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感悟441:儿童就像需要牛奶一样需要文学,因为喝牛奶会身体强壮,而读文学会精神丰富。阅读需要科学引导。与著名诗人金波聊天,他说引导孩子阅读要有递进性,由情趣到情节再到情绪。具体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2.
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当客体满足个体需要,产生正情绪;不满足个体需要,则产生负情绪。同时,对客体需要的迫切性,会影响情绪发生的强度:越迫切,其满足与否所产生的情绪越强烈;反之,则越微弱。由此可以推知,只有当讲课内容、讲课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才会引起学生快乐的情绪,激起学生强劲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5):48-49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一项相…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设计、利用和想象的层面上,当代文学读者在理论上被置于一个有决定权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处于被给予和被利用的存在状态,成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力量。由于文学功能和作用的被设定,文学的价值取向也被规定下来,文学阅读变成了文学教育,文学读者成了一个虚构的符号,读者的需要成为一种政策预设,成为政治意识形态想象和设计的产物。由于文学阅读的统一,文学感受的一致,最终会带来文学创作的趋同化,形成文学生产的循环和等质现象。  相似文献   

5.
科学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除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准备充足的实验仪器之外,还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就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人之所为,人的本质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从人的本质出发,切实抓好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地塑造人的本质,造就一代会主义新人。同时,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合理的需要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对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的狂热追求则容易导致腐败。需要应该得到重视,同时更应该得到提升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根源。因此,思想工作者应注意了解人的需要,并尽可能予以满足,这样才能使工作收到实效。因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无限制地得到满足,它的满足程度要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集体利益等的制约,所以,需要必须引导。思想工作的过程,是不断引导和满足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大学生有其合理的内在需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关注对其需要心理的引导和预测、满足其合理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需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满足初中生多种学习需要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包括学会生存和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以及着眼于终身发展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必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满足初中生多种学习需要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包括学会生存和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以及着眼于终身发展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必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当客体满足个体需要,产生正情绪;不满足个体需要,则产生负情绪。同时,对客体需要的迫切性,会影响情绪发生的强度:越迫切,其满足与否所产生的情绪越强烈;反之,则越微弱。由此可以推知,只有当讲课内容、讲课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才会引起学生快乐的情绪,激起学生强劲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满足需要的追求中不断发展的,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以下笔者针对学生的求知与求趣两种需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快乐教育"的内涵快乐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和行为表现。快乐的体验首先源于对需要的满足,若需要得到满足,则会产生快乐;需要不能满足,则会表现为痛苦。快乐即是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满足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瘾产生的原因,认为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同过度依赖网络来满足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不无关系,要解决好网瘾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在为大学生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满足创造健康、良好环境的同时,还应运用外在被动力和内在促动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理念和上网习惯。  相似文献   

14.
陈奕 《中学教育》2002,(10):7-9
需要分为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两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道德是属于高级需要的,人的需要和利益问题是整个人类道德的基础。道德的产生出于人们确保自身利益和  相似文献   

15.
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两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道德是属于高级需要的。人的需要和利益问题是整个人类道德的基础。道德的产生出于人们确保自身利益和满足自身需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戴仁卿 《考试周刊》2011,(59):184-185
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认为,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同过了依赖网络来满足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不无关系.要解决好网瘾问题,必须为大学生“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满足创造健康、良好的环境.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此外.还应疏堵结合,发挥图书馆和体育运动在戒除大学生网瘾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对博物馆的展示与教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满足观众的多种层次的心理需求。应用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于文博的展示与教育之中,认为文博在展示上要满足观众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获得蓬勃的生机,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心理学原理,满足学生的精神性需要,即满足学生求知、审美、启智、交往的需要,通过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丰富饱满的情感、灵活新颖的教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幼儿都希望在同伴和老师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幼儿经常获得成就感,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能自信地应对各种困难.在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成就需要,努力满足每个幼儿的成就需要,进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中学生受打工潮、网络资源、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厌学情绪日益严重,辍学率逐年攀升,守住课堂主阵地,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迫在眉睫。采用切实"减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等途径,有利于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