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旨在透过对《美国偶像》节目的分析,思考和理解《美国偶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因素,探索《美国偶像》存在并且兴盛发展背后的大众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9,(6):54-59
肇始于2004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正式拉开我国草根明星选秀的帷幕,并彻底改变了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面貌。新媒体全面崛起的当下,养成系偶像正逐渐成为我国偶像生产模式的主流,并对我国娱乐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质变。本文立足于传播技术驱动下的养成系偶像生产,从"偶像—粉丝"的全新关系出发,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养成系偶像粉丝社群的建构及其所产生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影响,试图概括总结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偶像生产理念和深层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4,(5):84-85
《美国偶像》的决赛可媲美总统竟选位于伦敦的FREMANTLE媒体公司在2001年创立了《大众偶像》(POPLDOL)这个真人秀形式的节目,如今已在30个国家出现了它的系列节目,如:比利时偶像(BELGIUMIDOL),葡萄牙偶像(PORTUGUESEIDOL),当然还有福克斯公司已经花费7500万美元打造的《美国偶像》(AMERICANIDOL)。“偶像”节目很受欢迎。今年5月,《美国偶像》的决赛吸引了6500万观众投票相当于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人数。在捷克共和国,该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超级巨星》(SUPERSTAR)决赛的投票。偶像产生以后,他们会和BMG公司签约。2003年的《美国偶像》CLAYAIKEN的首张专辑销售量达2600万张,带来4000万美元的收益。最新《美国偶像》FANTASIABARRINO单曲已经登上音乐排行榜首位。  相似文献   

4.
马歆 《传媒》2014,(17)
正选秀节目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以歌唱类选秀节目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其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英国电视台的《流行偶像》,随后美国很快推出了全球闻名的《美国偶像》。而我国选秀节目对西方优秀节目的引进和效仿也从来不曾停止,受《流行偶像》和《美国偶像》的影  相似文献   

5.
看板     
斯帕克斯成最年轻“美国偶像”5月23日晚,《美国偶像》第六季冠军产生,来自亚利桑那州的17岁黑人少女乔丁·斯帕克斯夺冠,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偶像”,同时也是有史以来人气最高的“美国偶像”。观众共投了7400万张票,创造了《美国偶像》历史上的最高票数纪录。最终的决战是在斯帕克斯和刘易斯之间展  相似文献   

6.
岳萌 《记者摇篮》2010,(5):44-44,43
草根是什么?它不是明星,不是名人,不是电视业内人士,是老百姓,最普通的老百姓。美国最先在这方面给全世界电视行业做起了表帅,早在十年前,他们就开始办起了真人秀节目,后来一个《美国偶像》更是把这类节目做到了顶峰。湖南的《超级女生》就是完全拷贝《美国偶像》的节目形式。如此看来,电视综艺节目要想办下去,就是要吸引老百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范明献 《青年记者》2006,(24):58-59
师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的国内电视选秀节目,自从2004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引入内地后,经本土化改造,3年的发展,现如今在内地荧屏已经遍地开花。从唱歌选秀、跳舞选秀、功夫选秀、主持人选秀到影视剧演员选秀,从中央台、省级卫视到地方电视台以及星空、华娱卫视选秀节目到处大放异彩。《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热,使得其他门类的电视娱乐节目顿失颜色,当今电视已被誉为“选秀时代”。面对选秀电视节目的繁荣,在总结其电视理念及其经验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8.
郑亚楠  弋红丽 《新闻传播》2009,(10):41-41,42
美国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自2002年开播以来迅速成为美国最热门电视节目。2009年已经举办到第八季了,也是其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文通过对《美国偶像》八季的总结分析,找出这一节目的一些成功因素,希望对我国同类型节目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我的藏书票世界》;《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住宅巡礼》  相似文献   

10.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3):11-11
《美国偶像》蝉联最赚钱电视节目福布斯4月11日公布最新一期美国“最赚钱电视节目榜单“.福克斯电视网的歌唱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尽管收视率和节目收益较去年有所下滑,但依然蝉联该榜单的第一名,其每半小时超过600万美元的收益水平依然配得上“吸金节目”的称号。  相似文献   

11.
林子涵  康丽雯 《传媒》2021,(1):88-90
经过2015年到2018年的过渡,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在我国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破茧成蝶".《创造101》这档节目让"发起人""明星导师团队""全民制作人"等词汇走进了观众们的视线中,也为偶像养成类综艺开辟出了新道路.综艺节目的传播不能脱离文化载体,而《创造101》能够获得极高的关注度、点击率,甚至久居话题榜榜首,其背后是对传播仪式观的正确升华,是对偶像培养方式的创新,也是对大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6,(1):20-20
国外:《流行偶像》为此类节目“始祖”,2002年英国国际传媒公司创立此栏目,意在让有音乐才华的普通人展现他们的风采,之后该节目成为全球最成功的节目模式之一,并逐渐登陆其他国家,都大获成功。《伊拉克之星》节目是阿拉伯世界的《超级女声》版本,节目风靡整个伊拉克,在每晚9点的黄金时间段播出,同一时段的电视观众约有一半人是冲着这个节目来的。《美国偶像》已运作四年,节目采用业余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形式,让普通美国民众自由参与,并把评判权交给观众,通过民意选出最受欢迎的歌手。《军方偶像》是美国军方举办的电视实况歌手选秀比赛,是根…  相似文献   

13.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92-92
珍妮弗·洛佩兹加盟美国偶像虽然之前有传言说,拉丁天后珍妮弗·洛佩兹开出不合理条款,但合同终于基本敲定。珍妮弗·洛佩兹将出现在第十季《美国偶像》海选的评委席中。据称,她担任一年评委的报酬超过1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张华立   《视听界》2007,(3):108-108
《美国偶像》持续五年在Neilson收视率上位居首位,.保持着对竞争对手的压制。每个人都知道它早晚有降温、死亡的一天,但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一天何时才会到来。Fox未雨绸缪,推出“Are You Smatter Than A 5th Grader”接档即将播完的《美国偶像》。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被海明威、福克纳等一批大师级作家奉为集体偶像、“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舍伍德·安德森生前长篇小说《暗笑》在国内出版了,该书为作者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继《小城畸人》之后又一经典力作。  相似文献   

16.
余元江 《新闻前哨》2010,(12):95-95
近来,我国很多特别火的电视综艺栏目都带着外国同类节目的影子.例如,前几年特别火的《超级女声》就很雷同于《美国偶像》,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我们约会吧》就是英国《TAKEMEOUT》的国内版,  相似文献   

17.
市场逻辑主导下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多样性的复杂关系与张力在中外传播领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昭然若揭。在国际领域文化保护的目的与意义是不是就在于发展本国文化产业?在市场逻辑的主导下,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会不会意味着《美国偶像》有各国特色的翻版?在本文的上篇,作者试图通过回顾国际传播史上有关传播文化与另类发展模式的讨论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双花 《传媒》2015,(24):60-61
从最初的表演类真人秀节目《流行偶像》《美国偶像》在国外火爆演出,再到中国本土复制、衍生的《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一场场内容、风格同质化的音乐节目,直接导致了受众对该类节目的期待大打折扣.《蒙面歌王》作为明星竞技类音乐节目,从传播主体、传播途径等多方面抽离如今市场化的泥潭,精巧设计的叙事情节,品质化、技巧化的叙事策略,成为音乐叙事节目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明 《视听界》2012,(2):128-128
美国的《60分钟》今年44岁了,依然没有让人看到衰落的迹象。《奥普拉·温弗瑞秀》做了25年,直到去年温弗瑞退休才落幕。从英国老师那里学样的《美国偶像》和《谁能成为百万富翁》都超过10年了,都还欢蹦乱跳着呢。再盘点一下我国的电视节目,长寿且波动幅度不大的,一时很难找出来。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开始,福克斯电视台的《美国偶像》连续6年高居美国收视率榜首,其品牌魅力深入人心,除了它塑造的美国梦让平民大众能够广泛参与之外,试图从它的后期制作和编排上,分析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