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应该树立起宏观与微观的二维视角,既要从比较的视角把握中外文学的关系以迭到对外国文学更好的了解,也要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外国文学;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变化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更加生动与活泼.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较多地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但这种全知视角在文本中表现得极不稳定和多变,根据叙事的客观结果和视角的关系,可归纳为三种叙事形态,全知视角上的全知叙事,限知视角上的全知叙事,限知视角上的限知叙事,前两者是主要叙事形态。但在局部叙事上,确实也出现过一些限知视角基础上的限知叙事,另外,叙事形态还有一些特例。  相似文献   

4.
作为叙事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叙事视角备受广大专家、研究者的关注.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形象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促进了故事情节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从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多重式人物视角等三个叙事视角类型,揭示叙事视角在人物塑造、主题渲染、情感表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叙事视角研究工作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的现代研究引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视角,新出版的《文化视角下的元杂剧》是元杂剧和元代文化结合研究的重要成果.它以“新的视角”对现存、残存、佚目的650多种剧目,从“关系”学角度重新分类研究;以“深的开拓”对元杂剧的兴衰、思想内涵、艺术形式、演出、批评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开拓;以“全的根基”广涉中国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戏曲文献,以及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技艺等,给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叙述视角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广大学者研究的兴趣。从叙述视角互补角度切入分析美国作家马拉漠德的短篇小说《魔桶》,可以揭示小说中不同叙述视角的表达效果以及视角转换在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奇>,从童年体验的影响、复杂的经验世界、独特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特有的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独领风骚,为人称道.<传奇>是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性别视角的纳入成为《伤逝》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梳理、考察有关文章,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认为:《伤逝》文本反映了作者难以避免的思想局限和性别局限,其爱情悲剧的产生,性别问题是重要原因,而小说叙事则存在着明显的男性中心化和男性权力话语。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大地>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还未有人从语用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及准则来分析<大地>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并以此角度展现赛珍珠如何借助丰富的人物语言来塑造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期对作品人物更为透彻而真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失衡现象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其哲学基础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剖析,重点论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马克思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橘颂》上章以自我视角观照橘 ,乃“人颂橘”也 ,下章运用代拟手法从橘的角度体察自我 ,系“橘励人”也 ,中间存在一个视角转换 ,同时 ,通过“独立不迁”之意将上下章有机融为一体 ,共同昭示屈子的高贵节操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小说《伤逝》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特别的关注,对它的解读、评价和争议因人而异,因政治环境而异,因社会思潮而异。本文拟在性别视角下,通过对《伤逝》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和研究进行分析和考察,来探讨性别观念在《伤逝》研究中的变化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亨利·詹姆斯是最早有意识地把叙事视角作为主要技巧纳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在《使节》这部作品中,通过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特别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等叙事视角技巧的运用,使小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成为现代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阿丽思中国游记》及《阿丽思小姐》均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续集形式书写阿丽思的故事。但这两部作品在风格、旨趣上与原作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无意思与有意思两方面展开对三部作品的比较,并从时代精神与作家情结方面探究其差别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作家付秀莹在新作《他乡》中,讲述了翟小梨从芳村走到S市最后到北京的奋斗历程。作家在小说中采用打乱叙述时间、多重人物叙述视角和变换人物叙述视角及转换叙事空间等叙事策略,为小说带来了时间"绵延"的特征,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阐释了"他乡"的隐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解读,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内核,指出异化劳动的扬弃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实现多种叙述视角完美融合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对全知叙述视角、外视角、内视角进行了灵活转换。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巴黎圣母院》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功能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喧哗与骚动》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福克纳的第一部最富创造性的作品并为他赢得了享誉世界的声誉。其中对叙事视角灵活的应用,使得作品更能把握现代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出发,用班吉这个有限视角,我们可以对其新奇的叙事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伊林·费切尔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家、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一书中,他从历史哲学和人类学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同时在批判与阐述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及列宁、卢卡奇、柯尔施和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看法中,阐明了他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观.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