而对原数学问题进行变形,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求极值问题,往往是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数学化,变为求函数或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极大(小)值。这类问题有着较实用的价值,因此在中学教学以及高考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通过实例,给出了3种代换法:整  相似文献   

2.
在三角函数问题中,通过引入变量进行代换,把问题转化成对新变量的讨论.这种代换可以架起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转化原问题的结构,简化解题过程.代换如果用的巧妙,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代换原式中的某些量,使得原式中仅含有这些新变量,然后对含新变量的式子进行恒等变形运算,求出最简结果,再代回求出关于原变量的结果,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或变量替换法.通过引进辅助元素,可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或把隐含条件显示出来,或变换为熟悉的形式,可把繁难的计算和推理论证简化,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换元法的本质是映射转移,基本操作是施行未知量或变量替换,其关键是确定替换关系式.换元法的理论依据是等量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勤于探索,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数学大部分知识都是变量数学,要学好高中数学,必须熟练掌握变量代换思想.用变量代换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化难为易,把抽象问  相似文献   

5.
<正> 变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观中学数学教材,变换方法无处不在,其中变量代换是常用的方法.令式g(x)为变量t,通过代换,得到便于求解的新问题,解出新问题后,再由逆映射求得原问题的解,换元过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新的未知量或变量替换原来的未知量或变量,求出新的未知量或变量后,再利用替换关系式求出原来的未知量或变量的方法,叫做辅助元素法,简称换元法.其中,新的未知量叫做辅助元素,简称辅助元.某些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换元”,往往可以暴露已知与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高考中,理科综合命题有两大热门———实验题、绘图题.解化学绘图题的常用方法是:利用题中所提供的化学比例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如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数学表达式绘图.考生往往在绘图上出错,究其原因是在绘图过程中没有对数学表达式中未知量的化学含义进行讨论,从而忽略了变量的具体化学含义.即把化学问题简单数学化,导致绘出的图所表达的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含义,却难以与化学实际相符合,有时甚至与化学问题相违背.同学们在根据数学表达式绘图时应先对未知量的化学具体含义进行讨论,确定出起点、终点、变例…  相似文献   

8.
有些数学问题,若从宏观上分析试题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根据条件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来代换原来的某些量,以彰显问题本质,这就是代换法.利用代换的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别具一格,思路简捷且解法独特富有新意.下面给出六种数学解题中常见代换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就是"变量代换法".它的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变量代换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技巧,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  相似文献   

10.
对变量代换法在高等数学中某些方面的应用作以探讨 ,分析其特点和技巧 ,以求科学、准确地应用此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拟定计划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步骤,主要是要根据题目的信息特征,通过联想、代换、构造等方式引入辅助元素或式子,将原问题转化为新问题,然后对新问题做出解答,来实现对原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代换法,即变量替换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竞赛试题的求解与证明之中.变量代换往往能简化题设信息,显化隐含条件,构架条件与结果的联系通道,对发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变元较多的数学问题,引入一些新的变量进行代换,以简化其结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变量代换法.  相似文献   

14.
平移代换     
平移代换,即是将变量换为一个新变量与一个常数之和.这是一种看似普遍的代换,极易被忽视.数学问题中,平移的应用很多,其最主要的功效是将问题作某种意义上的化简,(解析几何中,借助平移化简曲线方程,则是平移最为典型的应用.)因而非常基本.本文将举几个简单例子,表现平移在解决各类数学问题中的这种辅助的,但却是基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量代换是指利用某些带有常数项的恒等式,把常量用变量来代换或把变量化为常量;或者用常量的不同表达式替换;或者直接用变量代替常量,从而使得所求解的问题得以转化,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恒等变形、代数式或三角式求值,解方程(组),求极值以及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等问题都有一定的应用。 常量代换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  相似文献   

16.
有些应用题,题中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或倍比关系,分析思考时,可以根据这些关系相互取代转换,用一个未知量去代替其它的未知量,从而找到解答的方法。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代换法。  相似文献   

17.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的方法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换元法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的结构形式及相关数学性质恰当地选择新变量,同时还应注意替换后变量取值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换元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几乎适用于各个知识点.换元法的实质就是把某个变量或式子用另一个变量或式子去代替,因此该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构造元或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最终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原问题移至拥有新对象  相似文献   

19.
方程反映了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程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变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它是数学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在解决一般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虹 《江西教育》2012,(15):30-31
复变量z=a+bi区别于实变量的显著标志是它由两个变量a与b有序构成,其表现形式是代数运算、三角运算、几何运算,在数学的许多问题中,通过复变量代换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