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其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地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思号力和想象力。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是“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主动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以学生为主是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关键。相关调查显示,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出现,主要症结在: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学习动机缺失;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方法知之不多,学习政治的内部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训练。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和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自觉地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看法: 1.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可能积极地克服困难。政治课概念较多,较抽象,再加上政治课长期以灌输为主,学生往往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富于艺术性,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甚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尤为重要。一、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愈强,学习兴趣就愈浓厚。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也最终决定了政治教学的质量,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政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方法,本文试图论述导入方法恰当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陈海锋 《中学文科》2009,(12):12-12
思想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也最终决定了政治教学的质量,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政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仍沿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模式。上课教师讲条条,复习时学生背条条,考试时一字不差地默条条。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只得到一些条条,不知道在现实中有何作用,甚至觉得他们是与现实矛盾的,无用的东西。从而丧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怪有老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依我之见,除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艺术外,首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余耿坤 《中学文科》2007,(10):34-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开启学生潜力之门的钥匙,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和力量。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他的学习态度能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政治课教学十分重要和十分急迫的课题。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要使政治课真正受学生欢迎,政治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罗红静 《考试周刊》2014,(37):132-132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兴趣对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政治课思想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初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强、抽象而枯燥的课程,对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一门学科有其自身客观的局限性,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如何使初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  相似文献   

15.
杨文 《云南教育》2005,(29):18-19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职高政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创新”包括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创新”。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行动 ,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 ,创造新的教法和学法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 ,善于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从兴趣出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之一是理论性强 ,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 ,用兴趣去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和创造 ,从而逐步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觉悟。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感知,在自己头脑里构建。一堂好课,就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笔认为,政治课教学中,“主体”与“主导”作用相结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理论性较强的政治课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政治课尤为重要。_可运用设置“悬念”情境,创设“趣味”情景,创设“试错”情境,创设“喜悦”情境等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变厌学为乐学,学习就成为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缺乏兴趣的课程。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不胜枚举,在此,试谈谈以下几点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想政治课如果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