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早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晚清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美和留欧教育开启了留学教育之风。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留学教育是它对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局派遣的留欧学生是晚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开展及分析留美与留欧教育二者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对留学教育的评价,进而引起对当今留学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时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留学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得以实现,留学生也集中在这几方面:一是幼童留美;二是船政学堂学生留欧;三是一些通过教会资助或自备斧资出国留学者。前两者实际上同为政府主导下的留学,自备斧资出国留学者常常与教会和传教士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肇始于容闳所倡导的留美幼童的派遣,其后派遣学生留欧,至清末又出现留学日本潮.容闳的故乡今珠海地区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它对中国留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殊多.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到列强侵略的国家,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同时,一直怀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始终显现出开放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特色.而容闳和被称为"容闳的'美国人'的"留美幼童们,他们回国后输入"西洋之学术","介绍西方科技到中国",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复兴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实际是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所具特色的人格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清朝末期的留学教育,包括派遣留美幼童、派遣留欧学生、留学日本浪潮和派遣庚款留美学生,并对留学教育在思想启蒙、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社会变革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  相似文献   

8.
在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5),经洋务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209人,其中既有留美的,也有留欧的。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首批中国人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洋务运动中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9.
晚清自官费留美后,继有官费留欧之举。在留欧教育中,留学法国又占居着重要地位。本文将晚清的留法教育分"洋务运动"时期、"百日维新"前后和"重行新政"时期三段进行爬梳整理,发掘了若干教育史料,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并对各个时期的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是清末两次大规模赴美留学运动中重要的留美预备学校.本文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学校职能、发展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清末中美教育交流中,中国对待美国教育的态度以及中国自身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是清末两次大规模赴美留学运动中重要的留美预备学校。本文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学校职能、发展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在清末中美两国教育交流中,中国对待美国教育的态度以及中国自身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留学运动始于清末,历经民国,迄乎当今,还必将延至未来.其中有六次运动和热潮,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它们分别是:清末留日运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二十年代留苏运动和四十年代留美热潮、五十年代留苏热潮、八十年代以来出国热潮.这些运动和热潮的形成、嬗变,反映了一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探索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的曲折历程.一、清末留日运动清末留日运动之前,清政府曾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和船政学堂学生赴欧洲留学,这是中国留学运动的嚆矢.  相似文献   

13.
潘光旦﹃标准清华留学生﹄吕文浩引言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以19、20世纪之交开始的留日和清末民初开始的留美最为重要。在留美大潮中,育才范围之广、成才质量之高,无出庚款留美之右者。庚款留美生有好几种。第一种是1909~1911年的第三届直接留...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曾掀起了一场赴日学习速成教育的高潮,而留日师范速成教育则是清末留学教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学界对其虽有一定研究,但尚待深化.清末留日师范速成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学堂师资的匮乏,二是地方督抚的推动.此外,不菲的游学费用及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制约着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并成为其最终被废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晚清沈葆桢的留学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浓葆桢首开官费送学生赴欧留学的经过。中着重阐述了沈葆桢的留学教育思想,分析了留欧教育的历史意义,以期对晚清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李鸿章与近代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中国的自强事业,曾国藩、李鸿章二人都曾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不仅使留美幼童如期遣出,而且还在尔后派遣学生留欧:曾李二人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马永斌刘文渊中国留学史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数逾10万的留学生远涉重洋,前往异国他乡,艰苦求索,以实际行动加强了东西文化交流。他们肩负着西学东渐和华风西被的双重任务,他们是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18.
留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留美教育,在留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留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留美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把握其发展脉络,同时,试图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育,能对积极稳妥地做好新时期的留学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清末留学教育是在中国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历史境遇下,由清政府主导进行的学习西方的留学教育,是中国现代留学教育的开端。清末留学教育对于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政治、人才培养和科学文化观念的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缺少统筹规划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留学教育理念的历史局限,留学生的知识层次也普遍较低。从国际化战略视域下进行考察,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清末留学教育对于当代中国留学教育仍有启示,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双向留学教育是当代留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教育虽然只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但却出现了三次留学潮 (清末民初、五四之后、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和五代留学生 (即洋务运动、清末民初、2 0世纪 30年代前后及 5 0年代、80年代 )。这些留学生 ,特别是留美生 ,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但是 ,有关留学生、尤其是留美生的专著并不多。令人高兴的是 ,天津古籍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李喜所教授等撰著的《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一书 ,不仅填补了留美生历史研究的空白 ,而且新意迭出 ,独具学术个性。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突破了单一的叙述留学生学习、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