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格尊严是公民最基本的宪法权利,人应该得到尊重。国家赔偿中包括对人格尊严侵害的精神赔偿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要改变现状,必须在赔偿范围和赔偿方式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年之久,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的签署,相应地,国家赔偿中的刑事赔偿也应作如下改革:拘留、逮捕的条件和标准只能由《刑事诉讼法)规定,同时将全部的刑事强制措施纳入《国家赔偿法》的范畴;扩大“错案”的范围;明确刑事强制方法的规定;由人大任命设立专门的、独立的赔偿委员会,并由委员会成员审理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5年正式实施《国家赔偿法》以来,在保障人权和制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逐步暴露出来。其中,赔偿程序问题、赔偿范围问题、赔偿标准问题以及国家赔偿费用支付问题,一直是颇具争议的问题,亦为众多学者所诟病。本文针对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上的缺陷,指出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完善国家赔偿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和相应的完善措施,对现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民法相比,《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范围、赔偿方式、赔偿数额标准等方面存在缺陷。应在《国家赔偿法》有关章节增设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性规定,同时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出台,对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环顾现实,存在着国家赔偿十分困难的问题,立法本身的缺陷妨碍了国家赔偿制度功能的发挥。本文就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及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赔偿责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全面否定到相对肯定,从简单到全面的发展过程。1994年,《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全面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范围的界定显得过于狭窄,难以有效支撑公民的部分正当赔偿要求。因此,在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人才条件的基础上,现行《国家赔偿法》应运而生。新《国家赔偿法》拓展了国家的赔偿责任范围,对行政赔偿范围、刑事赔偿范围和民事、行政司法赔偿范围都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权利为制定依据的法律,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因其赔偿范围窄、获得赔偿困难、赔偿标准低的缺陷,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该法的预期功能产生了质疑。尤其是赔偿标准低,早己成为众矢之地。为改善这种情况,笔认为,应提高《国家赔偿法》的赔偿标准,即国家赔偿计算标准确立补偿性赔偿原则、提高人身损害的赔偿计算标准、提高财产损失的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增加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形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法》从颁布到如今已有十个年头,它为加速我国法制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施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滞后于实际的缺陷,为此,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改变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拓宽赔偿范围,改进赔偿程序,提高赔偿标准,改变赔偿费用的支付方法,以利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释论》这门课属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律专业(本科、专科)统设自开课。共12章。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创立国家赔偿理论的过程和将国家赔偿理论转化为法律实践的过程;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国家赔偿法的归则原则、立法例、赔偿原则和责任加重的过程;介绍了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则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种类、赔偿程序、赔偿原则和赔偿数额的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广大学员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深刻含义,牢固掌握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和司法精神。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法释论》这门课属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律专业(本科、专科)统设自开课,共12章。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创立国家赔偿理论的过程和将国家赔偿理论转化为法律实践的过程;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国家赔偿法的归则原则、立法例、赔偿原则和责任加重的过程;介绍了我国国  相似文献   

11.
唐春晖 《培训与研究》2007,24(10):72-73
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趋势,而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却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金钱或者物质赔偿的规定。面对现实生活中行政权的滥用,为了确保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构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中国法律发展的必然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修正的《国家赔偿法》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中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现实的基本应用对国家赔偿特别是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指引需求.精神损害的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问题都存在模糊之处,在法理和应用中都亟需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前不久终于迎来了全国人大的首次审议,从草案可见,将精神损害纳入赔偿范围是这次国家赔偿法修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正是当务之急。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立法中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缺失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救济缺失,论证了我国构建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民族发展,民族发展权是我国执政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和政策,是我国宪法和法律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内容和原则。长期的人治理念和权力行为方式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民族发展权的落实,成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运行机制,改变依靠权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传统做法,形成依靠法治来保障和实现民族发展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立法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实行近一年来,全国强制拆迁事件频发不止,极大地影响群众对于我国立法的信任感以及地方执法工作的开展。立法后评估方法早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对立法完善和法治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例,分析其实施效果及相关制度,建立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立法后评估体系,也为我国立法后评估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改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该规定扩大了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确立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金钱赔付方式.但规定模糊,计算标准不明确,欠缺操作性.立足于我国的立法及现实状况,文章认为将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定位为抚慰性标准,同时立法应明确具体量化标准规则,赔偿金额计算的具体量化规则的制定应受法治原则、平等原则拘束,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解释的方式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不作为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负有履行义务且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但却在程序上不为任何行为的司法活动样态.然而《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并不包括此类侵权行为。沿着我国各种诉讼程序的运作轨迹可以发现,司法不作为主要表现为程序启动状态的不作为、程序过程中的不作为及程序未终了的不作为等形式。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对于国家赔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理论进行阐释和思考,在理论研究上将有所贡献,进而能使实践中的国家赔偿工作趋于完善。同时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研究对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进行论述,介绍了归责原则修改的背景和相关情况,对比分析了新旧归责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归责原则的应有基调,提出对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改革建议:采用以违法归责原则为主,其他归责原则为辅的多元归责方式,并适当扩大违法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过程中的重大进步。实践证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弥补了公民因国家机关侵权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抚慰了他们因之而受伤的心灵,同时从法律上规范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的意识和觉悟,提高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