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醇情",是语文教学的求真、求活、求厚实的课感浓缩."醇情语文"的支撑点是课堂的醇和感、醇厚感和醇正感.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把语文课上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有"情"味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我们  相似文献   

3.
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才能优化朗读过程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呢?一、范读——以情启情"范读",是每位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的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核心素养"这一崭新的概念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教学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坚实阵地,不断挖掘有效"点",探索高效"面",紧密结合学情,深入解读课堂密码,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而情感熏陶是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核心,教师一定要很好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生动的情感分析,使学生既能通晓文中的形象所蕴含之"情",又能明白文章所表达之"理"。进而从"以形感人"到"以情动人",最后达到"由情入理",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净化。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从服务于审美教学目标出发,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各感官的参与,使他们自然地产生审美情感,进而激发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丰富多彩的感情融入课堂,就能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就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情"呢?如何让"情"溢满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斟词酌句品真情;(2)展开想象悟真情;(3)情真意切激真情。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入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朗读指导要凸显"入情",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精心设计朗读的层次,合理利用示范朗读,发挥评价导引作用,重视朗读实践。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培养语感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教学情感和教师语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有"三美",即形美、情美、言美。  相似文献   

10.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说法,从"人话"到"人化",前者追求真,后者更重情。在小学语文言语教学中,要把握两个根本(生本和文本)特点,内外结合学习书面语言,为达成语言"人化"搭好梯子。  相似文献   

11.
"人无趣不乐,人无乐不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相对比较枯燥,只有采取一种寓智于情,以情激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验"情感",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接纳知识、接纳教师、接纳同学、接纳生活,才会发挥潜能、输出创造。在如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我们应让孩子在语文教学中体验情感,在"趣味"阅读中接触情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愫,是一个亘古却又永远年轻的话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很多涉及这个话题。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各方都视其为洪水猛兽,学生禁"情",老师避"情",人人谈"爱"色变。但今天的语文新教材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已经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在感受爱情的朦胧美时品尝爱情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是要么说大话、空洞无物,要么无话可说,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注重"自我",以"我"之见闻和"我"之想象,抒"我"心中情。这样方能达到作文的最高境界——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把握重点,聚焦难点,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语文课尽量多腾出一点时间,进行小练笔教学实践活动。一、情有所动时感悟"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课堂能"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是每位教师的心愿。经过这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不断总结,课堂中有精彩的朗读,幽默的语言,浓厚的情感,课堂就能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6.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感的激发点去"以情激情""以情带情""以情悟情",学生才能"动之以情""悟之以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让课文所蕴含的美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一、以情促情,调动情感体验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大多是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师应具备四个特点,即"诗"情"话"意"。"诗"是指语文教师与诗歌的不解之缘,"情"是指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里的充沛感情,"话"是指语文教师独特而优美的话语追求,"意"是指语文教师个性化的语文思想。一、不学诗,无以言:语文教师与诗歌  相似文献   

19.
正六年级语文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结合这一主题,我们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毕业课程,即学长日、活力周(篮球赛、啦啦操、军训)、创意月(课本剧、大家的歌),通过毕业课程引领学生走过"毕业季"。抓住契机,我们将毕业课程与语文学习进行整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精彩,在语文学习中指导学生记录下精彩的活动体验,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老典开篇"老典"者,史绍典也。圈内称"老典"而不呼"老史",考其由来,我曾"戏说":缘于对余姓之"敬畏",一者,史,历史也,余之始祖为周初史官"伊佚"(或云造字之仓颉),后以官为姓,不呼"老史",敬"史"。其二,"史"(shi)、"死"(si)不分,不呼"老史",畏"死"。于是以"老典"名。实则,"敬"、"畏"乃人人应有之情,畏(敬)天、畏(敬)地、畏(敬)鬼神是也,惜今人敬畏之情丢失几尽,乃有贪脏枉法、无法无天、奸佞狡诈者。而圈内以"老典"名,实语文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