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三维教学观的日益深入人心,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增强体质之外,更被赋予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社会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又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改善小学生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人际关系状况,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实施手段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学校体育教育与智力、人格以及心理适应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教育以及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现状,讨论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潜在关系,探究体育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互相渗透理论.  相似文献   

3.
张武生 《考试周刊》2008,(20):145-146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对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目的,使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目的,使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功效,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增强学生自信心,尤其是对抑郁、焦虑、强迫等倾向有明显改善作用,从而提升了的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等。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要通过体育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心理、生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一些内容注入职业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对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强化体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主要探讨情绪智力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说明情绪智力伴随着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不仅反映教学本身的效果,而且关系着现代人才全面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手段,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课堂教学.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合理的设计、编排,引导学生与同伴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进行主动性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合理设计体育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有自由、竞争、成功的体验,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本文针对医专学生,分析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功能,治疗了心理疾病,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勇敢和自信等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感知觉、情感、意志、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它主要包括发展正常的智力、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健康的评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修订后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当今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育。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自我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和增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相互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具有情绪稳定愉快、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能正确认识自我等特征。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学生体育教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蒙及最佳平台。为此,本文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力求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它在心理上、生理上和社会活动中都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自信心的增强,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它还是治疗和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德秀 《文教资料》2005,(35):75-76
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社会存在。正确认识中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加强对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仅从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体育教学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心理健康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利用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不打乱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体育心理健康教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焦虑因子的得分上比实验前有显著性下降。表明经过教师精心专门设计的体育心理健康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