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法1图线修正法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实验,实验电路有电压表与电源近接和电流表与电源近接两种,原理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都会产生系统误差。在图1电路中,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U+Ir,其中U是电源两端的电压,I是流过电源的电流,但在实际计算时使用的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设通过电源电流为I_真,电流表读数为I_测,电压表内阻为R_V,电压表读数为U,电压  相似文献   

2.
一、第一种实验线路1.图像法据U=ε-Ir,由于I必须是流过电池的电流,而实验本身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存在系统误差,而使安培表读数小于电池输出电流I真.所以I真:=I测十Iv,而Iv=U/Rv,u越大,Iv越大;U趋近于零时,Iv也趋近于零,它们的关系图线可用图A表示,测量图线为AB,真实图线A'B,因此,r和ε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相似文献   

3.
1.含电源的等势点间可能有电流,也可能无电流. 图1(a)为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已知A、B间电势差为零,则可以断定A、B间有电流,否则U_(AB)=(?)≠0.图1(b)所示,U_A=U_B,I=0. 2.不含电源的等势点间可能无电流,也可能有电流.如图2中R两端电势差为零,由I=U/R,便知I=0.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1991年高考题)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_1、A_2、A_3的内电阻均可忽略,它们的读数分别为I_1、I_2、I_3,则I_1:I_2:I_3=  相似文献   

4.
[例1]电路如图(1)所示当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分析: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是串联的,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U’,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电流.由于P向左滑动使R’变小.R与R’串联,所以总电阻也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U/R,U是不变的(电源电压),总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即(?)变大.由于R始终不变,所以根据U=IR知U变大。即(?)变大。  相似文献   

5.
实验原理:E=U+Ir,即如果测的确实是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则不存在系统误差。在图甲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流过电源的电流,是干路电流;但是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不是路端电压,误差由此产生。如果我们要把此时电压表测的电压认为是路端电压的话,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有如图 1和图 2所示的两种电路可供选择 ,两种接法都存在较大的难以克服地系统误差 .1 .图 1中 ,由于电流表内阻 RA 有分压作用 ,使电压表读数小于路端电压 ,而且电流表内阻 RA 越大 ,分压作用越明显 ,误差就越大 .2 .图 2中 ,由于电压表内阻 RV 有分流作图 1   图 2    图 3用 ,电流表读数小于干路电流 ,而且 RV 越小 ,电压表分流作用越明显 ,误差也就越大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 Ir,若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使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等于路端电压 U和干路电流 I的准确…  相似文献   

7.
用伏安法测电阻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现只用电压表也可测电阻.这种方法叫做电压表定值电阻法(也可叫串联分压法). 测量电路图如图1所示: 原理:欧姆定律I=U/R;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相似文献   

8.
<正>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内容,测量的方法有伏安法、等效替代法等。不同方法的测量原理不同,造成误差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一、伏安法1.依据电阻的定义式R=U/I测电阻。需要测量的量有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该电阻的电流。用到的仪表是一块电压表和一块电流表,测量电路如图1、图2。误差分析:在图1测法中,电流表的示数I等于被测电阻的电流,而电压表示数U大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路中的U—I图线有两种,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直线OF表示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图线,直线的斜率等于电阻值,即R=tgα。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电学部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路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电源的电流I,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得到不同的U,I数据,并运用测得的数据在U-I坐标中描点、连线,得到电源的U-I图象,对比U=EIr可知,图象的纵轴截距即为电动势E、斜率表示电源内阻r。在具体实验连接中有两种不同电路(图1),  相似文献   

11.
如图1所示,图线a为电源的U-I图象,它表示外电路的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的纵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横截距为短路电流,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图线b为线性电阻的U-I图象,它表示定值的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到该电源上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图中矩形U1MI1O的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而图中矩形ENI1O的面积为电源的总功率,上述两个面积之差为电源内电路消耗的功率.  相似文献   

12.
如图1所示的U—Ⅰ图象中,直线①表示闭合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直线②表示定值电阻R的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两图线的交点A表示此电源向该电阻R供电时(图2)电路的工作状  相似文献   

13.
U-I图像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图像,认真分析该类图像对同学们的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U-I图像的分析,同学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一、U-I图像的物理意义如图1所示,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回路中的电流为I,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U=IR,U=E-Ir.在同一U-I坐标系上作出以上两式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很明显U=IR对应的图线为OH,表示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U=E-Ir对应的图线为AB,表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U-I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直线斜率:直线OH的斜率k表示外电路的电阻R(k=UI=R),AB的斜率k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r(|k=IE短|=r).UEUB DHCO I1I短图2AK ErRI U图12.坐标截距:AB直线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O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在横坐标上的截距(OA)表示为短路电流,其大小为:I短=EI.3.直线的交点:直线A与直线OH的交点为C,其横坐标值I1表示此时闭合电路的电流强度,纵坐标值U1表示此时的路端电压,图中CD值表示这时电源内阻的电压Ur=E-U1.4.面积:在U-I图像中...  相似文献   

14.
题目给人你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开关和导线若干,试方用法以1上器材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将S断开,测出电流I1,再闭合开关,测R与Rx并联后的电流I2,设电源电压为U,则有U=I1R,通过Rx的电流为Ix=I2-I,据欧姆定律可得:R方x法=2IUx=I2-I1I1R。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断开S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有U=I1Rx,再闭合S,则R与Rx闭合后的电流为I2,通过R的电流为I2-I1,则电源的电压U=R(I2-I1),据公式可得:R方x法=3R(I2I-1I1)。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当S闭合时,S对Rx造成短路,通过R的电流为I,…  相似文献   

15.
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R1=R2=R3=10Ω,电源电动势E1=5V,A点的电位U=10V,C点的电位Vc=-4V.求B点的电位Vb及流过R3的电流I3.  相似文献   

16.
伏安法测电阻是指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根据R=U/I求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实验中除了需要测量仪器电压表、电流表外,还要用到待测电阻、开关、导线以及保护电路和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达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滑动变阻器.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在我们实际进行操作时,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模型,进行适当的变换,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7.
在伏安法测电阻中 ,传统的两种接线方法(内接法和外接法 )不能同时测准 Rx 两端的电压及流过的电流 .因而由于测量方法带来的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从传统的两种测量方法出发 ,详细分析了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 ,并且综合了它们的优点 ,设计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从而消除了由于电路本身的缺陷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一、传统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1 .外接法外接法测电阻的原理如图 1所示 ,当闭合图 1开关 S后 ,电流表的示数IA 应等于电阻 Rx 上通过的电流 I和电压表上通过的电流 IV 之和 ,即 IA=I+ IV.因此由 R=U/IA 计算出的待测电阻…  相似文献   

18.
原题:在图1(1)所示电路中,其U—I图线如图1(2)所示,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若电路改为如图1(3)所示,R_0=4欧,变阻器阻值范围如前所求,求安培计读数的变化范围。本题的参考答案是:1.67安≤1≤2安。对此,笔者认为欠妥。现讨论如下: 由ε=U_1+I_1r=U_2+I_2r得, r=(U_1-U_2)/(I_2-I_1)。由图象可知 r=(8-0)/(10-2)=1(欧), ∴ε=U_1+I_1r=8+2=10(伏)。  相似文献   

19.
郑维鹏 《物理教师》2010,31(7):31-32
现行教材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原理是视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的路端电压,电流表的示数为流过电源的电流,然而实际上由于电压表分流的影响,流过电源的电流大于电流表的示数.本文通过方程、函数、等效电源三种思想方法分析其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题目(2005年扬州市中考题)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灯泡的额定电压U0=3.8V)。(1)王强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案,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不亮,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2)姚远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①电路图如图3所示,请你在图4所示中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②当开关S拨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