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不仅蕴涵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特性,还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艺术特征.它传承了丰厚的客家民俗与文化特性,故而应该对其实行切实有效的动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客家教育在客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连接客家文化的一条线,而客家私塾教育则是客家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立足于客家私塾教育,着重分析了传统客家教育的内涵,并对其在当时背景下的历史功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一、粤中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朱春巧 《兰台世界》2012,(20):82-83
客家山歌是我国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山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客家文化紧密相关的,客家族的产生与迁徙是客家山歌产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和数字报纸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快速传播成了现实。因此,新媒体对于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传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借助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快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传播,成为当今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在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对赣南客家灯彩艺术的未来发展与传播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客家文献与客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介绍梅州客家文献的概貌,论述客家文献对"文化梅州"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客家地区图书馆做好客家文献工作的举措,从而又好、又快地推动"文化梅州"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在海内外建立了数十个客家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客家文化陈列展览。从江西赣南地区客家文化陈列展览的现状看,客家文化陈列展主要存在同质化、层次较低、文物不足、展览形式单一、文物内涵诠释不足等问题。在策划客家文化陈列展览时,要坚持展览主题的思想性和原创性,内容的体系性和学术性,展览语言的艺术化和通俗化,同时注重展览的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彦辉 《图书馆论坛》2007,27(3):67-69,45
客家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客家文献。文章论述了客家文献概貌和客家文献数据库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全方位构建规模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客家研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包括客家研究专题书目和专题数据库、资源导航、定题跟踪服务、最新信息推送服务等。借助客家研究平台,增强客属地区软实力,打造客家文化精品,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彰显客家文化品牌,把客家研究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李虹霏 《今传媒》2014,(7):155-159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为应对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应注重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新型人际传播,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赣南客家文献作为客家历史资料的静态存在,对客家学的研究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和历史渊源,更给客家文化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因此,对客家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为客家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中国社会史等学科的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将客家文献进行归档,加以系统管理,有利于后来的学者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沈跃 《兰台世界》2011,(2):41-42
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为客家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中国社会史等学科的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将客家文献进行归档,加以系统管理,有利于后来的学者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发展促使客家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它需要适配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力评估方式.本文梳理新媒体时代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目标、对象和范围,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维度考察和指标设置等步骤,尝试提出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本文对客家文化网络传播力评估的未来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勇 《兰台内外》2024,(4):40-4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化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梅州、河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充分发挥档案在客家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客家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深化客家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发展的种类要多元化和文化区域的对外开放等要求,我们要研究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强客家广播电视。只有做强客家广播电视才能真正打好文化区域对外开放这张牌,才能使客家广播电视以梅州为平台辐射国内外整个客家地区。目前,在多媒体、新媒体、大数据共融的背景下我们研究客家地区的广播电视发展,首先要与梅州市的定位结合在一起,梅州被称之为世界客都,那么,客家广播电视研究也应该定位为世界客家的广播电视传媒,打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龙南县是一个有着31万人口的纯客家县,376座客家围屋点缀其中,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近年来,龙南广播电视台充分挖掘本土客家文化资源,在凸显客家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聚焦本土民生民情。  相似文献   

18.
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肇自中原,历经五次大迁徙,在历史长河中汇成了一首雄壮的客家民系之歌.没有迁徙,就没有客家人.客家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路上.不断淬炼自己,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精华,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并在当时的"蛮荒之地"扎下了根,繁衍生息,千载不绝.  相似文献   

19.
谭东辉  金慧惠 《东南传播》2011,(10):116-118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我国古老体育文化活化石,也是我国古老的农耕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体育的进步,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在多元文化(包括多元体育文化)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失却了生存的土壤。充分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促进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将是一种对地方性文化进...  相似文献   

20.
守护客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