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博览》2009,(11):34-34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这对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其中一条规定也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即“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有评论家认为,批评权是班主任的天然权利,  相似文献   

2.
陈浩峰 《上海教育》2009,(19):54-56
近年来,教育上发生着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另一边是教育恶性事件不断曝光。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教育部近日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条规定针对当前教育的困境,重申了教育者的批评权,是十分必要的。这条规定的关键词是“适当方式”,何谓采取适当方式的批评教育?在我看来,就是教育者在使用批评手段教育学生时,  相似文献   

3.
《广东教育》2009,(12):17-18
关于批评权“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说法。看似是赐予班主任“尚方宝剑”,实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什么叫“适当方式”.规定中没有明确(也根本无法明确),现实中又如何界定和操作呢?同样的批评教育方式,甚至是一句批评的话语.也许班主任认为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4.
赵新建 《考试周刊》2009,(37):234-234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坚持在使用适当方法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且不完全排除适当的“惩罚”。  相似文献   

5.
滕朝阳 《教育》2009,(10):11-11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最引起社会关注的,莫过于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似乎给了班主任一把“上方宝剑”,一剂兴奋剂:给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权利,增加了班主任的待遇。这的确是件高兴的事,不管人们对此规定如何理解,但《规定》中说“班主任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我可以这样理解: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不再是不敢管,不愿管,而是有权利管,有权利有责任批评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7.
乔志峰 《教书育人》2009,(11):22-22
8月2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予以解读。这位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新华网8月24日电)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下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第十六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批评教育”的热议。有人认为班主任批评权本来就存在,无须再作规定;有人认为“适当”二字模糊不清,让人无从评判;  相似文献   

9.
聚焦     
《山东教育》2009,(11):61-62
新闻背景 针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等做出明确界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班主任批评权”这个新概念引起社会各方热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班主任规定》中,关于教师“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从颁布之日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中西方教师批评权进行了追溯,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中存在的误区,以使教育工作者对批评产.生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印发,一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引起广泛质疑,“班主任的批评权”这个新概念引起社会各方热议。  相似文献   

12.
"以罚代管"的教育方式被很多人严厉斥责,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懒政",有人认为这折射出教师的无能,是教师黔驴技穷。窃以为,"以罚代管"的方式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它显现的是当前教育的无奈。管理的进步只能靠管理方式的灵活化,而不是靠"粗暴管理",以罚款代替感化教育是图方便。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虽然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是班主任行使批评教育权也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任意  相似文献   

13.
认真捧读《规定》,我不由得喜忧参半。 首先,喜的是:“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觉得这一条规定是教育观念进步的体现。以前常说严师出高徒,那时的“严”更多地体现在严厉的体罚。现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家长也比以往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的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吴庆荣 《班主任》2009,(11):4-6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是以行政规章的法律形式授予班主任的一项重要权利,对"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共7章22条,其中第16条有类“闲笔”:“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王彦芳 《河北教育》2009,(11):22-23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16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项规定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的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乔志峰 《湖北教育》2009,(10):51-51
8月2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予以解读。这位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针对此,《规定》特别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专门在第十六条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显然是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的规定。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疑惑,不是班主任,就无权批评学生吗?怎样才算是批评学生的“适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