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球的名片     
1977年8月发射升空的美国“旅行者”号星际探测器目前已经飞离太阳系,进入太阳系与星际空间的交界处。“旅行者”号携带了一批最能代表地球生命形态的“地球名片”,希望让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2.
2008年,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概念,随后的2009年1月28日,IBM的CEO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抛出“智慧地球”战略。随着应用范围和深度的扩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快速地推进到了“智慧物流”、“智慧湖泊”、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日前一些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新方法:在地球热带上空装上“隔热环”。装“隔热环”的方法就是在地球上的赤道上空,制造一些环绕着地球的小型粒子,这些粒子将会遮挡并反射太阳光,减少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最  相似文献   

5.
前沿科技     
地球的“防晒霜”正在变薄扩散在地球大气层中的灰尘及其他微粒就好像地球涂抹的一层防晒霜,可以帮助阻挡阳光以缓解全球变暖效应,但是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6.
浩瀚的宇宙,往往给人以神秘的色彩,一望无际的尽头,是否存在着人们所期待的另一个地球呢? 就在今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宣布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与我们的地球的相似指数竟达0.98,因而它又被称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26日,来自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的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进入美国的“生物圈二号”进行科学研究。两年之后的1993年9月26日这8名科学家走出了这个微型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科学家们将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物圈内动植物日趋减少,酸雨危害,臭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利用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时放置在月球上的镜子进行了一次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自1969年以来的30多年中,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增加了1米多。月球正在“逃离”地球……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构成地球生命的一些基本分子,其“模板”可能是陨石从太空中带来的,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地球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全是右旋结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皮扎雷洛等人在新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波恩8月16日电,据《星期日世界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了南太平洋一座海底火山,提出火山爆发是由地球内部的“气泡”引起的,是地表和地核外围物质循环的结果。这一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地球方面的“革命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4,(4):44-44
“死亡谷”之谜,成了全球性的悬案之一。在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印尼,存在着地球上知名的四大“死亡谷”,其恐怖景象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生命起源]美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成果提示彗星有可能是地球上最早有机物的来源据2005年9月5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航天航空局“深度撞击”计划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表示,利用航天器对“坦普尔1号”慧星的撞击所得资料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击频繁的地球早期阶段,彗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4,(1)
在美国德州农机大学的学友小雨想出只有“地球村里人”才能想出的过节方法:邀约大学好友跨越重洋,来个“圣诞大聚会”。  相似文献   

14.
妙语圆桌     
回到地球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他所住的宾馆看望。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于是,冯骥才幽默地说道:“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在经历了印度洋大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美国科学家认为,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们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更可怕的破坏。“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颗绕太阳运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状不规则,直径仅320米左右,质量约4200万吨。“当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时,其运行速度为每秒5.9千米。如果击中地球,将产生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等同于整个纽约市及其周围区域…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9日晚8时12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带着人们的希望回到地球的怀抱,当它稳稳地停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时候,人们终于舒了口气。14天之前,“发现”号刚发射,机上的绝缘泡沫就掉了下来,此后,“发现”号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地球上亿万人的心。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印尼,存在着地球上知名的四大“死亡谷”。恐怖景象各不相同。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克罗诺基山区的“死亡谷”,长达2公里,宽100—300  相似文献   

18.
出于探索外星文明的强烈愿望,1977年7月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l号和2号两艘宇宙飞船,它们以每秒17.2千米的速度向外空飞去。“旅行者”号带有录制着我们地球人特征、地球风貌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向外星文明致意信息的铜制镀金唱片。这位美国前总统在文中这样写道:这艘“旅行者”号宇宙飞船是美利坚合众国建造的。我们是一个具有2.4亿人类生命的集体,我们与居住在地球上的40亿人类共同生存着。我们人类现在仍以国家划分,但是这些国家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单一而又综合的文明世界。我们向外星致文。此文可能在未来的10年中长存,届时我们的文明世…  相似文献   

19.
继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已有400多人完成航天飞行。人类在40多年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宇航员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  相似文献   

20.
行星杀手     
美国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颗耀眼的红色小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 Scdna”,距离地球128.75亿公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太阳系内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图为科学家公布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