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手部动作范畴到心理范畴的演变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典型体现,涉及这一演变的词非常多。演变方式主要有三种:隐喻、转喻、语义沾染,其中以隐喻最为常见。人们习惯于用身边具体的事物来比照心理情绪等抽象之物,进而用具体的动作动词去操控它们,其结果就是手部动词衍生出心理义。有时人们以显著的外部动作来转指心理状态、性格等,这样部分手部动词就获得了心理义。  相似文献   

2.
单音节手部动词指需要用手参与才能完成的具体动作的动词。持具类手部动词是手部动词的一个小类,其特点是在完成动作时必须使用身体器官以外的工具。持具类手部动词的两个典型句式:含使用工具的句式为"NP1+用+GN+V+C+NP2",不含使用工具的句式为"NP1+V+C+NP2"。  相似文献   

3.
从龙川方言中选择了20个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手部动作词,对其音、义进行了溯源式的考释,尝试推究本字,考证源流。经研究发现,龙川方言中的手部动词保留了很多古音古义,不少动作的表达与普通话迥异,在发音方面接近惠州音。  相似文献   

4.
动词是表示动作的词。动词可以分为:表示手部动作的词,如拉、捏、推、打、抓等;表示脚部动作的词,如踢、跳、跑、踩、蹦等;表示身体动作的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董正存《词义演变中手部动作到口部动作的转移》一文(下文简称《转移》)考察了汉语史上手部动作义>口部动作义的语义演变模式,包括某些表手部动作义的动词发展出具有言说特征的口部动作义,如言说义的提来源于其悬持义、扯来源于其撕裂义等。  相似文献   

6.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大脑损伤而造成了手眼协调、沟通理解等诸多能力的缺失,尤其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其手部动作更是不协调,穿衣、系鞋带等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能掌握,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精细动作训练是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增强其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其将来回归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就围绕如何运用精细动作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7.
「とる」类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频繁使用的小类。其基本含义表示手的活动动作。由于手的活动动作不仅仅在于"取",所以「とる」的语义涵盖面远远大于汉语动词"取"。本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示手部活动的动词之间相互对应,形成了上位概念范畴和下位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日语动词「とる」的多义构造,使初学者能够对本动词的语义特征与用法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处所宾语句是一种受限制句式,句式动词一般为高频单音节动词,动词和宾语的描写性受到较多限制。处所宾语句表达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动作,主体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类处所。句式的产生源于日常生活中某些动作与处所的惯常性联系,存储于生活经验中并通过语言的提示建立起动作和处所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的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中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研制与人类外观特征类似,具有人类智能、灵活性,并能够与人交流、不断适应环境的类人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本文阐述了采用了PIC系列单片机对机器人各功能子系统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对舵机的优化控制使机器人具有多关节协调运动模仿人类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2523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主要统计对象,通过分析格构造、意义特征及意义领域,明确了日语复合动词前后项的基本像,认为日语复合动词前项要素的大部分为不包含变化意义的〈が,き〉格动作动词,并往往是与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相关的具体动作,而后项动词则很多是包含变化意义的、与〈に〉格相关的动词,由此进一步论证并发展了日语复合动词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动作(经过)→对象变化(结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能受副词"很"直接修饰的动作动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很"所直接修饰的,除形容词、情意类心理动词以外的"支持"类动作动词的语义、语法特征进行了考察。语义上,"支持"类动词是界于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之间的兼表动作和心理的边缘类动作动词,具有强持续性和弱动作性的特点。因而使"支持"类动作动词能够直接受"很"修饰。  相似文献   

12.
苍溪方言中的“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嗒”在苍溪方言里是一个用得较普遍的动态助词 ,它有两种用法 :(1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 (2 )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中的"V得一手好X"表示某人在某方面技艺比较高超,整个格式具有称赞、肯定的语气。本文主要从语法结构分析其语法成分的特点,"V"主要由手部施行动作且"VX"能够产生"好"或者"坏"的结果义的单音节动作动词构成,"得"字为助动词充当补语,"一手好X"充当宾语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自主、非自主动词次类中动作动词、属性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和"屡次"类重复副词选择限制的考察,可以看出各类动词对"屡次"类副词的选择限制很不一致,属性动词选择限制最严格,状态动词选择限制较严格,变化动词选择限制一般,动作动词选择限制较宽松,由此形成了一个语义选择限制由强到弱的等级序列:属性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动作动词。从而揭示了"屡次"类重复副词与动词选择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运动在人类的思维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运动对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的奥秘都有重要的意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家自然会期望所有语言都有表达运动的方式,都有描写各种不同运动的方式。心理学家Miller和Johnson-Laird(1976:527)认为,运动动词是"所有动词中最具动词特征的词",是"动词中最纯、最典型的词"。这种观点的逻辑延伸就是今天所说的"方位主义"。方位主义假设,运动为其他更抽象的认知域提供了认知框架,是研究其他认知域的基础。因此,研究运动、运动动词、运动的表达方式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将首先论述运动及运动的结构,然后根据B. Levin对运动动词的划分,基于运动事件框架,探讨不同类型运动动词的语义、语用、认知特征以及运动事件的词汇化与概念化。  相似文献   

16.
一、手势语 “手势语”具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手势语指聋哑人所使用的手势语,广义的手势语指人们在交际时自觉或不自觉使用的手部的动作语言。动作语言学所讲的主要是后者。 在各种各样的动作语言中,手的动作最能揭示人的内心活动,它极富表现力,因而在交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逼真的外貌描写,能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细致的心理描写,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世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看似平常的动词与动词构成的细节描写,实际有挖掘不尽、咀嚼不完的意蕴。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可见,动作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而人的动作往往是通过动词描绘出来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用一个动词就要使对象生动",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取り出す」为例考察了「とり+V2」复合动词的语义特征,提出对动作对象、动作场所或动作本身的语义范畴限制以及动作实现的难易度是影响V2单纯动词和「とり+V2」复合动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复合动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复合动词的习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初中生辅导》2014,(11):39-41
正1.when,while,as这些连词均可表示"当……时"引出时间从句。when:所引导的从句,其谓语动词既可是持续动词,也可是短暂动词;谓语动词动作发生的时间可以与主句谓语动词的动作是同时,或之前、之后。while:句中的谓语动词应为持续动词,不用短暂动词,谓语动作发生的时间通常与主句谓语动词动作发生时间是同时。as:侧重指从句与主句的动作同时进行,谓语动词可以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一)李经纬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心理活动)的一类词叫动词。动词是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词。动词具有语态、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这些语法范畴通过综合或分析形式来表示。一、动词的词态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