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通信处理机网络系统”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多台异种计算机联网。他,主持规划、设计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公用数据通信网;他,主持设计并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网络融合;他,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公用数据网的开拓人——刘韵洁,一个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执着追求、勇于创新、坚持到底的人。  相似文献   

2.
抓斗大王谈发明胡洋包起帆是我国第一位装卸工出身的国家级专家,现任上海港南浦港务公司副经理。他怀着改善工人劳动强度的愿望,数年前开始研制抓斗技术。如今,他的70多项发明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大大加快了我国装卸机械化进程。他的发明成果先后多次荣获日内瓦、...  相似文献   

3.
黄鹂 《科学中国人》2005,(10):30-31
在我国工程领域中,有一位动力能源专家,多年来,他进行了节能与环保的相关研究,并将其科研成果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热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吴业正教授。  相似文献   

4.
史成虎  王学宏 《科教文汇》2007,(1X):11-11,15
陈云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经济工作中贡献卓著,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思想和建树。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都对我国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党政干部教育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记武衡同志黄友直,冀亚军今年3月18日是武衡同志80寿辰,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祝愿他健康长寿。武衡同志是我国一位久经革命锻炼与考验,在科技管理与领导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的科学家。在他从事科技战线工作的五十余年中,为发展我国的科...  相似文献   

6.
他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煤矿工作三十五年,长期致力于复杂煤矿的开采和安全工程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煤炭工业和生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采煤业专家张铁岗院士。  相似文献   

7.
他坚韧不拔,立志科研,意志颇似钢铁; 他不遗余力,立足岗位,潜心技术创新; 他满怀激情,斗志昂扬,贡献自身价值。 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赵有文,他怀揣一颗坚定而滚烫的心,沿着自己的理想,跨越千沟万壑,矢志不渝,兢兢业业,在自身岗位上辛勤耕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我国半导体材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像其他同龄人一样,由于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本应念书的年代他却上山下乡,学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他一直未放弃学习的理想和做一个列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的信念。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以后,1980年他一举考上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从师于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药理专家宋振玉教授。1982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8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并从事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医生,作为医生,他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他是一位学者,作为我国介入性心脏病学和心电生理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他是一位管理者,作为医院院长,他抓建设殚精竭虑,谋发展鞠躬尽瘁;不仅仅如此。还有学生、还有学校……  相似文献   

10.
许启凤,我国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1929年他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扫荡抢掠,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对侵略者的仇恨,立下了决不当亡国奴的誓言。他渴望国家能够早日强大昌盛,再也不受外人的欺凌压迫。  相似文献   

11.
赫崇本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家,中国海洋科学的奠基之一,他开创了中国“水团”研究,特别是对中国黄海冷水团的系统研究;他领导并参与了1958-1960年间进行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积累了中国海洋研究的丰富资料,总结了关于浅海的海洋调查方法;他致力于我国物理海洋科学和海洋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物理海洋科学研究的出色人才,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现代航空运输的快捷通畅,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话质量,加快发展民用飞机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的新的挑战,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华俊教授,就是迎着这种挑战搏击而上的有志青年。他1977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之后,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对华俊来说,攻学位主要在于打牢基础,培养能力,他的目标是实现童年的梦想,为设计我国自己的飞机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朱光亚先生是我国“两弹一星”的著名元勋,是“两弹”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也是我国核科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我这辈子因有幸成为他的学生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光亚老师毕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奉献科教、淡泊名利、服务人民的优秀品格向人们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他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国科教领域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在其专业领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前身)姜元川教授(1914—1986)一生从事牙病预防研究。他预感龋病(虫牙)发病率会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而急剧上升,有由50%左右达到90%以上的可能性,将造成人们的痛苦及社会人力、卫生资源极大的消耗。1957年,他担任全国龋病、牙周病调查委员会副主任,通过对现实的调查研究,更加增强了上述危机感和责任感。1958年他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牙病预防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大学本科参考教材。1960年主持召开全国龋病研讨会,确定了乳酸杆菌与龋病有相并出现的现象,但不一定有因果联系。1964年他招收了我国第一位牙病预防医学的副博士研究生(汪一鸣)。  相似文献   

15.
深秋时节.笔者在一个宁静的下午采访了岩土工程专家李显忠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是我国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那些很抽象、深奥的原理,经他深入浅出,生动的讲解.就变得很形象、很浅显,仿佛一切都在你的面前,举手可触了。他谈到自己的科研的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让笔者深刻的感受到他对事业的热爱并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6.
著名启蒙思想家产复是我国近代倡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流的前驱。他好以“物理”诠释“政理”,好以天演之学研究中国社会,其目的在于论证变法维新,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充分表现了他的强烈爱国主义热忱,也显现他在世界科学大潮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性和个性,指明二者在新世纪将出现“双向互奔”的强大潮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4日,上午11:30,一位老者缓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在全场1200多名院士的热烈掌声中,他从国务委员陈至立手中接过了“光华科技奖成就奖”。他就是两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先生。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眼中。陈继春也算个人物,因为他长年扎根于基层,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着深刻的调研与实践探索。在几番沉思,几番游说和几番疾呼过后,便有了这篇沉甸甸的洋洋逾万言的《关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思考》。虽因篇幅所限不能全载.然亦可透过这些删略过的文字.看到一个勇于创新、敢于思考并因之而富有智慧和豪情的他。所有的思考都伴随着痛苦,而他真实的一面.也正是痛苦的。其实,只有这种大无私,才有可能是最震撼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石钟慈院士是我国当代著名计算数学家,在有限元领域作出了多种原创性的重要贡献,作者于2000年9月14日对他作了采访,本文即根据此次采访整理而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求学经历和学术道路,他所作成果的时代背景。石钟慈院士的成就增强了我们的信念、21世纪中国数学必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有关我国本世纪早期物理学家王普的一些传记资料,王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核物理学的研究,他曾留学德国,在迈特纳的集体中工作,后来任教国内外,对山东大学物理系的创建起过主要作用,他热心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并有一些流行颇广的著译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