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罗宁 《记者摇篮》2008,(4):54-55
新闻主播是新闻节目在播出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信息交流的纽带、桥梁,也是节目的代言人、代表者。受众对主播的期望值首先是语言的生动,态度的真诚,表达技巧与节目内容的贴切和谐。这也是对主播  相似文献   

2.
央视新闻频道每天傍晚18点到j9点直播的《共同关注》节目增设手语主播,在原有新闻主播带给观众当日新鲜资讯的同时,手语主播同步用手语将节目内容翻译给聋哑人士。  相似文献   

3.
程远慧 《采.写.编》2023,(12):111-113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短视频新闻节目成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本文以《主播说联播》为例,从定位策略、语言修辞策略、声音策略、图像策略以及渠道分发策略等多个角度,对该节目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在短视频时代下新闻评论节目内容传播策略,并探讨了《主播说联播》对短视频新闻节目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林 《出版广角》2021,(3):76-78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电台普遍存在盗播侵权事件频频发生、传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主播的专业水平差距较大、网络电台社群传播的组织黏性较弱等问题.因此,网络电台要加强对用户上传内容的审核和筛选,防范盗播侵权风险,打造PUGC生产模式,丰富和创新传播内容,开发品牌节目,培养专业主播,增加主播与听众的互动,增强社群传播的组织黏性.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栏目核心竞争力包括节目内容、记者、新闻主播和节目编辑.本文将探讨早间新闻栏目如何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广播优势,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响电视新闻直播的因素很多,如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地点、涉及的人物等等,很难详细透彻地逐一分析.在这诸多的因素中,笔者认为,主播因素、技术因素和机制因素是具有代表性和至关重要的三个因素. 主播因素 主播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主播能力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节目质量提升,甚至可以弥补其他准备工作的不足,增强节目的可看性.有的观众甚至会为某些主播的魅力所折服,只要是他做的节目就都愿意收看;反之,如果主播的能力较差,也会降低节目质量,同时也影响收视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视传媒的发展需要采、编、播一体化的新闻主播,一专多能成为现代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采到编到播出,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主播经过采编过程后,可以将思想观点贯穿节目始终,成为节目的灵魂,正确地把握分寸尺度,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有的放矢地评论.另外主播亲临采访现场,在演播室播音时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融入到新闻事件中去,而小是死板地念稿背稿,这大大增加了观众对传播内容的真实感、认同感和亲和力,增强传播效果,拉近了观众与主播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在播报节目中新闻主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改革以来新闻主播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是许多的新闻主播还有许多的欠缺和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郁金红 《视听界》2005,(5):49-49
1998年11月,北京电视台的晚间23:00推出一档新闻节目《晚间新闻报道》,收视率节节攀升。节目主播的出色表现,是节目一举成名的重要原因。《晚间新闻报道》从节目策划初期就确定了“主编主播”的节目样式,即类似于西方媒体的“主持人中心制”,主播本身就是该节目的主编,她对当天记者采写的新闻按传播规律和自己个性进行串联和衔接,并有权对当天的新闻进行取舍。一般说来,实行“主编主播制”的节目,主播的个人魅力与风格同整个节目的风格是“水乳交融”的,消除了传统播音的“转述”对新闻传播的弱化。我国从最初提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一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广播节目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广播节目仍没有被新媒体取代,证明其在信息传播上仍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结合节目碎片化特点及作用,讨论构建节目品牌、主播角色定位、更新广告形式、丰满碎片内容、追求节目深度、融合移动终端等创意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戴伟 《视听》2023,(2):140-143
AI主播目前处于合成应用阶段,主要承担着讯息播报、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工作。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事直播中已经出现了AI主播的新面孔——AI手语主播。它的应用旨在为少数存在听力障碍的观众创造更好的观赛体验。AI手语主播这类人工智能最新产品体现了人类在AI人性化应用领域的积极探索。目前,AI主播人性化大致应用在以下三个场景中:全时节目陪伴、个性内容呈现以及人机协同创新。受限于技术不成熟以及相关法律缺位,AI主播人性化发展之路依旧漫长。未来,随着各方面限制性因素逐渐减弱,在参与式传播、陪伴式交流、专属式收听等应用场景中,AI主播拥有着诸多凸显人性化价值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活动     
《视听界》2010,(5):5-5
江苏广电总台广传中心举办创意星主播大赛 为了挖掘并储备一批节目创意、声音表现力、节目包装和制作的优秀人才,并建立节目创新长效机制,9月8日,江苏广播全力打造的品牌活动——“2010美汁源十分V江苏广播创意星主播全国选拔赛”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3.
张庆云 《青年记者》2009,(22):71-71
在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主播这个行当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在国内各级电视台,主播这个职业还显得相当年轻。一档从定位到内容都相当不错的节目,往往因为主播的角色缺失以及能力欠缺而大失水准,成为节目最大的硬伤。有人把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化过程,比做是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非常形象也非常深刻地揭示出播音员与主持人这两个职业有着密切联系而又的的确确存在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作为电视新闻主播如何应对新闻直播的常态化,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直播"的理解,电视新闻主播的团队意识以及主播个人的经验和直播能力的构成,解构电视新闻主播在节目中直播能力的运用,并对此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将逐步覆盖全球,在各国受众中产生日益强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新闻主播也将随着节目一道,走向世界,为各国的受众所熟悉。是否拥有国际级的主播,是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能否成为世界一流的广播电视台的标尺之一。如何做合格的新闻主播,也是我们需要研讨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节目在电视节目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大多数电视台都会把主流频道作为新闻传播渠道。因此,电视新闻主播的语言表达和整体形象气质都会影响新闻内容的传播与扩散。拥有良好的形象气质和比较完善的语言表达是电视新闻主播必备的职业技能。本文将以"气息调控、语言表达"为电视新闻节目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研究基础,探究不同类型稿件的气息调控技术和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0,(5):F0004-F0004
“有创意,广播才好听”,为进一步对广播节目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探索,挖掘并储备一批节目创意,声音表现力,节目包装和制作上的优秀人才,建立节目创新的长效机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于7月30日正式启动“2010美汁源十发V江苏广播创意星主播大赛”。  相似文献   

18.
朱晓莉 《出版广角》2021,(19):78-80
《主播说联播》作为《新闻联播》的衍生节目,主要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并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受众的关注,这得益于其坚持用户思维导向,打造亲民角色形象,向观众传播优质内容.衍生节目信息传播的难点在于要平衡好衍生节目与原节目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全媒体语境下保持节目特色.为增强衍生节目的持续性,应探索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20):47-53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英三档主流晚间新闻节目主播的功能的差异进行考察,并尝试从专业主义角度对上述差异导致的传播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闻联播》主播的工作职能仅限于播报,且只在新闻导语和口播新闻时才出现,主要承担仪式性功能;《时事观察室》的主播集记者、播报者和评论员等身份于一身;《六点新闻》的主播则是节目的信息传达者与新闻组织者。三档新闻节目的主播在屏幕形象和播报语态层面也均呈现较大的差异,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与特质。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中国电视主播制度的改革探索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方卫视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地方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的盛行,新闻主播开始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中来,他们或者以嘉宾参与节目,或者亲自披挂上阵参与主持,这一方面是通过知名新闻主播的影响力来为节目营销,一方面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匮乏的表现,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不一,主持人在这两种节目中游移必定会对节目带来一定程度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