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著《文艺复兴论》的丕特(water parten)有过一句话:“一切艺术都是趋向着音乐的状态。”诗歌是一种艺术,当然也趋向着音乐的状态。诗歌和音乐被称为“姊妹艺术”,所以,诗歌之趋向于音乐状态的程度更在一切艺术之上。 从中古以来,诗歌的演进完全是以音乐为根据(即趋向着音乐的状态),使诗歌完全音乐化,达到所谓“音乐的文学”。中国的词和曲就是与音乐融和的诗歌。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因此词称得上是真正的“音乐文学”。关于词之形成,元稹《乐府古题序》中说:“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词以  相似文献   

2.
音乐与诗歌都是人类生活体验的自然流露和内心情感的自我表达;音乐是流动的诗歌意象链。英语诗歌《潮起潮落》的听觉艺术特征诉说了它本身自在的音乐逻辑:模音、节拍、旋律与曲式等方面,这种音乐逻辑助成了其生动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就文学体裁而言,最早起源于甲骨文记载的应用性散文,随后才是诗歌的产生。诗歌的产生和两大文学艺术文化类型密切相关,即与音乐和散文有关。两者之间,应该是先与散文有关,诗的因素是从甲骨文的反复记录和书写中萌生的,以后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时代,音乐的音律节奏引导了这种原本从散文文体中孕育出来的诗歌雏形,从而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礼乐制度,皆为帝王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与所谓下层民众并无关系。因此,无论是最早由甲骨文记载的应用体散文,随后一些的政令性散文、记载历史的散文《尚书》,还是与西周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诗经》,都同样是贵族政治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历经五千年沧桑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伟大而辉煌的篇章。中国文艺史上,文学与音乐最早结缘。诗歌同音乐舞蹈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诗歌的音乐美,是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音乐舞蹈不仅要求形象美,而且要创造出诗的意境,要有诗味。把音乐舞蹈作为描写对象的诗出现很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吟咏乐舞的篇章。魏晋以来,随着音乐、舞蹈的发展,乐舞诗创作蔚然成风。下面,我们分别从《诗经·陈风·宛丘》和曹丕的《善哉行》两首诗的分析中,看其乐舞的美学特性及乐舞的发展、变迁。一选自《诗经·陈风·宛丘…  相似文献   

5.
杨赢 《河北教育》2023,(10):60-61
<正>文学和音乐的关系,是一个说之不尽的话题。我们知道诗歌和音乐本身同源,不管是中国的《诗经》,还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人类文明早期的诗歌都和音乐密不可分。虽然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诗歌和音乐彼此分离,获得了自己独立的地位和特点,但是这一对姐妹艺术,却始终分分合合,藕断丝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引人遐想的爱怨情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文学和音乐中一对有着奇妙姻缘的艺术体裁:十四行诗和奏鸣曲。孔子说,必也正乎名,名正则言顺。  相似文献   

6.
一、丰富的中国诗歌文化诗歌是运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的语言 ,通过丰富的想象 ,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集中反映现实生活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被视为文学中最高最美的艺术 ,犹如音乐中的钢琴、舞蹈中的芭蕾、体育中的足球 ,是一种极为精致的艺术。我国是诗的国度 ,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 ,诗歌这个艺术宝库一直散发着熠熠的光芒。《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的”国风” ,思想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诗人 ,对形成中国诗歌寄兴遥深、含蓄蕴藉的风貌起了重大作用。诗歌发展到了汉代 ,有…  相似文献   

7.
杨俊叶 《学周刊C版》2011,(5):203-203
有人将音乐定义为“感情的速记术”“情绪的语言”,不是没有道理,但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文字,其难度不言而喻。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音乐的诗歌只有一小部分,且大多出现在唐朝,存这其中就有不少佳作,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相似文献   

8.
用音乐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情调美音乐能给人美感,能陶冶人的性情。在诗歌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播放与诗歌情调相近的音乐,为教学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诗与音乐交融的情境之中。当然,教师对音乐的选择就比较讲究了。音乐的种类与旋律必须与诗歌的情调和谐统一,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烘托、值染作用。例如,我教舒姹的《致橡树》,选择了轻松、明快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入教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选择了哀怨缠绵的小提琴曲《梁祝人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则选择了雄奇飘逸、如幻…  相似文献   

9.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 ,于2 0 0 2年 4月 2 0日到 2 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 ,在于探讨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开辟诗歌研究的新途径。包括文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共 4 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提交论文 2 0余篇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这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赵敏俐提交的论文《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就是从乐府歌诗的音乐歌舞表演角度来研究其文学特色的有益尝试。他首先指出 :由于汉乐府歌诗是诉诸表演的…  相似文献   

10.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