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中,常常会遇到连接体问题,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计算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当作一个质点),这种处理方法叫整体法.把连接体视为一整体时,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连接体问题是高中物理常见的题型,问题的解决要用到动力学知识,也要用到功能关系,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难点.江苏201 3年《高考说明》删去了“不要求定量求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说明,表明在以后的高考中就可能考到“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事实上,在201 3年高考中,江苏卷、上海卷就在计算题中考到了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下面就以连接体问题的连接方式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3.
连接体问题是高考中的“老问题”了.早些年多出现平衡态下的连接体,近几年加强了对非平衡态下连接体的考查力度.分析连接体问题,有整体法和隔离法.下面先以教材中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为例,说明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中,常常会遇到连接体问题,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计算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当作一个质点),这种处理方法叫整体法。把连接体视为一整体时,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若连接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相同时,  相似文献   

5.
所谓连接体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或者通过轻绳细杆弹簧等连接起来形成的系统.连接体问题在高考命题中由来已久,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起初是多以平衡态下的连接体的题呈现在卷面上,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加强了对非平衡态下连接体的考查力度,如具有共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做这类型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即隔离法与整体法.还有就是搞清楚内力还是外力.一、内力和外力  相似文献   

6.
黄刚  潘昳 《考试周刊》2011,(43):183-183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在高中阶段的连接体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碰到两类:一类是各个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另一类是它们没有共同的加速度。在高考卷面中频繁出现连接体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求解这类问题归纳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连接体问题是力学中较为典型的问题,这类问题常与动量、能量相结合,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下面探究连接体问题中力的传递规律,对分析解答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若干个物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就构成了 连接体, 其连接方式一般是通过细绳、轻杆或轻弹簧等 物体来实现的.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 具有较强的 综合性, 是力学中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也经 常出现.连接体问题的解题关键是寻找连接体之间的内 在联系.解决连接体问题的有效方法, 除常用的整体法 与隔离法外, 还可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一、轻绳连接模型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 连接体运动过程中, 与绳子 连接的物体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轻绳内 部张力处处相等, 且与运动状态无关.因此, 此类模型中 的单个物体机…  相似文献   

9.
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等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  相似文献   

10.
连接体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问题,是高中物理重要的问题,学生较难掌握,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得出一个十分有用的结论.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解决连接体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连接体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问题,是高中物理重要的问题,学生较难掌握,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得出一个十分有用的结论。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解决连接体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申仁智 《物理教师》2011,32(1):67-69
连接体问题是高考中一种常见的题型,但由于涉及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方法的应用,再加上近几年高考又加强了对非平衡态下连接体的考查力度,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高考前经过几轮的复习,应该说学生对连接体问题的题型及其求解已经相当熟悉,但有时稍不注意,就会掉进整体的思维惯性,导致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轻杆连接体转动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难点,学生一般能够理解系统机械能守恒以及连接体速度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二者之间加速度以及力的关系比较困惑.比如很多学生认为,连接体沿着杆的速度相等,所以沿着杆的加速度也相等.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我们经常回避掉.但是学生的疑惑没有解决,会对已有的认知产生干扰.所以应对此问题做适当扩展,...  相似文献   

14.
曾自力 《物理教师》2005,26(3):62-63
在物理竞赛中多见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中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具有不同的速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连接体的相关速度 ,其基本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此外 ,还可用微元法和基点法 .第 2 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 7题 ,可以用3种方法寻找杆和碗的相关速度 .题目 :如图 1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6):132-133
为帮助高中生建立连接体运动的模型,作者归类了常见的运动实例运用整体法进行探讨研究。最终得到了处理有相对运动的连接体问题,无论加速度是否相同都可以使用整体法解题。  相似文献   

16.
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根据其使用方法有动滑轮与定滑轮,在高考试题中还有它的“变脸”模型,如光滑的凸面(杆、球、瓶口等).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这就是说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连接体问题是受力分析的难点问题,处于平衡状态的连接体问题,需要同学们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细致地受力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一、简单连接体问题例1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在它上面放有质量为m的木块,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一个轻环,并将轻环套在一根两端固定、粗糙的水平直杆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1.连接体有相同的加速度 连接体所受合力等于连接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合=m合a.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力学问题时,常会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即"连接体问题".连接体问题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所构成的有某种关联的系统.研究此系统的受力或运动时,求解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转换.  相似文献   

20.
弹簧连接体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利用非惯性系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