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利弊谈     
我们知道,摩擦可以起电.摩擦后的正负电荷是被束缚在带电体上的,它不能像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移动,所以,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都知道,摩擦可以起电,摩擦后的正负电荷是被束缚在带电体上的,它不能像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移动。所以,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看电视时,荧光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  相似文献   

3.
1.飞机静电的来源 飞机静电是多种起电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归纳为摩擦起电、引擎燃烧产生的等离子体起电、感应起电和吸附带电颗粒起电.  相似文献   

4.
电荷检测题     
一、填空题1.人们发现,用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那么带电体有何性质呢?如图1所示,小华用跟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发现橡胶棒能_______碎纸屑;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时,水流会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性质.2.与丝绸摩擦过  相似文献   

5.
验电器浅析     
一、问题的提出: 金箔验电器是电学教学中首先使用的静电仪器,它结构简单,演示效果明显。对于验电器的作用,在初、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未作明确介绍,而只是说:“摩擦过的物体带不带电可以用验电器检验。”一些高等院校电磁学教材也只是说验电器是“测量电量的最简单的仪器”,“带电体上的电量可用验  相似文献   

6.
做实验需先拿仪器,也许您会说这是一件小事,可在发生了下面这件事情之后的我再也不敢说这是一件小事. 那是1981年9月的一天,我拿了一提篮静电实验仪器到朱正元先生家.当我把仪器从提篮中搬到桌子上之后,朱老对我说:“陶洪啊,从你拿仪器的动作就可以知道你对静电实验知之甚少.”听了这句话我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后,朱老对我慢慢地说出了缘由……静电实验的关键是保证带电体不漏电,而带电体主要是通过绝缘塞子、手柄、支柱等漏电的,因此,上述绝缘体绝缘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静电实验成败的关键.而绝缘体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利用球形带电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的3个等效原则,求解球形带电体空间的电位,加深学生对静电感应现象的物理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在下车开门时,常常会有遭受电击的感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与空气摩擦带的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被导走,当地勤人员接近飞机,人与飞机间可能会产生电火花,严重时可能将人击倒.据有关数据统计,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立时,产生的静电可以高达1万多伏,脱化纤衣服时产生的静电也可达数万伏,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产生的静电可高达10多万伏.静电电压  相似文献   

9.
1电荷概念的建立及其演化在英文中最先出现的ELECTRIC一词,是1600年吉尔伯特根据希腊文“琥珀”一词创造的。其原意是指掳璃等物体经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译成中文则称之为电现象。现代英汉大辞典中该词的汉语含义为带电体、带电的、起电的、发电的。1646年英人布朗首先引入ELECTRICITY一词,汉语语意为静电、电荷、电、电流、电学。这就是电荷早期的原始概念。17世纪前人对自然的研究仅限于宏观现象的观测和为数不多的实验。所以说电荷的早期概念反映了宏观带电体的静电现象及其力学性质。此后三百年间,对电的研究跨了三…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静电演示实验的改进我们在中学电学教学中,通常采用摩擦过的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如“通草球”或碎纸屑)来演示静电作用,但你是否见过摩擦过的带电体能吸引木制米尺呢?将一根木制米尺用线横挂起来吊于空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米尺的一端,此时就会看到米尺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这一演示实验效果明显,对中学生来说.产生了耳目一新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带电物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一个带电的气球能吸在玻璃上,它的原理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相同吗?用摩擦带电的塑料尺子靠近细细的水流,可以看到水流发生偏转,它的原理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相同吗?若改用四氯化碳液体代替水流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要弄清楚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对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物理机制有所理解。本文先建构一个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第三册第六章“电场”第三节“电场中的导体”中,法拉第圆筒实验是“导体的静电平衡”这一节教材要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演示实验。它是验证静电平衡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电导体(孤立带电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  相似文献   

13.
实验小改进     
实验小改进钟祥县双河镇小学孙启林(431913)1.摩擦过的橡胶棒或塑料尺子接近氖泡时使氖泡发亮这一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成功。为了不影响实验效果,可换用学生的文具盒(塑料文具盒)来摩擦,其效果好,取材方便。2.利用摩擦的方法使各种带电体互相接近观察发...  相似文献   

14.
1.选两块尺寸为2cm左右的白色泡沫块,用细晴纶线分别拴挂在铁架台上,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其他摩擦过的带电体)靠近泡沫块,泡沫块将很快被玻璃棒吸引.两泡沫块跟同一带电体接触后,将明显呈排斥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一、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这里的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等.让一个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正负电荷分开.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上了和带电体一样性质的电荷.③感应带电:  相似文献   

16.
静电实验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静电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使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和事件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完整地掌握有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有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觉得静电实验不易成功。有时候.课前准备时效果很好,可是到了课堂上演示时又不行。本文拟对静电实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我认为,要想确保静电实验的成功,必须要弄清楚静电实验的特点。静电实验不同于一般的电学实验,静电的第一个特点是带电体的电位高。感应起电机可使…  相似文献   

17.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一个综合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它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等力学规律.所以,研究电场中的带电体问题自然要用到力学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电实验不同于一般的电学实验.静电的第一个特点是带电体的电位高,感应起电机可以对地电位达到数万伏特.而范氏起电机正常情况下可获得180kV以上的电位。第二个特点是电量少。电量小到10^-n(n≥6)数量级。电量高,就容易漏电,电量少,一漏就光。静电实验的“电压高而电量少”的特点,决定了成功做好静电实验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绝缘部分的绝缘。  相似文献   

19.
静电带电体因电压高,易产生放电现象。因此,做好静电学实验的关键是提高实验环境的绝缘性。以保证实验的成功。静电实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夜晚,你在黑暗的房间里脱下尼龙或涤纶衣服的时候,常会看到闪光并听到碎碎啪啪的响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物质是由带电的微粒组成的.通今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总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但物体间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差的物体就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另一物体得到电子,带上等量的负电.士。果物体是绝缘体或被绝缘,那么,电荷在物体上不发生转移,我们称它为“静电”.人们在活动时,衣料之间由于相互摩擦而出现电子的转移,带上静电.尤其是尼龙、涤纶一类衣服,静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