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起主编署名权纠纷的三个当事人:杂文家苏中杰、广东认真企业董事长邓良平、《读者》总编彭长城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笔者对邓良平先生的一段话颇感兴趣。邓先生认为,若该套书因无法解决主编署名问题而无法出版,那么苏中杰的署名权就成了“废纸”,而且“新星座”(认真企业下属公司)也无法忍受这套书不出版所带来的亏损。所以在尚未与苏中杰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新星座”决定给苏中杰副主编、单册主编和统稿的署名(邓良平与苏中杰签署的协议规定苏有主编署名权)。  相似文献   

2.
《出版视野》2005,(6):20-20
2005年11月12日至17日《中国出版年鉴》编辑工作会议暨2005年专栏主编奖评选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版胁领导和各省(市)自治区版协领导和年鉴编辑组组长等共约30余人。会议总结交流了2005年卷各地专栏编辑工作经验,评选了《中国出版年鉴》(2005)每栏主编奖,讨论《中国出版年鉴》2006年卷各地专栏编辑内容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现代作家中从事职业编辑工作时间较短的,恐怕就是郭沫若同志。抗战后期,他在重庆主编的《中原》月刊是他从事文学活动以来所编的第一种刊物。他在该刊创刊号的《编者的话》中自己承认:“我自己并没有主编过任何杂志,往年创造社虽然也出过一些刊物,但多半是成仿吾或郁达夫主编,有时是我和他们合编,我自己来主编杂志,这回要算是第一次。”《中原》创刊于1943年6月,时在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之后,因此《中原》的命运可以预卜。它只出了6期,按月刊来说,到同年11月便可出齐,可是却拖到1945年10月才出了第6本,即2卷2期,共费去2年又4个月的时间。对此,郭沫若是颇为恼火的,他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记者得到《读者人文读本》版权之争诉讼案即将开庭的消息。对阵双方均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一为《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一为杂文作家苏中杰。12卷的《读者人文读本》,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8月隆重推出的一套丛书。它由广东认真企业下属的广东新星座音像制作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方。经人推荐,杂文作家苏中杰担纲这套丛书的主编。经过一年多的呕心沥血,拨沙拣金,多达20卷本的人文读本终于出炉。然而,该丛书出版后,苏中杰发现,主编署名却是彭长城。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充航空宣传,阐发航空原理及增进人民航空知识”,①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1929年3月创办了《航空杂志》,1944年出版完第13卷第10、11、12号合刊之后,杂志停刊。《航空杂志》因办刊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成为中国近代航空事业与航空科技发展的重要记录者。《航空杂志》的主编单位经历了四次变化。1929年第1卷创刊号由航空署编辑委员会发行,第3卷9期起由航空署情报科主编,第4卷5期起由航空委员会主编,第7卷7期由航空杂志社主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韬奋是做出了杰出成就的编辑工作者。早在“五四”时期,他就参加了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的编辑工作。大学毕业后,他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和“职业教育丛书”。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以后,他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自此直到1941年12月8日香港《大众生活》停刊,被迫停止编辑工作。这期间,除了有两年一个月的时间流亡国外从事记者采写活动,有8个月时间被关在苏州监狱外,其余的时间他都是埋头在编辑出版工作之中,先后主编了《生活》、《大  相似文献   

7.
1935年5月15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出版了。细细算来,今年是它的七十岁生日。大系的主编——赵家璧(1908~1997年)已经离开我们八年。他没有看到第四辑问世,也无从知道第五辑的主编是谁人。但他早就预料到大系会继续编下去,正如世人所说“书比人长寿”。一个年青编辑的梦想赵家璧自幼喜欢读书,十七岁时,作为圣约翰附中离校学生,进入国人自己创办的光华大学附中的高中一年级读书,那时他就参加校刊《晨曦》的编辑工作,高三时主编《晨曦》并将《晨曦》向社会发行,从此爱上了编辑这一工作。在升入光华大学后,他认识了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公开招标组稿的12卷本《中华魂丛书》,已于1992年10月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在第二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中华魂丛书》从1991年2月3日  相似文献   

9.
孙伏园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报人。他参加过北京《国民公报》的编辑工作,主编过号称“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中的《晨报附刊》与《京报副刊》,后来又发起成立著名的文学团体“语丝社”,并创办了《语丝》周刊。他为编辑这些刊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甚至“自跑印刷局,自去校对,自迭报纸,还自己拿到大众聚集之处去兜售”(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他编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电视学》第一次总纂会议,1988年11月8日至22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该书编辑小组的六名成员,在主编阎玉同志的主持下,经过15天的紧张工作,编辑加工了33章书稿。其中21章初审合格,即将打印征求意见,另外12章,编辑小组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将由作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其实,《自由谈》自来都是《申报》的副刊,1911年8月24日创刊,由王钝根主编,1915年3月18日,由吴觉迷主编,到了1916年4月1日,由姚鹓雏主编,到了11月,改由天虚我生(陈蝶仙)主编,才引起读者注意。到了1924年4月1日,又由周瘦鹃主编,他编辑时期最久,到了1932年12月1日,才由黎烈文兄主编。他只编了一  相似文献   

12.
王振铎和他的“文化缔构编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夫 《编辑之友》1998,(5):50-54
对于关心编辑学研究的人们来说,“王振铎”是个相当熟眼的名字。与有些研究者不同,王振铎不以频频发表理论文章占据读者记忆。到目前为止,他所发表的编辑学论文不过12篇,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一直在牵动着编辑学的深入探讨。1990年8月26日,美国的《克里佛兰旗帜报》报道“中国人研究编辑学”新闻.其中就提到王振铎主编的《编辑学通论》和他的“文化缔构编辑观”,如今,我国编辑学研究者把他的理论称作有代表性的学派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彭长城,与《读者》一起走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长城把自己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读者》,二十一岁的《读者》和为《读者》工作二十一年的彭长城,两者二十多年间的亲密接触,让人在听彭长城讲述《读者》的历历往事时,会在某一刻恍惚感觉到彼此间珠联壁合的默契——《读者》宛若幽谷百合,而彭长城便是那循香而来的惜花、护花之人。  相似文献   

14.
海英 《出版史料》2005,(3):104-10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5.
黄荭 《中国图书评论》2014,(12):118-121
2014年6月29日下午,“海天出版社编译法国文献研讨会——从《薛定谔之猫》谈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该书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他的头衔很多:法国知名作家、《新法兰西杂志》主编、文学教授、法国艺术文学军官勋章获得者)、编辑胡小跃和作为译者的我与读者分享了小说创作、著作版权引进和翻译的切身感受,并对法国文学的现状和一众与会记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诞生1935年1月12日。天气阴沉。茅盾一觉醒来,立刻想起和鲁迅先生约定的事儿:到黎烈文先生家去。黎烈文是《申报·自由谈》的主编。鲁迅和茅盾是他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彼此建立了友谊,今天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史料》2005,(3):34-37
著名编辑家王仰晨先生于2005年6月12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从十四岁当学徒算起,他在印刷和出版行业工作了七十年。曾在上海、昆明、重庆、桂林、烟台、大连等地的印刷厂、书店、报社工作,历二十余年,做过排字工人、校对、编辑和工务主任等;从1943年参加新知书店到1956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并持续到离休以后,历时近五十年,任小说组组长、鲁迅著作编辑室主任等。经手编发《青春之歌》、《平原枪声》等小说作品,主持和参与十四卷本《巴金文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协助童怀周编选、出版了《革命诗抄》和《天安门革命诗文选》。离休以后,主持编辑了二十六卷本《巴金全集》和十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主持和参与编辑了四十卷本《茅盾全集》之中的二十五卷及《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六卷。1987年4月获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作为资深编审,他在工作中与众多的作家、学者有通信联系。曾结集出版过《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一书。这里选录了唐、钟敬文、叶圣陶、黄源、赵家璧、楼适夷、杨沫、陈原、萧乾等人致王仰晨的部分书信,用以缅怀逝者,同时从中可以折射出这位老编辑的人生一斑。选入的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由海客甲提供并注释。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审张本同志1994年12月26日来信指出《编辑学报》刊出的陈亮《撰写科技论文的几个问题》(见《编辑学报》1992年第4卷第3期143-145页)系抄袭他发表在《实用内科杂志》1987年第7卷第1期37-38页的《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文,“除将后者的文题和正文中‘医学’改为‘科技’二字以及第2段之‘医学’二字改为‘畜牧’二字之外,完全一样。”1994年12月7日陈亮复张本同志函承认“侵犯了老师的权益”。为维护知识产权著作权法的尊严,本刊编辑委员会决定撤销《编辑学报》1992年第  相似文献   

19.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2002,(3):47-47
《中华语汇通检》座谈会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荟园召开。著名学者张岱年、郭预衡、龚书铎、邓绍基、欧阳中石等出席座谈会并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先生分别为该书题词:“通览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开创便捷高效检索系统”、“检五千年中华经典,通十万卷人生智慧”。该书由著名学者张岱年、欧阳中石、谢龙、李修生、朱景昌等担任总顾问,刘占锋任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首批出版的有《中国成语通检》、《中国名言通检》、《中国名诗句通检》和《中国辞赋词曲名句通检》4卷,收录我国上古至今成语3.5万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