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国伟 《新闻三昧》2007,(10):47-48
《辽河石油报》的"大副刊"就是该报的B版《辽河晚讯》。《辽河晚讯》是辽河石油报社坚持新闻改革,坚持为油田两个文明建设和读者服务的产物。《辽河晚讯》如今已经成为随《辽河石油报》A版正刊  相似文献   

2.
褚向群 《今传媒》2010,(1):67-68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劳动者报》秉持为劳动者鼓与呼的办报方针,不断创新办报理念,以维护劳动者权益报道为主打话题,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传播诉求的窗口,架起党和政府与劳动者沟通交流的平台。报纸在为劳动者全方位服务中,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陕西一家独具特色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3.
维权报道作为舆论监督报道的一种,是工人报区别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作为专业报,许多工人报已不满足于零打碎敲的维权报道,而是办起了维权专刊。山东工人报《权益》专版已坚持15年之久,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4.
史量才与《申报》是撰写任何体例的中国新闻史都无法逾越的重要存在.不仅仅在中国.1919年10月在世界报业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的史公在世界新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旗下经营的《申报》和《新闻报》在20世纪前叶的中国新闻界影响巨大。史量才曾告诫报社同人:“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史氏报业得以建立,除了经营策略之外,史公的“人格”对《申报》等报的“报格”有着决定性影响.并同时以自己的人格和报格维护着国格。  相似文献   

5.
纵观全国各类报刊,现在报名上带有"拼音"二字的只有《小学生拼音报》了.过去北京、上海各有一家带"拼音"报名的报纸,现在全都更名了.北京的《汉语拼音报》更名为《语言文字报》、上海的《汉语拼音小报》更名为《语言文字周报》.《小学生拼音报》创刊40多年来,多次变更名称,但始终保留"拼音"二字,尤其是办报宗旨一直坚持以"拼音"为特色,咬定"拼音"不动摇,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服务.许多业内人士都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小市,在一个狭小的拼音领域,能创办出质量这么高、发行量这么大、影响这么好的报纸是值得研究的"拼音报现象".那么,《小学生拼音报》是如何突出"拼音"特色,发挥品牌效应的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9月9日至11日,由《新闻三昧》杂志与中国企业报协会联合举办的坚持“政治家”办报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发展等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出席会议的有鞍钢日报、攀钢日报、开滦日报、平顶山矿工报、大同矿工报、胜利日报、长庆石油报、中原石油报、华北石油报、大港石油报、华夏能源报、内蒙古电力报、济南铁道报、广州海运报、北京地铁报、长岭报、中国兵器报、九江石化报、双鹤药业报、唐钢新闻中心、东方电气报等20多家企业报的社长和总编辑,中国记协、《新闻三昧》杂志、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7.
岳万梁 《新闻三昧》2006,(12):48-48
前不久,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争抢《新闻三昧》杂志产生了“争吵”。原来,那是新一期《新闻三昧》到了后,宣传干事为骨干通讯员分发,因书少人多而发生了“争抢”。今年初,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为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三昧》,作为礼物送给骨干通讯员,他们通过学用《新闻三昧》,新闻写作技巧大大提升,有15人在对内宣传的《松藻煤电》、《松藻管理》、《松藻政工》、《松藻信息》、松藻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实现了上稿,有6人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上实现了外发上稿,通讯员们…  相似文献   

8.
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有一份《地铁报》,刊登醒目的短新闻和色彩丰富的图片。它的新闻短到有时只有一小段,甚至一小句。目前,《地铁报》不仅在瑞典的日发行量达 38万份,而且走俏欧洲。《地铁报》人士称,“这种快餐式报纸,是报业的出路”。受《地铁报》启示,笔者不禁联想起了“马拉松”与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26日,在报刊结构调整中,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原《山东人口报》正式更名为《人口导报》。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人口导报》作为我省唯一的发行33.6万份的一份人口专业报,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国内外人口信息和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动态与经验,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优教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等重要任务。面对“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本报人口新闻宣传任务也更加繁重。特别是报业竞争日趋激烈,读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口专业报,如何在更好地坚持本报办报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服务读者,贴近读者,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0.
闫伊默 《传媒》2021,(12):94-96
《拂晓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党和人民的报纸,在烽火岁月的光辉办报历程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形成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本文重温《拂晓报》办报思想,明确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强化党管媒体和党管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推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11.
王平  宋韧 《今传媒》2005,(4):26-27
2004年3月14日,徐州《都市晨报》刊登了《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贾振维权起诉“骂人”局长的报道。2003年9月26日18时36分,亳州市友阳商业步行街东侧发生触电事故,2人死亡,1人受伤,遇难的两名工人年龄都不到16岁,属于非法雇佣的童工。记者贾振为此撰写了两篇批评报道,亳州市安全  相似文献   

12.
徐建 《传媒》2016,(13):15-17
2013年1月8日,《华西社区报》在成都创刊,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份面向社区免费发行的报纸,是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华西传媒集群深耕成都主城社区、抢占社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新载体.3年多来,《华西社区报》扎根社区,始终坚持"温度 互动 实用"办报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为企业营销铺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记者挨打,时有所闻。有在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报道发出后被打的;有在隐性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公开采访时被打的;有在采访突发事件时被打的,也有在调查有关案件时被打的;有主持正义,坚持某种正确观点时被打的,也有被人诬陷,强加某种罪名后被打的;有被打造成身体轻微伤害的,也有受重伤或致残的……2005年9月10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多名记者在长春市采访一家豆腐房锅炉爆炸事件时,竟遭到业主杨金航等人的疯狂殴打。4名记者被打伤,其中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节目的摄像记者被打成颅骨骨折、轻微脑震荡,价值20多万元的摄像器材也被这伙歹徒砸坏(见《新文化报》)。当年10月20日,浙江台州市交警支队椒江大队因对一篇批评报道不满,大队长李小国竟然调集四五十名警察,乘坐十几辆警车冲击台州日报社,《台州晚报》一位两年前因患癌症进行过肝脏移植手术的副总编辑吴湘湖,被他们强行从五楼扭抬到楼下,塞进警车,造成大便失禁,肝功能异常,全身多处受伤(见《现代快报》)。记者遭袭挨打的情况虽然各有差异,但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被打记者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则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14.
刘冰 《新闻三昧》2006,(10):10-11
《红星》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1932年1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1934年10月,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由于当时处境非常困难,原有中央级报刊《红色中华》、《斗争》、《苏区工人》等相继停办。但出于政治宣传工作的需要,《红星》报随部队行动,成为长征途中坚持出版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唯一报纸。长征路上,《红星》报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报道军情消息、作战动态,刊载我党我军宣言文告、战绩战果,特别是在红军一面作战、一面前进的艰险情况下,它紧紧围绕打败敌人这个中心内容,想方设法对红军战士开展多种…  相似文献   

15.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中国冶金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变,综合报向专业报转变,报道内容也以经济报道为主。经济报道成为报纸的重头戏,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光是《中国冶金报》,其它行业报和专业报都面临的必然趋势。但是,经济报道总让人与枯燥、乏味连在一起,甚至常常使之处于“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境地。把经济报道写活,写得有滋味,有分量,使之如同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并对经济活动有所启示,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经济报道要有“色感”什么叫色感?这个色不是指版面的美工处理,主要指的是…  相似文献   

16.
《盐阜大众报》坚持从各行各业中聘请热爱评报并有一定评报经验的读者担任评报员.赠给他们报纸和通讯业务刊物。请他们重点帮助报纸出主意、捉差错,凡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报社还经常将他们请上门,热情款待.请其当面批评……这种请人“挑剔”自己的做法,笔者禁不住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1,(4)
《吐哈石油报》是吐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党委的机关报。《吐哈石油报》坚持“二为”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油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以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浓烈的油田气息,赢得职工信赖。 《吐哈石油报》为四开四版周三刊,每周一、三、五出版。周一、周三为正刊,周五为周末特刊。编采队伍23人,其中  相似文献   

18.
在静冈县挂川市发行的《父母子女报》,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这张报纸每月发行一次,每期对开四版。报纸的工作,从编辑到发行都是户塚一个人干的。他今年七十六岁,据说办过25种报刊。户塚坚持办《父母子女报》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大人们如果不了解孩子们的心意,就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幸。《父母子女报》有很多支持者,他们都是些不同意用主观主义方法教育孩子的人。去年11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还刊登文章,推荐  相似文献   

19.
李建 《新闻记者》2003,(5):47-49
案例1.新报研讨会1999年春,法制日报有关领导提出,《中国律师报》老是赔钱,想改名办成一张走市场的报纸(详见本刊第4期《中国律师报:风雨中走过六年》),算来算去,觉得《法制日报·今日周刊》最有接手的实力。当时,《今日周刊》由法制日报文艺部主办,它是一个有新闻特点又包含文化内容的综合性周刊,每周六出8个版。大约是1999年9月7日,报社开了一个大会,报社主要领导都去参加了,会上让《法制日报·法律服务专刊》主任李玉伟、《中国律师报》总编室主任高秀峰和我发言,各自谈谈创办新报纸的想法。这个时候,司法部党组已经通过决定,新报纸定名…  相似文献   

20.
肖俊 《新闻三昧》2007,(3):55-56
在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作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中国报业大王,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史量才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以“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为办报精神,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开展了近现代中国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