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带动法 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形式,即:“前带后,后追前”.这就是波向前传播的原理.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通过比较它与相邻质点(注意:两质点的水平间距不能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移,即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同理可确定某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2.
机械波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恰好前进一个波长.质点振动时间t,则波动距离x=vt.质点振动位移、波动位移与质点振动时间(波动时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若题目中给出时间t,可从时间t与周期T的关系人手;若给出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x,可从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人手.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机械波解题中快速建立振动与波动的联系,从而确定振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下面就以横波为例介绍六种方法供参考. 一、相邻质点带动法参与振动的各质点沿传播方向依次带动,故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点越在先前越先振动,离波源越远的质点越在后,其振动总是滞后前面质点.例如:图1为某时刻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波,则波形图上P点、F点的振动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波的形成机理确定波形 波源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并依次引起更远质点的振动,且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同的时间内带动相同距离的质点振动.根据上述波的形成机理,即可画出波形图.  相似文献   

5.
所谓横波两向,即横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在波动问题中,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下面介绍四种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机械波的理解 1.判断质点起振方向 在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所有质点在起振时的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一致,即波源开始振动时向哪一方向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振动时也要向该方向振动。  相似文献   

7.
机械波问题是中学阶段的重点,由于参与振动质点多,质点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多解性等,初学者往往难于掌握.特别是波形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质点已振动,另一些质点还未开始振动,同学们常会用“现成波’的形状,套用“未成波”的形状,而导致错误.现进行两个易错例题剖析,旨在引以为戒,吃一堑长一智.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中学物理“振动的能量”之后,关于简谐运动的能量学生都知道:做简谐振动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振动质点位移最大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振动质点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为零.简谐波中振动质点的能量的变化规律是否也这样呢?对这一问题,一些师生认识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机械波中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它只是以波的形式把振动传播出去难以理解.进而,易将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混淆,错误地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教材用六幅图分解了绳波的形成,然而这毕竟是静态的.而真实的绳波又是瞬息万变,难以捕捉.为此本文在Tur-boC语言图形环境中模拟绳波的形成,只需按任意键,易于操作,现象非常直观明显.二、程序设计思路将绳子看成是由无数个质点组成的,让第一个质点起振,依次带动下一个质点,每按…  相似文献   

10.
l带动法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相邻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形式,这是波向前传播的原理.只要知道某点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再通过比较某质点的位移与它相邻质点(注意:两质点的水平间距不能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弹性介质中,当波源做简谐运动时,介质中各质点随波源依次在其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所形成的波就是简谐波.但是介质中各质点并不随波一起传播或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状态或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那么介质中各质点是否与做简谐运动的谐振子一样机械能守恒呢?笔者针对该问题加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理解波的形成特征,掌握波的分析方法,这是解决机械波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波动的三个考查重点作一简要讨论。 一、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特征是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的质点,这也是波动形成的基本特征,理解并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可判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永科 《新高考》2004,(11):61-62
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质点向下(y轴负方向)振动,“下坡”的质点向上(y轴正方向)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相似文献   

14.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形式,即沿传播方向上,振源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振动,前一质点再带动后一质点振动,这样各质点依次带动,依次振动做着相同的振动,把能量和运动形式向外传播出去.只是各质点振动步调不  相似文献   

15.
1.四等分或八等分 例1图1为一列简谐横渡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相似文献   

16.
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质点的振动是在前面质点的带动下产生的,因此,后一个质点总是“追随”前一个质点。 如图1所示,为某一时刻一列向右传播的波形,AB之间的每个质点为“追随”它们左面相邻质点都向下振动。同理BC间的各质点为“追随”它们左面相邻质点,都向上振动。  相似文献   

17.
振动图象描述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波的图象描述某一时刻全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两者的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一、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当振源在介质中振动时,由于与介质间弹性力的 作用,振源将带动靠近它的质点振动起来,这些先振动 起来的质点通过弹性力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因此,通 过振源的振动,使介质中大量质点由近及远依次振动 起来,就形成了机械波,机械波不但将振动方式传播出 去,同时也将振源的能量通过振动的质点不断向远处 传播,对于简谐波,其传播过程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1)波上的每个质点都围绕其平衡位置振动,但 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每个质点的振幅、周期都与振 源的振幅、周期分别相等.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46面分析横波的形成时,在波形的插图中画出了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即各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可用有向线段表示,箭头指向表示速度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速度的大小.而本插图中除波峰、波谷各质点的速度为零外,表示其他各质点的振动速度矢量的有向线段长短相同,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一、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当振源在介质中振动时,由于与介质间弹性力的作用,振源将带动靠近它的质点振动起来,这些先振动起来的质点通过弹性力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因此,通过振源的振动,使介质中大量质点由近及远依次振动起来,就形成了机械波,机械波不但将振动方式传播出去,同时也将振源的能量通过振动的质点不断向远处传播.对于简谐波,其传播过程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