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仅靠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上的“金不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只有那些具有很高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很好地适应和创造未来世界。教师通过教学不但要打开知识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去,还应该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对于学生终身做学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  相似文献   

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是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情感是文章的魂魄,语文课堂教学有感情跌宕,波澜起伏,学生才会神游其中;有高潮低谷,是非善恶,学生才会感悟人生百态;有幽默调侃,平等交流,学生才会和作者达到共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抓好情感呢?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在教育管理中产生情感效应,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4.
闫运兴  王玥 《考试周刊》2010,(24):96-96
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只有学生学得有趣,才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中生疑,才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疑。因此,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疑问,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正如巴尔扎克所说:问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提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拿到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有更多来自于学生的不同声音,才能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等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中生疑,才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疑.因此,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疑问,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思路的培养,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时,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一、明确意象和意境的概念一首诗歌的含义都是借助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的。只有驾驭了意象,才能把握诗…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 ,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仅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 ,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 ,又会学教师没有交给的知识。因此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才能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提到“教学” ,往往片面的理解为“授课” ,出现重“教”轻“学…  相似文献   

10.
情感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过程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不只是探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而且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只有加强情感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1.
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二是要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三是要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的切入点,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入门之径.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又会学教师没有教的知识。因此,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可忽视,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坚贞高尚的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合力、是凝聚力、是向心力,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与学的催化剂,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情感教育、情感激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寓情于教,使学生的心灵与人格能健康发展,让学生具有美好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桥梁。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采用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即情感与认知的有机结合。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因素的影响,导致习作教学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个性与情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素养,是打开小学生语文习作大门的“金钥匙”,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催化剂”。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情感培养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情感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把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成长,是中学语文老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打开语文学习大门的钥匙,小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能让后续的语文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认知技能水平,更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然而,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对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忽略和弱化了教育的情感目标。教师只有在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寓情于美,以美动情。这就必须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