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青,女,生于1943年,籍贯上海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1984年至1985年为英国伯明翰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任Homer Research Fellow;1986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  相似文献   

2.
“成功永远只垂青于那些踏实肯干的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高利副教授可谓恰如其分。 高利于1978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1985年成为著名汽运专家陈荫三教授的在职研究生,1992年又考取了吉林工大的在职博士研究生。高利老师在事业上执著追求,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马远良教授生于1938年7月,四川省隆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1983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7年9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  相似文献   

4.
蔡蔚,1999年获美国克拉克森(CIarkson)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海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朝阳区“凤凰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10年度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1978年10月-1985年11月,分获哈尔滨电工学院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5—1994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主任;  相似文献   

5.
曾烈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12月17日生于四川省南部县,父亲是当地著名中医医生。1962年初中毕业于南部县大桥中学,1965年高中毕业于南部县建兴中学,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任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1991年任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1985年曾作为中国青年发明家代表团团员参加在保加利亚举办的首届世界青年发明家成果展,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11,(11):F0002-F0002
胡建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1965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85年、1988年分别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博士学位。1992-1999年期间先后在日本通产省财团法人造水促进中心、日本厚生省国立公众卫生院工作。1999年10月任北京大学城市环境系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兼任日本厚生省国立医疗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64-164
20 0 3年 11月 2 0日“第二届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的朋友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的师生们对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曾民族教授作了题为“构筑知识服务的技术基础结构”的报告。武汉大学周宁教授的“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 ;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的“视频信息索引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毕强教授的“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研究领域” ;曹锦丹博士的“日本…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化工系统未来研究研讨班1987年1月13日~17日在江苏化工学院举办。来自全省35个化工企事业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期研讨班。江苏省石油化工厅计划处长钟虹同志,中国石化总公司情报所闻庆祥工程师,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宁波大学工商经济系副教授顾镜清同志,江苏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祥行同志,江苏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孙载坚同志,分别应邀作了“化学工业未来和我们面临的任务”,“国内外石化工业的现状及展望”,“未来及未来研究的原理、方法及重点”、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月20日在长春举行的“激光原子法分离铀同位素两步光电离原理性实验鉴定会”上,代表们审议了鉴定报告、资料和图纸并参观了现场表演后,对我国在高技术领域内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科学报》、中央电视台均在显著地位作了报导,《中国科技报》将此项成果评选为1985年全国1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F0004-F00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立项建设,2007年7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在编固定人员57名,非在编固定人员20名,客座人员9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863”计划VLSI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郝跃教授扫任;实验室主任为副校长、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杨银堂教授;微电子学院院长庄奕琪教授等为学术骨干。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均理系纳米磁学科研组,据科研组负责人中科院院士都有为教授介绍,1992年为了承担国家“85”攀登项目、“纳米材料科学”组建了南大纳米磁学科研组,建组伊始仅有教授1人.研究生数人,经过12余年的发奋图强.拼搏进取科研组目前已形成一个和谐而温暖,团结而奋斗的研究集体,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研究生20余人.  相似文献   

12.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原名情报工程系,1993年更为现名),于1985年创办招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4名。每年招收本科生40名,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情报理论与方法”、“工商情...  相似文献   

13.
任东来,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江苏宜兴人,1961年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先后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学士、国际关系法学硕士和世界史博士学位,是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7月开始执教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东来教授长年致力于美国宪政史、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理论等方向的研究。并且建树颇多,出版过《美国宪政历程:塑造美国的25个司法  相似文献   

14.
刘三阳同志项士毕业后留援从事教育13年了,从不放松学习进取。1989年在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数学博士学位,后又赴法国作博士后研究一年。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西北大学周明全教授主持的陕西省教育厅重点计划项目“多媒体信息查询技术平台”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评审验收会由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与产业处主持。周明全教授和耿国华教授分别向评审验收委员会作了“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技术报告”。评审验收专家认为:该技术在多媒体信息融合管理、查询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多通道用户交互方式上具有创新性,系统整体性能优于国内类似系统,开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西北大学“多媒体信息查询技术平台”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文哲  相似文献   

16.
顾肃,知名政法学者,南京大学哲学与法学教授。1955年4月生,江苏启东人。1981年获得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主攻西方哲学。随即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获得美国哈佛燕京学院奖学金,赴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留学,主攻西方哲学包括法律哲学,其间于1985年获得该校硕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博士论文写作,于1989年获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南大任讲师。1990年12月晋升副教授,1995年3月提升哲学与法学教授,目前担任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3,(3):5-5
近日,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科协共同设立的第十三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畅、南京大学教授吕笑梅、东南大学教授吴刚、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敏、南京工业大学教授胡永红、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教授赵启林、江苏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谢旅荣、南京大学教授潘丙才等1O名科技工作者被授予2011-2012年度“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称号。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2014年12月20-21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办、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情报》杂志社协办的“第六届国际信息资本、产权与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周庆山教授主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秦海博士、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信息与媒体学系杉本重雄教授、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大学信息学院葛瑟吉教授、台湾世新大学资讯传播系庄道明副教授、台湾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主任林志凤副教授、日本鹤见大学图书馆,档案和信息研究系长塜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中央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艾布杜勒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战林教授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等出席并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内图情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在校师生,共计10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学科建立于1978年,经翟中和院士等老一辈教师的不懈努力,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培养了丁明孝、陈建国、张传茂、苏都莫日根、张博和陈丹英等一批优秀人才。1999年丁明孝教授主持“973”项目《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加上邓宏魁、舒红兵等教授陆续回国工作,整体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一支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实力较强的研究队伍。2004年以张传茂教授领导的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目前,该创新研究群体有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其中…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1997年间留学日本国立京都大学,1997年破格晋升为摄影测量教授,1999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2001年被遴选为新武汉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政协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