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现代信用     
信用是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属于关系范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是社会交往关系不确定性的产物。现代信用具有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内涵,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信用的健康发展要靠道德、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信用     
信用是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属于关系范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是社会交往关系不确定性的产物。现代信用具有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内涵,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信用的健康发展要靠道德、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律来源于道德并反映道德的要求。社会中的道德分为基本道德和非基本道德,只有基本道德才需要制定为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使社会成员得以遵守,人类经济生活中的诚实信用正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已有法律制度的不足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使现代信用法律制度的诞生成为必然。中国社会当前的信用危机除了缺乏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背景,尽快制定全国性的信用立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目前信用缺失严重,需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从而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本文针对我国信用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目前信用缺失严重,需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从而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本针对我国信用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法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涵盖纳税信用法律制度、纳税信用评估体系、纳税信用保障机制及纳税信用道德体系等多方面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着眼于全局,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信用教育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信用教育更为迫切。高校加强信用教育有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有助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高校加强信用教育,应发挥信用作为道德基本准则的作用,从德育入手开展教育活动;应针对信用缺失的不同情况,建设相应的信用管理体制,强化信用意识,规范信用行为;应利用法律教育的各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法律中有关信用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维系一切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社会信用体系一般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四个方面。目前我国社会各个层面都面临信用危机,解决信用危机问题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石。市场经济中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为主体建立的三个基础信用体系,而道德、产权、法律是社会信用制度的三个不同层面。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存在信用风险,而且存在信用障碍,所以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主体的信用道德选择受制于利益、环境和制度诸因素。利益是信用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肯定和尊重主体的个人利益,信用道德之义务要求才会为人们所自觉履行。因此,信用道德选择需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德行与幸福相一致的正义的社会道德环境。在现代社会,只有法律才能为信用的道德选择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