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微博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品种,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本文试以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微博@人民日报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财经网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思 《东南传播》2013,(8):86-87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新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网络新闻的新兴体裁,微博新闻的传播更为迅速、广泛,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微博假新闻大大损害了这一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本文从微博新闻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微博假新闻的成因和危害,对规避微博假新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鲁丁晨 《新闻世界》2011,(12):106-10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俨然成为最新的新闻传播平台,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但微博中新闻失实现象时有发生,混淆视听。由此,辟谣类微博应运而生,并在解决微博新闻失实问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也有自身局限性,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张婷 《东南传播》2014,(8):30-32
社会化媒体时代,基于社交关系网的信息传播新形态介入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的竞合便是例证。本文从新闻选题、新闻采集、新闻报道及传播效果四方面梳理了我国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现状,发现微博使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丰富新闻来源与选题,方便新闻采集,在新闻报道中与报纸合力互动,呈现出"鞭子新闻"的特征。同时,面临着微博信息传播碎片化等问题。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的核心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2011年被称为"微博应用元年",开启了"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一些报纸纷纷打造微博爆料平台,让微博网友过足"新闻线人"瘾,"新闻线人"在微博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微博大放异彩的今天,新闻传播界对微博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元。本文从微博写作的特点入手,在与传统写作相比较的同时,探讨这种碎片化写作的特征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重大的传播媒介变革都会对新闻文体造成深深的影响,使之不断创新、发展.微博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新技术,成为今年媒体报道两会的重要传播途径.相应地,通过微博发布的新闻报道表现出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纸媒应审慎看待微博传递的新闻信息、警惕微博带来的新闻伤害,作为利用微博的一个重要方面,纸媒官方微博的运营具有和纸媒同等的公信力,因而在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的基本原则上,必须用要求纸媒的同一标准来要求纸媒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9.
微博是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一个新亮点,全新的传播特征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微博的盛行改变了娱乐圈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娱乐新闻生产的基本模式。本文以上海电视台娱乐新闻栏目《新娱乐在线》为例,从新闻源、时效、结构、报道内容等几方面阐述微博对电视娱乐新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电视媒体要借力微博,但不能过度依赖;运用微博不能丢电视媒体之本,信息把关、梳理、整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出"执政意识"和"民生意识",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在时机选择上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病毒式"传播使评论产生裂变效应是其显性特征;而始终关注中国现代性转型,坚持公民视角发表观点和意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与粉丝结成弱交互关系等则是其隐含逻辑。  相似文献   

11.
曹钦 《报刊之友》2013,(3):41-42
本文以新浪微博对“毕节闷死男童案”及“山西火锅店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分析了在微博新闻中,新闻事实建构的叙述视角特征,首先分析包括全知、限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以及第三人称视角的运用,其次分析了叙述视角的创新,包括多元视角和影像化视角的灵活运用。力求通过对叙述视角的创新分析能更好的理解微博新闻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2.
尚勤 《东南传播》2011,(12):85-87
微博信息正在以“碎片化”的形式和海量化的规模进入大众传播系统中,微博的社区化更是加强了信息的精准传播。而微博的社区化对新闻讯息的把关控制、传播内容、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和受众都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社区的传播结构及机制的分析,从而探讨微博社区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荆丽娜 《新闻世界》2012,(11):126-128
本文以“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为代表分析新闻类周刊的微博应用情况。认为其成功的微博经营策略使老牌的新闻类杂志焕发了新的生机,且对报纸微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新闻形态和新闻生产方式,生活化的新闻开始占据微博空间,生活新闻化现象得以出现生活新闻化对于风险沟通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风险沟通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微博时代生活新闻化的特性,那么就可以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黎 《大观周刊》2012,(18):127-128
随着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新闻事件借助微博传播也越发迅速。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实名制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希望能对新闻的传播方式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报业也在积极地利用这一平台,本文论证了报业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并指出这种微博平台上的专业新闻一定会在社会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博在全世界发展迅速,给高校图书馆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借助新浪微博对高校图书馆微博体系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应开设新闻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等微博账号,组成统一的高校图书馆微博体系,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博应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博是一种微型的博客,起到即时发布相关信息的作用,微博新闻成为新闻发展的一个新工具。本文分析了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利与弊,并探讨了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将如何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借助新浪微博对上海图书馆微博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应开设新闻综合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等微博账号,组成统一的图书馆微博体系,指出微博体系建设应注意统一风格、“大号”带动“小号”、加强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崭新的应用功能,凭借着其入网门槛低、互动性强、信息传递快捷、多媒体融合等特征,一经面世便立刻吸引了诸多网友的追捧。然而,微博给网民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新闻和信息的泛滥、不正当的舆论导向、非主流文化集散地、精英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等方面的缺陷,从而对微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针对微博“新闻道德”缺失的现状,本文提出应从网络媒体运营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普通大众的社会道德和新闻素养教育、新媒体法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保障微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