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轨迹;辩证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性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原则和方法.李维汉对陶行知的论述,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思想先导,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陶行知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缪津娴 《考试周刊》2015,(8):164-165
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对陶行知及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研究陶行知,无论是研究他的生平,研究他的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轨迹,研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研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活动,还是研究同他关系密切的师生、同行、友人,研究生前生后人们对他的各种评论,研究他在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实际上都是在研究历史。因此作为以研究陶行知及其学说为主的《生活教育》杂志,理所当然要以凝重的历史感,用一定的篇幅高奏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由陶行知谱写的这段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华彩乐章。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增设了“陶研春秋”和“行知故事”两个栏目,欢迎有志陶行知历史研究的同志们踊跃来稿,共奏华章。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内容。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他的教育活动及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毕生从事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建立了“生活教育”的体系,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的遗产,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确立社会主义的人才规格,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但也不能说,陶行知的人才观,就是社会主义的人才观。因为时代不同了,国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研究陶行知的人才观,就必须研究他的人才观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看他是怎样立足本国,根据国情,在反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中,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的。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6.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7.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具影响的进步教育家。“生活教育”思想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其形成和确立,是陶行知苦苦研究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立身于中国教育改革,极富创造精神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生活教育运动的全过程,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中最为亮丽的部分。他也是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1.体现了现代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性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是…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倡导的以"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为核心和灵魂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研究和践行。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课程要求"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正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晓庄学校被封闭后,陶行知遭到国民政府通缉。他匿居上海创办了《师范生》和《儿童生活》杂志。为了避免进一步的迫害,他不得不用笔名发表文章。从生活教育论的形成过程,对李一之、盛震叔生平资料,以及陶行知1931年关于中国及中国教育出路思考的发展过程等多方面的仔细辨析,可以确定在《师范生》中署名“李一之”的三篇文章:《生活教育论发凡》(创刊号)、《通讯·答复》(创刊号)、《贫穷与教育》(第2期,1931年5月15日)是陶行知先生所写。  相似文献   

12.
生活美术教育观的思想基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中华民国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育大纲中,贯彻着生活美术教育的观念。生活美术教育有利于克服“工具论”和“本质论”的偏弊。在当下视觉文化发达的时代,提倡生活美术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著名国学家陈寅恪在评价中国古代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时提出了"新自然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新自然观"的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众多评论家研究陶渊明的标签.无独有偶,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大量诗作中也呈现出"新自然观"的蛛丝马迹.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尊崇与热爱不仅成为了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风格特色,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宇宙观与哲学观,以致于他对宗教的信仰都被打上了"自然"的深深烙印,从而体现出与陶渊明的"新自然观"所相似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陶行知研究领域走出了上世纪后20年激情缅怀的学陶师陶活动,以史学的思维、理性的态度、学术的精神,重新还原陶行知的历史世界,重新认识陶行知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乃至于思想史上的地位。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中,重新认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在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民国初年,女子还基本上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体制之外,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先驱,他自始至终都关心、支持女性的教育,为争取女性教育权不懈努力,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女性教育理论。本文探讨了陶行知的女性教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了其创造性、发展性的思想特征,分析了陶行知女性教育观的民主精神,希望对当代的教育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夏雯 《成才之路》2021,(13):98-9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现代幼儿教育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文章从幼儿日常教学入手,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方面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秀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3):100-103
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尝试将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置于广阔的教育现实中,呈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深刻含义,分别剖析了三大组成部分即生活教育的涵义、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场所方法论等问题,阐述了它在今天的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中的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还指出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时以及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代理学家杨时“虽不以文章见重”,但其文学创作颇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作文善用典型化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作诗追慕陶渊明,学习李杜,几得其神。题材多样,风格独特,理趣、逸趣兼备。炼字琢句,善用叠词,描写生动。  相似文献   

20.
“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其核心就是文学理论的研究。然而在学术话语中“文艺学”等概念的使用存在着相当大的混乱,这不利于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实际上,“文艺学”、“文艺理论”、“文学理论”与“诗学”等几个概念是同一的,而文艺学、文艺美学与艺术学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在“文艺学”合法性遭遇质疑的今天,更有必要厘定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