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没有哪个地方像学校一样这么被强调对话,也没有哪个地方像学校一样被独白支配。"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教育与文化重建——2012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学习共同体"倡导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指出,"学习应该以对话为中心",而现实是,"校长、教师和学生都在独白"。真正的学习是相互倾听佐藤学是当前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随着其著作《静悄悄的革命》等中译  相似文献   

2.
亓云峰 《中国教师》2013,(Z1):13-13
佐藤学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而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让他们在天天学习生活的教室里与教师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也正体现了新教育中缔造完美教室的班级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很大,教室很小。但,教室也是一个世界。在这里,教师与学生相遇,相互陪伴,相互信赖,相互倾听,真诚地交流,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于是乎,生命的种子被种植,鲜活的生命通过"教室"得以发展,这就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描绘的"润泽教室"。看得出,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生命得以成长的重要养分。  相似文献   

4.
佐藤学(Sato Manabu)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20年扎根中小学实地调研,著作丰厚。近期笔者就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采访了佐藤学教授。在对"新学习指导要领"进行详尽评价的基础上,佐藤学教授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学力"的关键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这是我观察的出发点……与其说我想在教室中发现什么,还不如说,我想把教室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部收纳于心中……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佐藤学先生与学生、教师相煦以湿,相濡以沫。呼吸着课堂中的气息,每个教室都有一道固有的风景。他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进入学校后的佐藤学先生感受着无限的感动,触发了无限的思想。一、教室里的风景通过不断地积累观察教室的经验,佐藤学先生…  相似文献   

6.
正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是中国课堂近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小手林立、学生大声发言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吗?互帮互教的小组学习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2012年10月,在浙江宁波举行的"教育与文化重建——2012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的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专访了"学习共同体"倡导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他就以上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佐藤学教授的访谈录,以佐藤学教授个人成长、学习、研究经历为线索,反映出佐藤学教授对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年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素养等问题的观念和建议。其观念和建议对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专业思考与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佐藤学教授的访谈录,以佐藤学教授个人成长、学习、研究经历为线索,反映出佐藤学教授对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年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素养等问题的观念和建议。其观念和建议对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专业思考与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圯 《人民教育》2020,(3):128-128
学生“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一书的作者曾跟随佐藤学教授参与了日本对其核心理念的改革实践,其中蕴含着共享、协作、互助精神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对21世纪各国学校的课程改革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究竟是学生一起快乐学习成长的场所,还是使学生丧失欢乐、丧失学习伙伴、丧失个性和创造性的场所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越来越偏离"快乐学习"的轨道,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厌恶学习、逃离学校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近日阅读了钟启泉先生翻译的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后,认为此书中就有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学知识、长本领,学习其实就是决定你将来怎样做人。任何狭义地理解学习,都将是无益于学生成长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佐藤学在本书中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学习”作为文化再生产的实践。“学习”是学习主体与世界交  相似文献   

12.
教育革命从教室萌生。日本著名教育学者、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佐藤学近日在一场名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与学校改革》的专场讲座中指出,"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创造新的课程和新的"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越能得到扎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教育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路径很多: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进行设计,按照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设计,依据学校核心价值观进行设计。拜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先生的专著《课程与教师》,他在书中对教育几个核心概念的重新定义应该说对学校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迪,以下笔者从他对"学习"的再定义来探寻当下教育改革的趋势。一、佐藤学"学习"再定义及其内涵佐藤学把"学习"定义为"意义与关系之重建的实践",这样定义表明学习是在同客观世界构成意义的认知关系、同他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这三个纬度上重建意义与关系的实践。这种界定学习被称为"三位一体论":创造世界——客观世界的建构、结交伙伴——人际关系的建构、自我探究——自我  相似文献   

14.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核心就是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这个旅程中学生要与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吴敏 《上海教育》2011,(12):18-21
佐藤学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授 "21世纪的优质学校,需要能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让每个学生能够相互协同、合作学习,同时能够促进每个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尹后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技术所能解决的是有标准、可复制和可以重复出现的,而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恰恰是需要人的精神和人的交往去传递、去点燃、去形成人类文化精神传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书架     
《今日教育》2016,(4):71
《教育方法学》[日]佐藤学著,于莉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本书系佐藤学教授为教育研究初学者及教育一线相关工作者编撰的一本教育方法学入门书。本书介绍了近30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教室中对话的结构""课程研究的课题""计算机与教育"等诸多生动的学校教育话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  相似文献   

17.
<正>1"登山型"学习理论的内涵"登山型"学习理论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在该理论中,他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性质不同的两种类型:"阶梯型"学习模式和"登山型"学习模式。"阶梯型"学习模式依据"目标—达成—评价"为主要形式,把学生的学习全程看成是一级级"阶梯"。因为"阶梯"需要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所以一旦学生在某一级"阶梯"出现失误,就会在以后步步"踏  相似文献   

18.
诚如佐藤学所言,学校的变革不可能从外部来,只能从内部进行自我变革。盐阜中学人坚信育人要育根,如果没有润泽的教室,没有创意的课程,没有走进学生灵魂的精神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不可能发生。"文化有主题,行走有规范,发展有个性",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梦想,盐阜中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地对待"倾听"。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偏离了主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ManabuSato)教授在我国教育界有着相当的知名度。他的诸多著作的中译本,如《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课程与教师》、《静悄悄的革命》均博得广大读者的好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是佐藤学教授的又一力作,该书以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浪潮为背景写成,从理论上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