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活动型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应该由课堂的主角转换为引导者,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创造者,由学习的权威者转化为合作者.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各高校采用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指导思想,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中的扮演的角色有着显著的区别。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邵敏 《海外英语》2012,(20):34-36
不同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视听说教学全方位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而进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时代。多媒体网络下的视听说课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更关注课堂上师生及生生间的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该文就建构主义下的多媒体网络视听说教学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复习"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采用了"预习—教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可谓是课堂教育的创新。应用这种教育模式,对高校音乐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针对"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永前 《甘肃教育》2014,(19):81-81
正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阵地。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正确有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  相似文献   

6.
张晓娟 《考试周刊》2011,(28):135-136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和角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英语听力课堂的现状分析,旨在发现听力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并从教师课堂角色这一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和策略,从而到达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而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自新课改以来,教学模式逐步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现代模式,其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重心不再过于放在"教",而是把"学"摆在课堂的主要位置,"学"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和最终目的,课堂教授的一切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本文将通过说明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存在问题,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一些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及,但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不能如期完成,导致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文章以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目标设置理论为基础,结合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际需要与翻转课堂教学的四种实验模式,实施定制化学习体验,从根本上改变课堂和教学过程,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展示了课堂教学管理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一种范式的改革,它包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内涵、方法以及实现途径等.文章主要论述了教师如何通过分享三大权力——课堂权力、课程大纲权力和考核评估权力及转换相应角色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发展,并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出于高考应试的要求,普遍实行"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笔者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反思,结合诸多教学案例,对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本文将重点阐述"学为中心"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课堂构建策略和方法.一、问题的提出很多教师在高三数学复习课堂中,习惯性地采用以教师为主体讲授知识的课堂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在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是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这一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究"转变。"翻转课堂"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构建了新的课堂模式。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探究"翻转课堂"的优势及教学注意事项,为中学物理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教师导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教师"引导、网导和督导"的导学新理念,是对以教为重心的启发式教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华章》2012,(27)
目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思想已被普遍接受,课堂交互活动备受青睐.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以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为理论依据,对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对教师作用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7,(10):33-40
文章以沪江这一国内在线教育的典型平台为对象,系统分析其网校资源点播模式、网校互动直播模式、点播型CC课堂模式、直播型CC课堂模式的构成、特征与运行机制,并在回应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在线教育平台+学习中心"融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互联网教育思维为指导,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学习分析等技术为支撑,以基于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活动和基于学习中心的教学活动为主体,以"智慧课堂"为对接方式,以"线上—线下—线上"或"线下—线上—线下"为实施路径,旨在为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实施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原创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特性,对分课堂对分了课堂时间,对分了师生话语权,也对分了原有师生角色的单一性和固定性,必然引发师生角色的转变。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原有师生间的"讲授—聆听"关系转变为"协作—交流"关系;原有的师生角色"教导者—接受者"转变为"引导者—协作者"的关系。基于这些变化,本文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师生角色"作为研究核心,从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师生角色问题出发,比较研究推广对分课堂模式后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师生角色的良性变化,论证了对分课堂的合理性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阵地从传统课堂扩展到网络、实践活动,在三个课堂的整合中形成了"三位一体"教学结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形式的灵活性与内容的确定性相统一、统分结合的原则在"原理"课教学中实行该模式,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有助于解决学生理论基础的差异性与统一性教学的矛盾、教师教学与教师发展的矛盾。而构建该模式的关键在于科学定位网络、课堂、实践三个课堂的基本职责,有效对接三个课堂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部分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得出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启示.结合我国现行高师院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以实现创新教育、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我校"物理教学论"、"世界现代史"等师范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迫切需要教师转化角色,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是角色转化的抓手,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为主导的改革大多基于小班化为前提,但是,对于面广量大的具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似乎并不可行。我们建立与实践的基于网络的以实验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基于"导演"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持续建设在线开放的网络自主理论学习以及线下互动式实验观察的环境和条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持续19年试验和推广,由于充分利用了课堂内时间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加以全程自主学习的指导、监督和考核,保障了该模式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元化认知工具和完整的服务支持系统。在新形势下,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权威者"、"仲裁者"的身份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需要。广大教师只有明确自己"主导者""教学组织者""评估者"等身份,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思想,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