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今年4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了“高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通过“面试”的方式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对于习惯了对分数顶礼膜拜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条高考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入选,综合申请者学业水平和面试考核成绩,择优录取不超过300名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此次自主选拔录取中,上海交  相似文献   

3.
方立新 《教育》2011,(12):10-10
2003年开始试点的高校自主招生,一度被舆论认作高拓改革的探路而寄予希望。然而,9年来自主招生一方面被质疑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因为录取标准仍是传统的“好学生”,鲜有真正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公正性也一直受到质疑,比如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不公。这两方面的质疑,使得作为改革探索的自主招生试点,只是“看起来很美”,施行以来,对高考和高招改革的探路意义十分有限。尤其是公正性上,最近教育部发了狠话——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如有违规承诺及操作,替考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将予以严肃处理,责任属试点高校的,将暂停或取消其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中文自修》2010,(6):10-11
从2001年开始,上海高校敞开了自主招生之门,十年来,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从2006年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而高考成绩只作参考。这在当时可谓“破冰之举”。  相似文献   

5.
昨天是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中江浙考生面试的日子。411名来自江苏和浙江的考生冒着冬雨赶赴上海,接受了复旦大学专家团的面试。记者昨日在场外采访了多位考生,实录他们参加面试时所遇到的“刁钻”问题,供读者们细细品味。(《扬子晚报》2月8日)  相似文献   

6.
校园博客     
博览天下"2006:中国高考制度坚冰被打破2006年4月6日,随着598份“预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招生”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收到通知书的598名上海学生也因此成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他们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面试获得了入读这两所名校的资格。今年3月初,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宣布了自主招生改革方案,和以往高校自主录取中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两校录取方式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这也标志着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坚冰在2006…  相似文献   

7.
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为了给面试官留下完全符合应聘职位所要求的印象,往往会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展现并夸大甚至虚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种被称为“面试作伪”的行为会严重影响组织的人才选拔工作。在对面试作伪行为进行识别后,面试官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该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平地而起 想象一下,你的高考会多么紧张?如果你因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多了一次高考以外的机会,去一所万人艳羡的大学,你会多激动?2006年,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首次推出了录取形式的改革试验,通过面试可以录取300名考生。这是高校对人才的多样化选拔,也是对考生“天大”的好消息。与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这种面试录取突破了以往的“面试不能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说了算”。  相似文献   

9.
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性质 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这就是目前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起始。实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目的,就是要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同时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弥补”统一高考“统得过多”“过于单一”的“诟病”。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至2010年已有80所高校具有了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相似文献   

10.
近日,复旦大学启动2009年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遴选,两天共有1000多名上海考生参与竞争。75分钟的面试结束后,考生都表示没有碰到过于刁钻的考题,主要考察的是知识面。而复旦考官也首度接受媒体采访,揭秘与应试型学生如何“过招”。  相似文献   

11.
钟河 《今日教育》2006,(7S):62-62
综合新华社、文汇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报道,4月1日至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参加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这次面试,能否成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成为各大媒体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东南大学宣布,在2008年的自主招生中设"特等"级别,对通过面试入围的帅才直接录取,其高考成绩只作为分专业的依据。无独有偶,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山大学发布的2008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对"偏才"、"怪才"的高考分数要求进一步放宽,经过学校综合测试确定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偏才型"学科特长生,即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有可能被录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应届高三学生,我有幸亲历了复旦大学率先试行的“高考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这次考试由面试成绩决定录取结果,给目前的高考吹来了一股新风,给中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出了信号。我的面试被安排在4月2日。我分别来到5个不同的房间,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河北自学考试》2011,(1):17-18
【相关政策】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9号),就2011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做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述的自主招生考试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考后可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若干分录取(注:复旦、上海交大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选择录取,面试结果即  相似文献   

16.
严文华 《大学生》2012,(10):58-59
与毕业生们谈面试非常有意思,他们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面试专业户——面对很多单位,见过很多面试官,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听到他们从应聘者的角度总结面试,再从面试官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总结,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下面就是Lucy同学和我谈她的故事,讲到她与面试官之间的过招。  相似文献   

17.
自主选拔录取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文章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历程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自主选拔录取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并以武汉理工大学自主选拔录取实践为例,提出了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花儿与少年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屡遭诟病。此次《纲要》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实际上,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始试行自主招生。以选拔人才,但在实践中又产生了许多问题。诸如,特长生不特长、面试流于形式等。我们向着“多元化录取”方向改革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复旦大学有关部门宣布,将对今年9月入学的外国留学生进行招生改革。其中,本科生将首次按照大类录取,进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选择专业,而研究生录取则采用面试录取、面试选拔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选拔。本科生招生首次按大类招生。复旦大学将  相似文献   

20.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人选,综合申请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