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课堂吸收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用微分方程建立了一个描述讲课过程的数学动态模型 ,用数学方法阐明了显著影响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率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 ,最后利用该模型的边界解 ,对上述各种因素作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分析给出了提高课堂知识吸收率的实施方法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 《考试》2009,(7):74-74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沟通,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吸收率,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5.
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黎凯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着眼点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增强吸引力和提高吸收率。增强吸引力是提高吸收率的前提,而提高吸收率则是增强吸引力的结果.那么,怎么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提高吸收率?我以为应从精选讲课内容,改革讲课方法,以及开展课堂教...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 用示例法进行微生物学教学, 把工作经验及一些学生关注的事件引入课堂,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的转型不可避免地促使课堂评价知识在其本质、表征和有效阈这三个维度上发生相应的转变。知识的相似性本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表征和知识有效阈的传统二分,而且也拓宽了课堂评价知识建构的理论视野。从有限度、动态、多层次的知识本质观出发,围绕知识本质、知识表征和知识有效阈来建构课堂评价知识的三维立体模型,能够为有效摆脱目前课堂评价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路标。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新疆教育》2012,(23):148-148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如何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红 《陕西教育》2009,(3):61-61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在教学实施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和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在教学实施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增强数学教学机智和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课本知识学得多少,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一节课45分钟,怎样充分利用起来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课堂内外与学生的交流,总结了一些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方法: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如有分神,则要积极调整;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课堂的关键知识点;有效听课、学习、做笔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又可称为“学习与教学的一般过程模型”,可概括为“六步三阶段二分支教学”.本文通过对该模型分步骤、分阶段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希望有助于中学的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包括了传播的各种因素,其中课堂知识信息作为传播的内容,如何更为恰切地契合作为受者的学生的需要,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教师的知识贮备及其使用程度、教师的角色和心理对学生具有适切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如能显示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行如流水波澜起伏的活力和荡气回肠勾人心魄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就能将学生带入美妙意蕴的境界,使学生渐入广袤无垠的语文知识天地。  相似文献   

19.
刘天有 《亚太教育》2020,(3):116-116
物理教学中,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到实验室完成物理实验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可以将物理实验用多媒体的形式搬到课堂之中,以此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识别、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四个阶段的运筹学课程知识转移模型。从知识源、知识接受方和知识情境三方面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从知识存量、情境氛围、学习型组织、激励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