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生态美的觉识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美的生态环境 ,需要认识美、爱护美和创造美。但如何觉识美和实现美却需要长期艰苦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美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生态美就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美。它凝聚着人类的全部劳动和智慧。不论何种美都需要培养、发现和创造。美是多方面的 ,有自然环境美、社会文明美、文化艺术美、情感心灵美 ,它们共同构成美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人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创建一个光明温馨、祥和美丽的生态世界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是一项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体育项目,其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价值,表现出着装美、音乐美、编排美、形体美、动作美、表演美、风格美、力量美、竞争美等美学特征。健美操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美给予健美操永久的生命力,健美操的发展需遵循美的规律,才能繁荣昌盛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3.
夏云 《职大学报》2007,(4):87-88
绘画美是王维山水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本文从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意境美四个方面探析了王维山水诗的绘画美是以怎样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数学的教与学若能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优秀的化妆品说明书及其翻译应注重美感。例如对称美、流畅美、音韵美、精练美和修辞美。作者认为阅读化妆品说明书,除了能增加产品知识外,还能让消费者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6.
体育美学诸形态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体育美学概括为人体美、技艺美、精神美和装饰美的4大形态.在人体美中,通过探讨体型美和姿态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基础;在技艺美中,通过探讨体育特有要素形式美和技术战术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核心;在精神美中,通过探讨表情美、语言美和行为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动力;在装饰美中,通过探讨体育服装美、体育装备美、体育建筑美和体育环境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线刻是汉画像石重要的表现手法。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的线刻语言古拙 ,沉雄而又精雅。其雕凿美、力度美、节奏美、装饰美、律动美相融相彰 ,共同形成了该画像石丰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它从数与形的角度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秩序与规律给予揭示与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思维结构的呈现;以微分学的知识内容为载体,深入分析和挖掘微分学中的数学美因素,将数学的统一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及和谐美等内容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捕捉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美.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本文紧紧围绕《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的特质,分析其何以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浑厚朴实的自然美、真挚的人情美、深切的相思美、重复变化的韵律美、整齐规范的形式美、意境浑融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周易》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中国美学史》为主体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周易美学专著为主要代表,21世纪又取得了全面拓展的新收获。其研究方兴未艾的原因在于《周易》符号的神秘美、卦辞的象征美、标准答案的不在场美、内部体系的丰富美以及简单的科学美和占卜的游戏美结合起来的真假难辨美。未来的研究可从生活美化、心灵美学、和谐与美的社会、阳刚之美的政府、刚柔兼济的管理者、阴柔之美的公民等方面的构建着手。  相似文献   

11.
论身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身体美的概念 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呈现的美。 身体美不仅指人体表面形态的美,还包括骨髂、肌肉、皮肤、毛发等层次,牙齿、指甲等细部,并涉及音容笑貌、服装饰物等与表现身体美有关的一切方面。身体美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健康之美,是生命灌注之美。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中存在美。数学教育是美的教育。数学教育不仅具有智育功能,而且具有美育功能。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享受美的阶段。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数学的美学元素,抓住教学中的最佳时机,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老舍的创作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之美,具有鲜明的浪漫气质,这主要表现为:审美意象的诗意之美、抒情意境的诗意之美、深厚意蕴的诗意之美及理想意念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14.
美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树立高雅审美观的教育。在小学主题班会中渗透美育,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实现高尚的人格价值,融合真、善、美的统一。主题班会重视美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鉴别以及欣赏能力,建立追求美、欣赏美以及尝试创造美的观念,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审美能力。什么是审美能力呢?那就是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就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让学生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教师的任务在于挖掘美、渲染美,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再造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教学过程的美首先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创造性。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语言艺术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节奏也能减轻学生身体的劳累。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言蕴含着丰富的美,只有真正领会了英语语言的美,才能激发出审美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掌握英语的愿望。本文从音韵、形之美、文化底蕴及英语口语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言之美,让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英语语言展现出美的一面,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自然美、语言美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包含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武术美可分为感官之美、认知之美及体验之关三个层次。武术应充分利用其美学的商业化优势,以感官之美的武术动作来改良现有各类武术著作及竞赛活动,以培养习武者的兴趣,却后臻至认知之美及体验之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各个环节不断地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