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陈继军 《成才之路》2013,(14):53-5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如今踏上讲台已十几载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一篇篇的美文中我感受着文学的浩瀚和思想的启迪,从鲁迅到冰心,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正是这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才让我们的学生成长了。然而"学以致用",我们怎样才能把他们欣赏到的这份感动和受到的熏陶运用到平  相似文献   

3.
衣奎伟 《福建教育》2005,(7A):12-13
2003年春天,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从那时开始接触网络。首先我来到了成长论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聚集在这里的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追梦人,他们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当做一种追求。看着他们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教育随笔,我震撼许久,原来教育是这般的精彩,生活是这般的浪漫。看着一篇篇激情四射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成长的旋律     
成长的过程是一篇乐谱,有高音区,有中音区,有低音区,每一个不同的音符都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成长过程。我真的在成长吗?脸上不时地冒出小痘痘,身高与体重一天天的增长,书本变得越来越厚……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我在成长。高音区的音符是鲜明、愉快的。成长的喜悦与成功被  相似文献   

5.
清扬 《新作文》2013,(Z2):96
在编辑这一季的放胆获奖作文集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一次成长。看到一个又一个小作者的笑颜,读到一篇又一篇的佳作,我能感觉到,他们和它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在拔节长叶,在尽情喝饱雨露,奋力向上伸展身体,展示着自己天然无雕饰的性情。读着看着,我被打动了。我的思绪时而伴着文章里的情节飘飞,时而又回到了自己的记忆里,想想那个时候我  相似文献   

6.
泪与笑     
小引儿子(允成)出生后我一直不间断地给他写成长记录,到现在,六年多,一共写了三百三十三篇。每写满一百十一篇我就将其编印成书。来得及的话,下个月《允成成长录三集》也将付印。这些记录中有很多泪影与笑声,有怕与爱,它们把生命成长的不易具象化了。这是我与儿子共同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从书中介绍的魏智渊、朱国红等30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积极从事教改实践;海量读书,有很深的知识积淀;善于利用网络,皆为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笔耕不辍,都善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等。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读一本好书,交三十个朋友》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孩子都早熟。从电视里他们模仿了接吻,从流行歌曲里他们模仿了失恋,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他们模仿了纯情。在这里我无意贬低模仿。模仿是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梅妞倒并不比媒体经常担心的城里的孩子们“纯洁”。她也是通过模仿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9.
壁报自述     
我的名字叫壁报。我拥有着五彩人生,一幅幅多彩的图画,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构成了我的生命。我是全班同学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我身上,拥有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些美丽的颜色组成了一条长裙,我穿着这条长裙,安安静静地住在我整洁的居所里,用我独有的方式,感受着周围的一切,聆听着同学们思考的节奏,呼吸着他们快乐的空气,品味着他们生活的细节。我为我成长在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里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上课时,我也和他们一样,和老师面对面,接受知识的洗礼。有时,我会看着他们聪明的小脑袋出神;有时,我会听着他们精…  相似文献   

10.
泪与笑     
朱煜 《江苏教育》2011,(7):34-37
小引 儿子(允成)出生后我一直不间断地给他写成长记录,到现在,六年多,一共写了三百三十三篇。每写满一百十一篇我就将其编印成书。来得及的话,下个月《允成成长录三集》也将付印。这些记录中有很多泪影与笑声,有怕与爱,它们把生命成长的不易具象化了。这是我与儿子共同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时,读到女作家陈学昭写的一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篇小说的名字比内容更加深深地打动了我。每次当我写完一篇小说或者是做完一件事,以全身心放松的姿态活动筋骨时,我总能想起这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如果我在某一场合说出这句话和我的感受来,是一定会遭到许多人的嘲笑的。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幼稚是一种浪漫,或者说是一种幼稚的浪漫。我知道,这是一定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闲人,他们不喜欢工作,他们总觉得工作只应该是别人的事。而他们,则天然地应该坐在工作者的旁边,品着茶,抽着香烟,很宏观地谈论他们无论如何也左右不了的天下大事,然  相似文献   

12.
周一是例行批阅周记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周记,仔细地阅读、批改着。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透过那活泼而略显稚嫩的语言,我仿佛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聆听着他们的心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体味着他们的烦恼。正是这一篇篇周记,让我及时发现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感受  相似文献   

13.
罗刚淮 《师道》2011,(6):23-24
经常被一些学校邀请参与教师的座谈会,座谈话题也常围绕教师的专业成长展开。他们常让我谈谈专业成长的经验,因为在不少老师看来,我几乎成了看得见的"神马"——一年公开发表几十篇教育教学论文。"你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涉及到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 ,这是一个天下为人父母者都很关心的话题。具体如何阐释这篇短文 ,我们想请三位我刊学生读者的家长来发表看法 ,他们分别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 ,有农民 ,有工人 ,有干部 ,他们的观点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我们这么做 ,是想借以让我刊的学生读者朋友们倾听天下父母的声音 ,也让天下父母都来关注一个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父母该做些什么 ,特别是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当教师这一职业成为我的理想时,我就想象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四年前,我的梦想成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和35个孩子的班集体。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他们四年级,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日子,我收获了做教师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6.
[题目阐述]在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总会有一双手牵着我们,在需要帮助时毫不悭吝地伸向我们,引导我们,让我们在青涩中成长。记忆中,忘不了这样一双手……请以"这双手,牵着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17.
刘平:某大学的《研究生学志》有个"方家导航"栏目,他们希望我写一篇自己治学的经验笔谈,同时给我发来数篇已经发表的笔谈。我读过这几篇笔谈,自己也很受启发;同时也意识到,面对太多的引导、教导、劝导,同学们是否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觉呢?  相似文献   

18.
《丑石》能收进中学语文教材 ,大出我之所料 !“丑石”被看中 ,我很高兴 ,丑石一样众众多多的人才被社会重视 ,我兴奋得要振臂欢呼 !但我同时感到了慌恐 ,竟没有将这篇文字写得更尽心意些。事实就是这样 :中华民族 ,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民族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这块土地的丰富和神秘。三中全会以来 ,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当我每日读着报纸上的人才的报导 ,身心都处于一种激动之中。在这了不起的时代里 ,我接触到好多各方面的人才 ,了解他们 ,熟悉他们 ,向他们学习 ,同时深深懂得了人才成长的艰难性和发现人才的艰难性。有…  相似文献   

19.
在2005年第5期的《新作文》上,我们编发了一篇《为分数而活着》的文章,并就“分数”和“成长”这则话题发布了一则“论战启事”。随后,我们便收到许多“论战”的稿件。那一篇篇流淌着真情实感的文章,敦促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深深的反思,从而也有了本期的“特别推荐”。关于“分数”与“成长”,我不想做过多的论述,因为在本期的“特别推荐”里,孩子们已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真情表述,这里我只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神童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杨并生 《师道》2005,(5):43-43
名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对其成长负责,保障他们的学习机会以及成功的机遇。当然,肯定、欣赏也是一种尊重,但尊重却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而且仅仅一种赞赏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尊重自己的学生,关爱自己的学生就像阳光普照万物一样,也要有四季的区别。最近读到一篇名为《美丽的歧视》的章,就让我很有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