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制度。记者、通讯员写出稿件,交被采访单位领导或本人过目,认定报道事实,这无可非议。至于在稿件上加盖公章,如用意在表示被采访单位领导对报道所持的同意态度,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也可考虑。可是,报纸编辑部从每天大量来稿中看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稿件都盖有公章,这些公章又大多数不是采访单位的,而是通讯员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有个在县矿产资源办公室工作的通讯员,写了不少村、乡两级生产、工作的稿子,他总是盖矿产资源办公室的公章。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写的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了341篇。被采用的稿件中,有的盖过公章,也有的没盖公章由此说明: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并不以是否盖有公章来决定取舍,而是看稿件本身质量的高低。我们乡几位通讯员都没在乡政府住,管理公章的同志也是三天两头不在乡政府,这样盖公章就成了件难事。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纸、电台除采用本单位记者的稿件外,大量地需要采用通讯员的稿件。现在有的地方的通讯员发往新闻单位的稿件仍然加盖公章,以证明所报道内容的“真实可信”。但是,就本台目前收到的稿件看,稿件上加盖的公章并没有起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这是因为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这个公章只能说明通讯员的工作单位,而不能证明稿件的真实性。现在,本台的骨干通讯员主要分布在市、县委宣传部,广播站。以县委直传  相似文献   

4.
“文责自负”与加盖公章并不矛盾。理由有三:其一,盖了公章,文责不仅由作者负,同时也由盖章单位负;其二,因为要盖公章,作者才格外慎重,从而体现并保证“文责自负”的严肃性,二者相辅相成;其三,即使  相似文献   

5.
敬告读者     
※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来稿拥有修改权和汇编出版权。※纪实性稿件请加盖公章。  相似文献   

6.
有位通讯员来信问报社:“写了批评稿件,领导不给盖公章怎么办?”各报每天收到的通讯员来稿,有不少都加盖了公章,有的还批注:“情况属实,同意发稿”。不用说,这是单位领导在给新闻“把关”。但是,目前“把关”把得不太好的情况不少。有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责自负还要不要盖章的讨论文章都读过了,我想对编辑同志讲几句心里话。现行的审稿制度,是以盖公章为依据的,一般编辑是见了公章放心,没有公章担心,深怕出了问题。但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由于盖了公章,往往也使少数编辑产生不动脑  相似文献   

8.
在处理稿件中,为了防止失实,一般都要求稿件加盖公章(要经过审核)。但是我们也会碰到少数稿件虽然章印齐全,却还有失实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怎样防止?我们盐城市  相似文献   

9.
敬告读者     
※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来稿拥有修改权和汇编出版权。※纪实性稿件请加盖公章。※本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发给新闻单位的稿件一般都盖有公章,以证明稿件所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稿件上的公章却起不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拿我台通讯员来稿来说,绝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而不盖被采访单位的公章。有的县广播站把  相似文献   

11.
有位通讯员来信问报社:“写了批评稿件,领导不给盖公章怎么办?”各报每天收到的通讯员来稿,有不少都加盖了公章,有的还批注:“情况属实,同意发稿”。不用说,这是单位领导在给新闻“把关”。但是,目前“把关”把得不太好的情况不少。有些稿件盖公章不过是“走形式”,特别是有的“把关的”不是为党的新闻事业把关,而是专门为他们那个单位“把关”。凡是报喜的稿件,不管分寸是否得当,即使是明显地在自吹自擂,也盖章放行;有时还要加注一些向报纸推荐的话。相反地,对那些触及本单位实际问题的稿件,就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那个“关”把得就要如同铁桶一般。某些单位的“把关人”甚至直截了当地向通讯员打招呼:“不要写批评稿!”不少通讯员遇到明知该批评的事情,就是不敢写,他们知道写了也过不了本单位的这道“关”。对此,他们感到莫奈何。于是,只好来问报社“怎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农民通讯员,两年来,有40多篇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在采写中遇到不少难题。最让人苦恼的是,写批评或带有批评性的稿件审查盖章难,而新闻单位规定新闻稿必须加盖公章。近一年来,我曾写过10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的《通讯员之友》专栏内,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盖公章的事,这使我联想到:过去我也曾写过一些简讯,但投到报社后,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是否因为没有盖上公章的缘故呢?望答复。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唐军●唐军同志: 一般地说,投寄到报社的新闻稿,用与不用,不是单纯看是否盖了公章,而是看内容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符合报  相似文献   

14.
河北日报编辑部开始对稿件实行等级评审和考核办法,各版统一分数,稿件得分按基本分加等级分计算,每篇稿件基本分为5分,被评为重点稿件的,再按A、B、C、D四个等级加分;A稿加25分,B稿加15分,C稿加10分,D稿加5分。同时,重点稿件与日评好稿结合,评上A、B稿的原则上为日评一、二等好稿。一等好稿另加30分,二等好稿加20分。这样,一篇稿件的最高得分可以达到60分,最低仅为5分,上下相差12倍。稿件得分同考核和奖励挂钩,大大拉开了分配档次,激发了全体采编人员采写好稿的热情,稿件质量明显提高。(据《办报…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园地     
7月19日,我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哄抢西瓜事件.第二天,我就奔赴现场,经过三天的细致调查和核实后,就写了题为《一百四十亩西瓜被哄抢》一稿,到乡政府去盖公章,办公室主任说要经过乡长的允许才能盖公章,于是稿子就递到了乡长手中,乡长看后以报道失实为理由、拒绝给盖公章,并且把我批评一番. 责任心时时折磨着我,使我伤心、痛苦,不能为人民说话,我感到很遗憾:盖个公章为何这样难,愤怒之下,我一把火把稿子烧了.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我乡政府终于对此事件进行了查处,在8月4日召开的万人大会上宣布了处理结果.当天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崔桥召开万人大  相似文献   

16.
从前以为,当编辑,不过是改改错别字标点符号,顶多也就是调整一下段落篇章加个标题什么的。此想法,其实大谬。一名作者,前后两次寄来同一稿件。起先只当是粗心或无意,然细一比较,发觉两次寄来的稿件在描述事件经过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竟有一处重大改动:文中指导员的名字由前次的“张××”变成了“李××”,当然事件发生的明确地点“×连”也就被相应地模糊掉了。据此推测,“李×”肯定不是×连的,作者担心×连见笑便“顾左右而言他”,其用心可谓良苦。然而当编辑的,看着两篇稿件上均赫然盖着红色公章,亦不免吓出一身冷汗。作者…  相似文献   

17.
杨红杰  刘雷 《军事记者》2008,(11):70-70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严格落实新闻报道审稿制度,确保了新闻宣传真实性和严肃性,使新闻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该校专门制定了新闻报道“三见面”审稿制度:新闻稿件写成后,同被采访者见面,同被采访单位领导见面,同被采访者身边群众见面。凡涉及到教学训练、装备维修、科研创新方面的新闻稿件,由学校训练部门审核把关。发稿前要经学校政治机关审阅,加盖单位公章。今年以来,该校在军地媒体上稿100余篇,未发生失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尽管过去我们在《南充日报通讯》上和新闻工作会上,多次强调通讯员来稿应坚持做到“字迹恭正,署名准确,加盖公章,不寄个人”。可是迄今仍有不少通讯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造成稿件失误,影响了来稿的利用率。   比如有些通讯员的来稿,字迹非常潦草,好似“乱草丛生”,几个编辑传阅都认不得,有些人名、地名署名不清,闹出一些人名字与“贬意词语”相像的字或地名“张冠李戴”的笑话。我们每年都有不少稿酬汇款单退了回来,其原因就是作者把人名、地址写得太潦草。   有些来稿主题与内容均好,可以及时编用,但未盖公章,编辑又没那…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全国部分市级广播电台新闻部,以“交换新闻,互通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为由,倡议全国各市级电台互相提供新闻。由于对各电台新闻部成员有“利”,便群起响应。他们把一些稿件打印几十份、甚至上百份,以电台的名义,有的还加盖电台公章,寄往全国各地市级广播电台被优先采用,从优发放稿酬,  相似文献   

20.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